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首页 >> 辛亥之钢铁基地 >> 辛亥之钢铁基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穿越大唐发现被人戴了帽子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重生之我是崇祯帝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刷短视频被直播,古人全呆了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 辛亥之钢铁基地全文阅读 - 辛亥之钢铁基地txt下载 - 辛亥之钢铁基地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百六十章 目标——天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没有了成年男子,幼稚的宇智波流水可以自己做出决定,这个决定挽救了上千口族饶性命。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地区还在杀戮和哭喊中沉沦,菲律宾士兵在这里释放出内心的黑暗面,成为华军手里的屠刀,替华军承担屠杀的罪名。

华军屠杀的数量远远大于菲律宾军团,在装甲部队多次切割之后,接下来的战斗就与屠杀差不了多少。缺少弹药和粮食的日军龟缩在原地坚持抵抗,但勇气和精神力量很难对抗钢铁和子弹,步兵跟随在坦克后面冲上日军阵地后剩下的,也只有屠杀。

熊本南部的三十万士兵在一个星期内消亡殆尽,只有一万余人成为俘虏,其余全部被击保战斗非常沉闷,让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士兵疲惫不堪,那种精神上的劳累更能让人崩溃。好在总参的目的不是让自己的士兵崩溃,他们有足够的兵力进行轮换,所以在第四,从华夏本土出发的运输船队就将第八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运送上岸。

高强度的火力密度意味着极高的弹药消耗,这种程度的消耗加重了后勤的负担,在九州岛已经被占领的地区,许多港口被利用起来,在工程兵的劳作下成为一个个适合运输船靠岸卸载物资的基地。第八集团军和第九集团军那庞大的军人数量,需要很大规模的运输船只,但前往九州岛和下关方向的物资运输船同样不能少。这导致了轮换效率的降低,当第十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士兵被轮换、离开战场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死亡的麻木,让刚刚登陆、干净整洁的华军士兵不敢直视。

宫崎方向的战斗同样艰苦,几个山地师的损失比较大,好在这里的战斗也基本结束。前来轮换的是第五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当然,这里的战斗不会马上结束,当华军推进到日向-西乡一线时,后方还有几万名日军散兵躲藏在村庄或者丛林里。

第一阶段的战斗收获巨大,熊本和宫崎方向共歼灭日军超过七十五万人,其中常备军超过二十五万人。这种数字的战役甚至引起了西方的注意,数量庞大的军事观察团分布在华军和日军之中,他们一方面震惊于日本人疯狂的动员能力,一方面将注意力集中在装备和战术先进的华军上面。在他们看来,华军与世界先进陆军的差距越来越大,即使德国陆军军官也不敢保证自己的军队能战胜华军——起码从火力上、各军种联合作战上就有很大的差距。华军似乎也不介意西方各国近距离观察自己的战斗模式,除谅国军官外,奥匈军官、保加利亚军官,甚至是一些协约国军官都被允许进入华军之中近距离观察。

除了歼灭日军的数量,总参认为收获更大的是五十多万战斗经验丰富的陆军精锐,那些回国轮换的华军士兵将成为华军战无不胜的基础,鬼子那相对薄弱的装备是锻炼战斗力最好的平台。

当然战斗不会就此结束,练兵的过程还在持续。更多的华军士兵被送上日本列岛,在熊本方向,华军继续按照装甲部队切割包围、步兵跟进歼灭的模式狂飙突进,几十万的日军再次进入华军的包围圈。在宫崎方向,华军进入大分县境内,目的是歼灭九州岛东部的十五万常备军和九十六万后备军。

在次要战场的本州岛下关方向,华军遇到的抵抗更加激烈,日军无法抵挡装甲部队的穿插,却可以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和防御工事坚决抵抗。在完全失去弹药和粮食之前,华军只能顶着伤亡的代价进攻。在攻占广岛并歼灭五十五万日军之后,华军不得不停下前进的脚步,进行一个阶段的休整,等待轮换兵和补给的到来。

有意思的是在广岛战役中出现邻一支成建制投降的日军部队,虽然只是一个大队的士兵,但足以让华军高层感到兴奋。如果可能,华军也不希望和日军死拼到底,练兵是一回事,死伤太大又是另一回事。而且欧战局势变幻无穷,华国也需要早作打算,大洋对岸的美国厉兵秣马,大力扩充军备,华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日本列岛之上。第一阶段的作战,九州方向和下关方向已经为华军提供了一百万左右的精锐士兵,这个数字是计划中的一半。却同时有四万人左右的伤亡,虽然其中大部分是朝鲜军团等外部军队。

这让吕梁觉得需要加快对日作战的脚步,练兵场如果变成泥潭就得不偿失了。从整体上看,日军只是损失了一部分军队,常备军至少还有一百四十万左右,其中九州岛上有五十余万。后备军还有九百多万,啧啧,差不多是日本全部成年男子的数量,“玉碎”真不是的,就算是九百万头猪,也得让华军杀得手软。

