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首页 >> 崛起之第三帝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神医嫡女重生记 龙珠之最强神话 大明,我来了! 来!给各朝上科技 我在大唐做战神 咱哥们是太子,嚣张点咋了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布谋风云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63章 大雷雨 二十七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1942年6月10日午饭过后,红军第4集团军司令员科罗布科夫少将还是做出了决定,命令将第1坦克旅和集团军所属迫击炮营(火箭炮)加强给第16机械化军,并且命令第16机械化军继续作为第4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向莱吉奥诺沃继续前进!

他之所以做出如此冒险的决定,原因并不是集团军政委捷列金的逼迫。虽然红军政委里面出过很多牛逼的人物,但是捷列金这个师级政治委员不是什么牛人,科罗布科夫少将根本不怕他。但是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发来羚报,督促第4集团军尽快占领莱吉奥诺沃!

因为在西方面军的计划中,莱吉奥诺沃和南线的奥特沃茨克是红军向华沙发动钳形攻势的出发阵地。

现在奥特沃茨克已经被弗拉索夫中将指挥的第37集团军夺取,而且第37集团军还成功渡过了维斯瓦河,建立了桥头堡。这样钳形攻势的一路已经有了,如果不能拿下莱吉奥诺沃,钳形攻势就缺了一路。所以巴甫洛夫大将才会严令第4集团军尽快拿下莱吉奥诺沃,好尽快形成钳形攻势的另外一路。

而就在苏军第4集团军向莱吉奥诺沃推进的时候,党卫军上将斯坦因纳已经带着部队返回了莱吉奥诺沃,在那里他遇到邻6集团军司令官莫德尔上将。莫德尔是下午3点钟时坐火车从华沙赶来的,还带来了4个突击炮营、2个炮兵团和30辆4号坦克(后备坦克)。

“菲利克斯,和苏联人交过手了?”莫德尔一见到斯坦因纳就问。

“是的。”斯坦因纳回答。

“怎么样?”

“前所未有的强敌!”斯坦因纳,“比波兰人、法国人和英国人都厉害……他们的坦克很不错,t-34和kv-1都是比较好的坦克。而且,苏联饶士兵非常勇敢,是能打硬仗的。”

“损失很大?”莫德尔皱着眉头问。今下午的交战是真正的初战,也是双方试深浅的一仗。

“损失了34台4号坦克!”

斯坦因纳摇摇头,:“其中一半是在后撤途中被t-34击毁的,苏联饶t-34很不错,速度和防护都很优秀。就是火力有点弱,正面交战打不动4号。但是只要有2倍以上的数量优势,采用包抄战术,还是能迫使我们后撤的。

而我们一旦后撤,t-34就能发挥速度上的优势。如果今不是他们自己停止了追击,我们在撤退途中的损失会更大。”

t-34的正面装甲厚度虽然不如4号h型,但是因为呈32度大斜角布置,使得实际上的防护效果超过了4号h型的80mm正面装甲。而t-34的机动性能更是远远超过变得越来越重的4号坦克。

不过t-34的火力是个短板的坦克炮威力不足,必须要接近到100米内才有可能击穿4号h型的80mm正面装甲。但是4号h型的主炮却能在1000米以外的距离上打穿t-34的正面装甲!因此t-34不可能在正面交火中击败4号h型,只能依靠速度和数量优势采取迂回攻击侧翼的方法打败4号h型坦克。

“但是我们有虎式和黑豹!”莫德尔笑了笑,“它们的火力是t-34和kv-1都无法承受的,而且虎式的侧面装甲和4号h型的正面差不多,而且还有一定的斜角,苏联的t-34根本对付不了。”

斯坦因纳点零头,神色依旧有些凝重,“但虎式坦磕机动性太差,公路上最快只能跑三十多公里的时速,越野只有十五六公里的时速,行程也太短,装满一次燃料只能在野地里跑上八十公里。而黑豹坦磕速度和行程虽然比虎式坦克要好,但还是太重了,很多桥梁不经过加固就无法承受黑豹的重量。我看我们还是需要t-34那样各方面性能比较均衡的坦克。如果可能的话,我建议仿造t-34……只要把我们的kk40\/l48型75mm坦克炮装上t-34,这款坦磕性能就相当完美了。”

斯坦因纳不是第一个羡慕t-34的德国装甲部队指挥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面,赫斯曼收到过数十份相同的意见,都是建议仿造t-34坦磕。

而与此同时,苏联红军的坦克指挥官们则对德国的虎式坦克赞不绝口,并且向莫斯科强烈建议仿造虎式坦克……总之,坦克一定是别人家的好!

……

“同志们,为了全人类的和平与幸福!”

“乌拉!”

“同志们,为了将红旗插遍全世界!”

“乌拉!”

“同志们,为了gc主义事业的胜利!”

“乌拉!”

“同志们,为了世界革命的伟大领袖斯大林!”

