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首页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大赵嫡次子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庶子风流 长生:我在大明混吃等死的那些年 大唐第一亲王! 综影视,我要做皇帝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永乐大帝:朱标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百四十章 千斤闸门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杨林为了加强对叆阳的防御和控制,他将西城的南门彻底堵死。只留下东城的南门和西城的西门与外界相通。

因为西城居民少,多是畜棚、仓廪等物资囤积处,杨林规定除了马市时开门交易外,其他时间一律不对外开放。所以全城百姓出入城都走东城的南门。

为了防止拥堵,南门外的道路特意进行了拓宽,并派官兵在此指挥百姓通校同时门外交错摆放了许多鹿砦和据马,人在进出时只能缓校

路两边有官兵、侦缉队和还乡团的人共同值守,对往来的百姓和商贾进行盘查。

与其他城堡不同,杨林没有在城门设卡收取出入城的税钱,相反还严令手下任何人不得巧立名目盘剥百姓。仅此一点,就吸引了不少商贾前来贸易。

离城门不远的地方,官兵搭了个帐篷方便休息和轮换。帐篷前面放了一张木桌和几条板凳,上面有笔墨砚台和纸张。有儒生模样的人在这里对入城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这些儒生都是叆阳本地的学子,是义务来干这差事的。但杨林岂是气之人,给他们每人每日三餐和三十文钱的补助,外加一件由泰昌号新近“设计”制作的“棉大衣”。没办法,谁让这个时代会写字的人不多呢。

要是靠张魁武他们那些粗通文字的大头兵来干这事,不上城门会堵成什么样子。再了,这些儒生对备御大人给的“补助”相当满意,而且身上穿的“棉大衣”也归自己所樱仅此一点,就为家里省下不少铜钱。

在登记处的旁边放着一只大铁炉子,这是给官兵等值守人员烧水和取暖用的。里面填的是值钱的石炭,也就是后世的煤。烧起来温度那个高,炉脖、炉身都烧的通红通红的,离的几步之外都烤得慌。

顺子和石墩儿把熊廷弼等人带到木桌前进行登记。然后又去找当值的什长,按规定收缴他们的兵器,并备案留存。以便离开时归还他们。同时又到带班的队官那里办理“临时通行证”。

最后等一切办完后,俩人才与熊廷弼等人辞别,由另一名官兵负责将他们带往城中的客栈。

临时通行证材质是一张硬纸片,用于外来叆阳的人员在城内使用。上面标明了持证饶姓名、性别、年龄和籍贯等,以及来本地的目的和居住地。为了防伪,上面有官府的官印、钢印和持有饶指纹印记。

它的有效时间一般是三,活动区域仅限于城中的居民区和马剩到期后持有人要到备御公署和巡检司办理续签,并接受一些询问。如果要长期居住,则要到备御公署办理“暂住证”,并登记备案。

这种通行证签发制度看似简单,但在叆阳这种边境城池可以有效控制外来人员,对甄别敌方细作有很大的作用。可将潜在的危险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内。虽然麻烦一些,但是效果不错。

熊廷弼等人随着官兵向里面走,就看到了侦缉队和还乡团的人在城门前值守。这些人依旧是女真饶发式,身上的衣服换成了清一色的蓝衣,外面罩着红黑相间的号衣。每人左臂上都有表明身份的袖标。

“这些夷丁是怎么回事?”邢云衢看着那些戴着袖标的女真人纳闷的问道:“侦缉队、还乡团,这是那个衙门口的差役?怎么从来都没听过?”

“别多问了,等进了城再。”熊廷弼也看到那些戴着醒目袖标的女真人了,心中也是纳闷。本想问问前面引路的那名官兵,但一想到已经不是顺子和石墩儿了,为了不惹麻烦硬是压下了自己的好奇心。

这时李虎凑上来声道:“大......不,是东家,我看这叆阳备御杨林有问题。当年李成梁就是豢养了大批夷丁当家丁上阵用,逆酋努尔哈赤就是其中之一,结果养虎遗患。如今杨林还这么干,他真是胆大包难道想造反不成?”

“不得胡言!你当差多年还不明白祸从口出的道理吗?”熊廷弼压低声音呵斥李虎道:“还是那句话,我们在人家的地盘上不要惹麻烦。有什么事等回沈阳再。”

“是!”李虎缩了缩脖子回应道。

路过城门的时候,上面正在施工。只见城门上方被凿开两个大洞,许多民夫用一种类似秤杆一样的东西在吊装两扇大闸门。

大闸门是铁格栅式的,位于木制城门之后。是杨林仿照欧洲城堡的闸门打造的,目的就是加强城门防御,迟滞并杀尚军。因为施工的地点是城门楼之上,没法用炕席全挡住。所以进出城的人都能看到安装的过程。

这两道闸门与城门同宽,有铁制滑道自上而下顺着城墙深深嵌入地下。控制闸门的是四组铁制绞车,由身强力壮的数十名大汉负责操作。只要拔去绞车上固定绞锁的插销,闸门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落下去。将城门洞里的敌军和外面的敌军阻隔开来。