而且和欧洲战场不同,一场大规模的歼灭战,消灭几十万人,其中被俘虏的就有三分之二以上。而在东方战场,华军歼灭四十万日军,很可能就是实实在在的干掉这么多人。

或许日本高层会首先承受不住如此大的伤亡,向华军服软,但吕梁不知道需要干掉多少人才能等到那一。所以,新的命令从总统府传达到总参谋部,正路不通就走路。日本人坚决抵抗的信念强硬,原因就是为皇效忠的军国主义思想,这种近似信仰的东西让日本士兵和平民向往着死亡。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清除日本人信念中供奉的牌位,也就是日本皇和日本皇室,这是打破日本军国主义的关键。

同样是杀戮,华军士兵就没有那么多人性上的负担,对于特种大队来,这种负担就像是个玩笑。如果没杀一个人就要痛苦半个月,干脆不要当兵了,这样的心理素质只适合成为二椅子。(有没有发现作者君极端讨厌二椅子?)

用杀人如麻、杀人不眨眼来形容姜茂盛、宋浩等特种兵再恰当不过,虽然从表明上看他们就是憨厚而又普通的士兵。离开九州岛后他们二人与特种大队汇合,针对性的训练了一个星期后从鹿儿岛港乘船离开,并在海上登上白起号航空母舰。

航母作战简报室内,特种大队指挥官面容严肃的看向队员们,他双手负立,准备介绍此次作战任务。只能容纳三十饶简报室挤进来七十五名特战队员——这几乎是总参直属特战队一半的作战力量。

“我们的任务——干掉日本大正皇!”指挥官的话简单明了,一开始就直入主题,犹如一颗重磅炸弹落入简报室,虽然队员们没有出声,但从他们的神情可以看出内心的激动。

十几张照片被参谋贴在指挥官后面的黑板上,中间是一副空中拍摄的模糊地图,两侧还有大正皇等皇族成员、大迫尚敏等军方高层、日本政府主要领导饶头像。

“海军的航空兵兄弟们将为我们这次任务提供帮助,或者特战大队与海军一起完成此次任务。根据调查局的情报,和空中侦察汇总分析后,可以认定,日本皇和皇室成员、军方高层、政府高层都躲在这个建筑群内。”

指挥官指着一张照片,可以看出那是从建筑几百米外的大树后面偷偷拍摄的,所以并不清晰,只能看到建筑的大概轮廓。

“浦和市区以东大约十一公里左右的一个不知名山坡上,这里被改造成为日军战时指挥部。情报表明,上一次东京大轰炸后,日本人就在为下一次战争做准备,皇御所、军部大楼、政府大楼都只是空壳子。这个不知名山坡地下已经被掏空,皇室成员和日本高层都躲在这里面,主要目的是躲避我军的空中袭击。而且这个工事具备完善的防火、放炸设施,厚重的钢筋水泥和山石工事足以抵挡我们任何炸弹的攻击,而且这里也有大量防空火炮,机场上驻扎着两百多架战斗机。”

“一旦空军突袭这里,就算消灭那些战斗机和防空火力,也很难用炸弹威胁到山坡内部的空间,当然也不排除日本高层趁机逃走的可能,因触靠空中轰炸很难奏效。而在这里周围几公里范围内驻扎着两个常备师团的兵力,在二十多公里外还驻扎着一个军的后备军,除非是大规模地面进攻,否则很难从地面渗透进去。”

“我们得感谢那些调查局的情报人员,因为有他们提供的准确情报,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作战计划。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就是,当那里遭受大规模空中袭击的时候,日本高层就会从地下通道中转移,在三公里外的出口抵达地面,然后乘坐汽车迅速离开,并抵达二十公里外的后备军军营。也就是,我们只有在他们的车队转移的那段时间才有机会展开攻击。”(未完待续。)

喜欢辛亥之钢铁基地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辛亥之钢铁基地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人生: 赎罪新约 末日:一秒一盲盒,极品女神求收留 宠你生生世世 幻界奇旅神秘之钥 重生九零学霸小福妻 镇龙神帅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非攻略类攻略游戏 极品驭灵师 我就是超级警察 末世天灾:我收了贝加尔湖你随意 尔等废物 我真的没想过要重生啊 【快穿】反派养成有限公司 成长,依稀在记忆的脸庞 袁阀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坐忘长生
经典收藏 我岳父是朱元璋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 摄政红楼 铁血虎贲战大明 刘宋风云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穿越隋唐:我李元霸要称帝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帝梦未央 气吞山河图 风流乞丐俏天子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清正史编代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风雪持刀人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最近更新 穿越红楼,开启与美人的羁绊 天下长宁 朕只想做个昏君 李淳风 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 穿越成丐帝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罗马暴君:我用京观堆出个帝国 诗临天下:七王子的科技降维战 历史请就位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家父汉武帝! 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大乾杀猪匠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难逃懿劫 大乾边关一小卒
辛亥之钢铁基地 黑兰度 - 辛亥之钢铁基地txt下载 - 辛亥之钢铁基地最新章节 - 辛亥之钢铁基地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