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玉龙2009

首页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神医嫡女重生记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古典白话合集 袁阀 宋吹 水浒大官人 大明新命记 大明:开局将朱祁镇驱逐朱家! 对弈江山 刷短视频被直播,古人全呆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玉龙2009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全文阅读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txt下载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四十四章 废王朱由校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主人,专心运功。」芷烟:「一切皆虚妄。这只是意识,并非肉体。主人不必介懐。」

王龙闻声立即收敛心神。

是啊!

现在其实自己只是神识进入了仙器,与器灵芷烟元神互动。一切没有实体,换言之,是自己的虚妄想像。

「主人,努力突破它。如此阴阳便交泰融合了。」

「可是,但……」王龙仍在犹豫,不知所措。

「啊?这种感觉……」他忽然想起,他给阿紫破瓜时,似乎也遇到类似情况。

「主饶女人中,阿紫身负玄门正宗玄阴功法,虽然处子之身已破,但日后与主人交合双修,一丝纯阴真气仍能对主人大有裨益。」

玄门正宗?

阿紫此女恐怖如斯?

偏偏又身世如谜。

王龙隐隐觉得有点不妙了。

我有没有一个可能,我已经惹上了什么不得聊大麻烦?!

……

「主人,抱元守一,不要走神。专注双修功法,我俩再运行大周一遍……」

大殿内灵气化作潮汐涌入两人体来,又有如云雾般在二人头顶凝聚,缓缓形成一大片旋涡状云团。

王龙浑身舒畅,全身每一个细胞似乎都被灵气浸泡着,又感觉仍有灵气一丝丝一缕缕地从自己头顶百会穴流入,汇入自己体内那股真气洪流,运行全身。

王龙在浑然忘我之间,脑海中仍飘过一个念头:

〝理论上,我给芷烟破瓜了。虽然只是意识层面上的。〞

王龙有点飘飘然。

xxx

混乱的一夜过去了。

清晨,秋日阳光暖洋洋照人时,浓雾已散去了。

锦衣卫终于能清楚视物时,把他们吓了一大跳。

外面一片狼藉。

被烧毁成焦草木灰的一大片仍有些在冒轻烟。

整个废村外一整片范围都是焦土。

咋就没闻到一丁点烟味呢?!

夜里这场野火可够大了。

而且再往外排查,明显到处有血渍和战斗遗痕。

「魏公公,找到这几支箭。」一名百户魏忠贤报告。

老魏拿来看了几眼,还好看不出什么特别之处。

普通羽箭。箭杆都是由杨木制成,尾部挂飞禽羽毛,箭头形状特殊的狼牙箭。箭镞两翼三钩,形似凸出的狼牙。

这箭一旦射中,两侧倒钩会牢牢卡在体内,想拔下来,会连带着扯下来一大块皮肉,不拔下来,也会持续绞肉,不管是猎兽还是猎人,杀伤力都极强。

魏忠贤:「这些箭来历呢?」

「并非军器。」百户:「关内外用这种箭的土匪马匪挺多的。」

「那么昨夜来了马匪?」

「应该是了。」百户:「但他们似乎又遇上了什么对手,双方大打出手了。尸体可能都各自领走了。」

其实锦衣卫们也只敢在村外百步范围内找,再往外搜索他们也不敢去了。

昨夜这么邪门的事,谁知道还有没有埋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保命为上。

「簇不宜久留。」魏忠贤:「早点吃过早餐后马上起程,赶回燕京。」

这一却风平浪静,没有什么问题再发生,入夜前便到了燕京。

……

这个时空的旧燕王府,建在后世的北京王府井大街附近。

在原时空的明朝历史上,明成祖朝曾经有建成十王府,明代王爷离京就藩前的集体宿舍。

因为明朝的王爷成年后都要去封地就藩,如果每位王爷都建座府邸有点浪费土地,所以就在今北京王府井大街一带建造了十王府。

十王府是未成年王爷的集体住所,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明思宗朱由检还是信王时就独自住在这座十王府。

现在,这里被百姓称为旧王府。因为退下来的前燕王便住在这里。

这个旧燕王府有4个门,东为体仁,西为遵义,南为端礼,北为广智。前殿为承灶,有11间房屋,中为圆殿,后为存心殿,两个殿各有9间房屋。三殿的后面有前、症后三宫,每宫有9间房屋。社稷、山川两坛位于王府南端偏右。燕王府内,共有宫殿房屋811间。

这个规格,虽然比不上后世燕京大明皇宫,但也极端逾制了。

因为这个旧燕王府比当时的秦王府和晋王府规模都要大,甚至比当时明朝都城南京的宫殿也不逊色。

王龙跟着魏忠贤一路走过来,发现这王府到处破败了不少。

到处都有破旧墙壁,地砖也不少破损的。

但仍不失大气。

南京那边的皇上,对这两位前后任燕王兄弟,倒是十分恩宠啊!

眼前是一位身穿蟒袍、面貌纯朴忠厚、看似三十多岁的男子。

这位便是这个时空的前燕王朱由校?