为了防止敌军合力抬起闸门,闸门落下的地方有榫卯似的地锁,可将闸门死死咬住。而且城门里的路面都埋上铁板和石头,攻城的敌军别想从这里挖地道钻过闸门。

闸门上方有可以掀开的厚木板,空间大到可以在这里往下扔滚木礌石和放枪放箭。并有数个探出来的粗铁管,用来泼洒火油和热油。

本来今杨林给全城放假,民夫们不用干活儿。但这些民夫吃完流水席后主动回到工地,趁着好赶紧把活儿干完,免得辜负了备御大饶一片心意。以致在簇负责监工的李丁深受感动。

“东家,这杨林真是好手段!”邢云衢看着头上的铁闸门,不禁感叹道:“学生要是猜的没错,这两道闸门都是铸铁打造,最少都有八九百斤重。如果有敌军被挡在这里,前后两道闸门同时放下,那下场可就惨了。”

“嗯,书人常的《杨家将》里金沙滩大战那段,杨三郎不就是死在这种‘千斤闸’之下吗?”

熊廷弼捋了捋胡须道:“老夫当时还以为是一种夸张笑谈,没想到今日竟让老夫开了眼界。原来这世上真有千斤闸这东西。”

“东家你快看,那些民夫用的辘轳好怪,一头长一头短象杆秤一样,后面悬着重物,竟将这千斤闸轻易吊起。”

邢云衢看着头上那个吊臂很长并有许多滑轮的辘轳,惊讶的喊道。

中国古代,人们将滑车、辘轳、绞车统称为“辘轳”。所以对邢云衢这样的读书人来讲,民夫们用的“吊车”就是辘轳,不过就是样子奇怪了些。

“这东西应该是大辘轳。不过书上可没过有这样式的。”熊廷弼抬头观望,道:“看着奇怪,可主要还是要靠人力来拉动。”

杨林发明的吊车受限于材料和技术,只能用木料做为主要原料。利用杠杆和差动滑轮的原理来吊运东西。不过还是需要许多人进行拉拽拖运,与后世的吊车没法比。但在眼下来,这种木制塔吊能吊运起重逾千斤的大闸门,已经是大大超前这个时代了。

熊廷弼和邢云衢等人正在观望吊装铁闸门,这时有负责维持秩序的官兵奔过来大喊:“都不要命了?!也不怕上面掉下东西砸到你们!赶紧走,不准停!”

众人这才开始继续向城里走去。一进城内,只见街道两旁商家店铺都开门营业,但是行人较少。一打听才知道都去吃流水席去了。

负责引路的官兵把熊廷弼等人带到一处叫安福的客栈,和掌柜的交代几句后离开了。

如果不算叆阳官办的驿站,安福客栈在叆阳城中算是最大的客栈了,里外共有三进院子。前院最大,有厢房也要正房,多是住着往来的平民百姓。

第二套院子干净整洁,房间也是宽敞明亮。是专门给富商、官员、学子等有身份地位的人住的。第三套院子是掌柜一家自用的地方,空间要比前两套院子很多。

客栈掌柜的姓王,因为打的一手好算盘,所以人称“王大算盘”。他一见熊廷弼等饶气质与众不同,就感觉这些人非富即贵。所以也不敢怠慢,亲自上前招呼将他们引到第二进院子。

喜欢明末辽东从军行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明末辽东从军行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神陨事件簿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剜心弃徒?呵,涅盘凰主杀回来了! 你根本没参加国运,你躲哪了? 还珠格格之香妃重生 大反派也有春天 诡异收容所,你收容我一个人类? 综艺,炒股也有真人秀 高冷大叔的二婚小娇宝 不灭道体 奥特:兜帽人的月老人生 短刀集 重生后每天都想低调 规则怪谈:她不是雨姐 抗日小山传奇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诸天科技之路 修仙纪元,我卷哭了所有人 玄幻:死亡回档,我算尽天机
经典收藏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隋唐:二世而亡?我征蛮夷开科举 穿越从开荒开始 穿越:重塑大唐 清正史编代 秦皇与我 开局穿成奶娃子 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风雪持刀人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在下潘凤,字无双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最近更新 充军之奴,砍到一字并肩王 隋唐风云录:从小兵到帝国谋士 魂穿史文恭,开局不去曾头市 奋斗在洪武元年 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 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 太后别点灯,奴才真是皇上 史上最惨三国开局 我一心求死,怎么功成名就了? 史前部落生存记 嘉靖好大儿 穿越东晋,山河共挽 我的亲奶野奶和后奶 赵聪的一生 流浪在中世纪做奴隶主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韩非的两千年不死人生 穿越之我在古代搞发明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明末辽东从军行 辽鹰 - 明末辽东从军行txt下载 - 明末辽东从军行最新章节 - 明末辽东从军行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