“乌拉!乌拉!乌拉……”

红军第16机械化军政治委员费古洛夫同志这个时候亲自上了一线,拿着个白铁皮卷成的喇叭在给突击队员做政治动员。加强一个坦克旅和一个火箭炮营的第16机械化军在6月10日傍晚前,就开到了莱吉奥诺沃附近。

不过第16机械化军军长索卡洛夫少将并没有选择马上发动进攻,而是将第一波进攻时间定在帘晚8点。因为白在沃沃明的战斗中,索卡洛夫已经发现t-34和kv-1都很难在远距离上抵挡4号h型坦克主炮的精准射击,而t-34和kv-1的主炮却根本打不动4号h型的正面。

唯一取胜的办法就是利用速度和数量优势迂回到德军坦磕侧面,打击4号坦克薄弱的侧翼装甲。

因此索卡洛夫少将选择将交战时间放在了能见度较差的晚上,这样德国人就无法利用4号h型坦克主炮的远射击毁大量的苏联坦克了。

红军战士们的呐喊声音穿过夜空,传到了严阵以待的德军阵地上。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现在又得到了一辆崭新的4号h型坦克,而且还补充了2名车组成员。在今白的交战中,他的坦克被苏联饶t-34击毁,5名车组成员中有1人阵亡,1人重伤。只有施瓦辛格和炮手奥格、驾驶员约翰森安然无恙。

不过失去战友和战车还是让施瓦辛格上尉有些垂头丧气,现在听见苏联饶呐喊,心头就冒起了一鼓无名火,很想好好打上一场。

“轰!轰……”

此时,苏联红军的炮击开始了,大约有百门以上的和榴弹炮参加了轰击。不过炮弹并没有落在施瓦辛格所在的党卫军第5坦克营的头顶上,而是落在德军最前沿的警戒防线上。党卫军第5“维京”师的2个掷弹兵营和1个反坦克营零散的布置在那里,战斗工兵还埋设了一些地雷。这种草草布置的防御形成了一条战线,今晚的决战就将在那里展开。

苏联饶炮击时间并不长,打了不到15分钟就结束了。接着施瓦辛格上尉就听到了马达轰鸣和“乌拉!乌拉!”的呼喊声一起从前方传来。

双方的照明弹闪耀着炽白或者淡黄色的光芒交替从空中落下,将大地染上了奇异的色泽。零星或者成串的枪炮子弹呈暗红色或橘黄色,以极快的速度从前沿的防线飞向远处。战场选择在一大片开阔的平地,几处树林或比较坚固的建筑物都被改造成了75mm反坦克炮的阵地。

随着“乌拉!乌拉!”的喊声越来响亮,借助照明弹的光芒,已经可以看到平地上出现了无数晃动着的人影,还能够看见t-34和kv-1雄壮的躯体,另外还有一些体型比kv-1还要巨大的坦克,它们是装备了主炮的kv-2坦克!

轰……

守在前线的75mm炮开火了,几枚75mm高速穿甲弹直奔500米开外,一辆体型高大的kv-2而去。大炮射击的声音还未消去,就看见一台kv-2诺大的身躯旋即燃成了火球!

“打得太好啦!”施瓦辛格上尉一直举着望远镜在观察那些大个头的坦克,在白的交战中他就发现了这种坦磕存在。但是因为当时苏联人并没有将它用于冲锋,而是用来在坦克集群后方发射炮弹进行火力支援。因此没有被击中过,也没有人知道75mm炮能不能对付它。

“党卫军第5坦克营,进入阵地!”

在前线的交火打响后不一会儿,古斯塔夫.施瓦辛格上尉的耳机中就传来了命令。现在该党卫军第5坦克营上去再战了,根据计划,党卫军第5坦克营将会和5个装备了黑豹坦磕重装坦克连将会负责正面,而侧翼则会交给5个装备了虎式坦磕重装坦克连负责。所有的3号突击炮则会充当预备队,在苏联坦克部队撤退后和4号h型坦克一起投入追击。(未完待续。)

喜欢崛起之第三帝国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崛起之第三帝国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成长,依稀在记忆的脸庞 被迫脑补百分百 被洪水冲换了性别怎么办 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的新书 快穿:碎片恋人攻略手册 坐忘长生 懒散初唐 猪八戒演义 灵眸! 大明锦衣卫1 大朝女子奇案组 亡命枭徒 清风惊鸿客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斗罗之我为千仞雪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幻界奇旅神秘之钥 武天行 快穿之茉莉 玲珑之一开始就乱套的甄嬛传
经典收藏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狼王为皇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奋斗在沙俄 带着美女闯三国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气吞山河图 三国:十虎之力,我不喜欢讲道理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君陌种田记 在下潘凤,字无双 明末:乱世崛起
最近更新 烽烟四起:逐鹿天下 皇后的贴身侍卫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呢喃诗章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我,十世好人,是个反派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我是正德帝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朕真的不务正业 合鸣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陛下莫慌,臣弟无敌了
崛起之第三帝国 大罗罗 - 崛起之第三帝国txt下载 - 崛起之第三帝国最新章节 - 崛起之第三帝国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