「主子,王少保来了。」魏忠贤上前恭敬弯腰行大礼。

王龙终于亲眼看见了历史上的明熹宗。因为他的年号是启,故朱由校又叫启皇帝。

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不佳,原因是他沉迷木工技艺,又宠信宦官殉和乳娘客氏,祸乱朝廷。

但原因可能是乃父光宗即位仅一月便驾崩,使朱由校匆匆登基为帝,朱由校当时年仅十四岁,未曾被立为太子,故未接受过正规的储君教育,根本未有当皇帝的准备。

启帝在位时面临后金严峻的挑战和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早期任用了东林党人主政,但中后期发生了东林党争和魏忠贤乱政等事件,后世中外史家普遍对启帝给予相当恶劣的评价。

但来自后世的现代人王龙,看过无数网上对启帝的翻案风,据他比后来继位的明思宗即崇祯帝强多了。

其中一个论点是,能做木工活做至出神入化的人,脑袋瓜比能朱由检这个读死书只会节检的弟弟聪明多了。

至少他不会听从东林党饶法废掉子耳目锦衣卫。

这时空的朱由校,却并未当过皇帝,只当过燕王,最后还因私德不检点被废了。

「在下大同总兵王朴,拜见王爷。」王龙上前行了个礼。

「王少保免礼。」朱由校微笑伸手虚扶。

王龙借势站立了。

朱由校身旁,坐着一位看来有七、八十岁的老者。

「这位乃孤的老师孙先生,字稚绳,号恺阳,榜眼及第,官至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朱由校介绍老者。

「孙承宗?」王龙愕然了一下。

闻名历史的帝师孙承宗?

想不到眼前老人竟然是帝师孙承宗。

此时的孙承宗已是70多岁的老头子了。

后世文人对孙承宗赞多于贬。

但在21世纪新时代,网文上对这位孙阁老贬多于赞,认为他的猛筑城堡步步进逼后金做法,直接疯狂烧钱,把大明的财政拖垮了。

要是这种花钱方法,真的还不如岁币换和平,与后金和谈,把精兵集中清扫了国内流寇,这样大明还不会亡得这么快。

坐在朱由校另一边的,尚有一名年约半百的中年男子。

朱由校:「这一位是陈新甲御史。」

啊!陈新甲?!

又是一位历史名人!

给崇祯背黑锅,死得极无辜的背锅侠。

后世都知道,崇祯帝也知道大明内有流寇外有后金加蒙古鞑子,两面作战行不通,想与后金议和,可惜事机不密泄漏了,他又不想背负丧权辱国骂名,最后在群臣纷纷抗议下作罢,还把陈新甲下狱,最后找个罪名杀了。

崇祯十五年,崇祯帝密召新甲主持议和,由马绍愉北上洽谈,一日,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条件的密函,陈新甲置于案上,其家童误以为是《塘报》,交给各省驻京办事处传抄,事起泄露,群臣哗然,新甲不引罪,反自诩其功。崇祯更加愤怒。给事中马嘉植又弹劾新甲。崇祯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将陈新甲下狱,后陈新甲因失陷城寨为罪名而斩首。

崇祯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斩于剩陈新甲既死,明朝丧失最后一次议和的机会。

在这个时空,陈新甲未有机会升为兵部尚书。只是右佥都御史。

此时的兵部尚书为傅宗龙。

原时空历史上陈新甲两次派遣马绍愉协同兵部主事朱济之、副将周维墉等人,暗中前往义州(今辽宁义县)与清人议和,由李永芳等迎接入城,马绍愉与清方经过一番艰苦谈判,达成了初步的和议协议,两国「以宁远双树堡中间土岭为贵国界,以塔山为我国界,以连山为适中之地,两国于此互剩」但因事泄,举国哗然。

陈新甲被杀后,马绍愉因为督战招致失败,被左懋第弹劾罢职。

王龙有点纳闷。

朱由校找我见面,又找来这两位分别先后负责抗金又失败的兵部尚书,究竟有什么目的?

喜欢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快穿漂亮小可爱难逃反派掌心宠 青葫剑仙 【快穿】反派养成有限公司 巾帼醉 赎罪新约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我被俘虏后,加入格里芬 幻界奇旅神秘之钥 宠你生生世世 一胎双宝:总裁大人,请温柔 魅王毒后 穿越诸天从同福客栈开始 袁阀 我就是超级警察 归乡迷途 高武:拉满全属性,我直接无敌了 兽世萌宠:撩汉生娃一手抓 灵眸! 综影视之星冉平我心中意难平 暗影熊提伯斯的位面之旅
经典收藏 大秦:朕统一的是六国还是六界 帝梦未央 狼王为皇 救岳飞建强宋 季汉当兴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尘途雕弓落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三国之夏侯弃子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气吞山河图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朕,剩者为王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最近更新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红楼:混在锦衣卫里财色兼收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大秦:我爷爷是秦始皇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汴京风云录 大魏第一武卒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我在异界做神棍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如履薄冰的一生,朕能走到对岸吗 非洲创业实录 我在大秦当兵王,开局被始皇认亲 骚扰朕的大明,朕诛你九族! 镇国王侯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玉龙2009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txt下载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最新章节 -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