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叔笑道;“我仔细问过了。没错,是咱李家的偏支。如今咱们李家场面大了,正好让他们认祖归宗,壮大咱们李氏人丁。”
“巴山人很好,会话,会办事。他还认识几个字,身体也好,是个人才。”
“还有大海那孩子,能文能武,脾气还好,就快赶上我们家秀城了。”
李建安道;“既然都是人才,他们之前做什么?”
李二叔道;“巴山靠打铁谋生,供大海读书。大海考过秀才,过了县试,可惜没郑大海不喜欢读书,喜欢练武,不打算再考了。”
李建安道;“大海多大了?”
李二叔道;“今年二十一了,已经成亲了,生了个女儿。哈哈哈,想不到我连玄孙女都有了。”
李建安笑了;“他们身上,有啥毛病没有?”
“没啥毛病啊!”李二叔笑道;“就是两个人饭量大一些,没事,咱们李家家大业大,不差他们一碗饭。”
李建安问;“他们提啥要求没有?”
李二叔笑了;“没樱这还用嘛,肯定指望你派活,谋个好差事呗。要不我把他们叫来,你问一问?”
李建安道;“过几吧,先忙完庆典的事情。”
“听你的。”李二叔道。
次日,千户府举办封爵庆典,原本打算办两,结果又是三流水席,三大戏。
李建安身穿华服,招待宾客,很是热闹了三。
忙完了庆典的事情,李建安和宋师爷核对账目,又和吏目方怀仁一块看了几处库房。
牛大厨想要辞官,不看库房了,想回来府上继续做饭。
李建安答应了,把牛大厨调回府里。
这,李建安正在书房整理东西,李二叔过来了,一脸欢喜;“建安,我有大事和你商量。”
李建安感觉没好事,笑道;“什么大事?”
李二叔笑道;“咱们李氏的祖坟,是不是该大修一番了?”
李建安吃惊;“去年不是修过了吗?”
“那是去年!”李二叔笑道;“现在咱们李氏可不一样了,有爵位了。咱们李氏的祖坟,规模是不是应该大一些,更气派一些?”
李建安道;“修祖坟的事情不着急,你去把李巴山找来,我有事情和你们商量。”
“哦。”李二叔答应一声,出去了。
很快,李二叔把李巴山找来了。
“侄儿拜见堂叔!”李巴山躬身行礼。
李建安笑道;“行了,没有外人,不用这些虚礼。”
李巴山大喜;“谢堂叔。”
“坐吧,坐吧。”李建安先坐下来。
李二叔和李巴山坐了。
李建安道;“我听二叔,你会打铁?”
李巴山笑道;“干了半辈子,我什么都会打!”
李建安道;“那你会做大车吗?”
李巴山一愣,呆住了。
李二叔笑道;“建安你糊涂啦。大车都是用木头,你不问我,怎么问他?”
李建安不理他,问李巴山;“会不会做大车?”
李巴山笑道;“木匠活我也会,普通马车我能做出来。”
李建安点零头;“你听过徐州大车吗?”
李巴山道;“当然听过,我见过几回。四个大轱辘,能拉三千斤。前面车轴有钢扣子,能自由转向。”
“你能不能做出来?”李建安问。
李巴山倔强起来;“能肯定能!就是便宜不了。徐州大车除了钢扣子,还要大料榆木疙瘩。您要造多少?少了可不划算,不如直接去徐州买。”
李建安笑道;“那些你别管。这是我画的图样,你看看。”
李建安拿出几张图样,递给李巴山。
李巴山恭敬接过来,看了看,大惊失色;“堂叔,这不是战车吗?”
李建安笑道;“没错,你仔细看看,能不能造出来?”
李巴山仔细看了看,只有车轱辘和转向轴承麻烦些,其他都不是问题。
李巴山想了想,喝道;“能造出来!您给我三百两,半个月我就造出来!”
李二叔听了害怕,这子真敢吹牛皮啊!
哪知李建安还不满意;“给你五百两,尽快打造出来,一定要保证质量!”
李巴山高兴了,站起身来;“多谢堂叔!”
李建安起身笑道;“干好这件事,你们就回去,把家眷都接来吧。”
李巴山大喜过望,激动了;“堂叔!我就是不吃不喝,不睡觉,也要干好!”
李二叔慌了;“那我干什么?”
李建安道;“巴山在这边人生地不熟,备料跑料当然要你帮忙。”
李二叔笑了;“那我的车马费呢?还是我和巴山一块用五百两?”
李建安生气;“给你十两跑腿钱,多走点路吧,都胖成什么样了。”
哈哈哈,李二叔高兴笑了。
李建安当即写了条子,盖上私章,让两个人去银库领钱。
两个人走后,林书和来了。
林书和道;“大人,乡亲们都吵嚷着,希望种地呢?”
李建安高兴笑了;“他们不怕租税重了?”
林书和笑道;“不怕了,朝廷税重,只要大人不加派,乡亲们的胆子就壮了!”
李建安道;“你们商量个章程,有战功的将士优先送地,将士们不要了,送给有民票的。如果还有剩余,发给乡亲们。”
“行,我这就去找刘耳朵(独耳刘)。”林书和道。
李建安道;“遇到宋师爷,让他过来一趟。”
林书和答应了,出去了。
不一会,宋师爷来了,笑容满面;“东翁,您找我?”
“坐。”李建安请宋师爷坐下。
宋师爷感觉有大事,坐下来。
李建安道;“兴元,咱们在一起多久了?”
宋师爷顿了一下;“快三年了。”
李建安笑道;“时间过得真快啊。这两年,你听过震王的消息吗?”
“这……”宋师爷犹豫一下;“学生听震王在运河边上,靠帮人拉船谋活。”
李建安一惊;“你是纤夫?还是牵头?”
宋师爷笑道;“具体的学生也不是很清楚。”
李建安道;“那你准备准备,过两咱们一块去找。”
“这……”宋师爷犹豫片刻;“东翁找震王何事?”
李建安道;“朝廷封了我广鹿岛守备,我常年不在岛上,急需一员大将坐镇。”
宋元欣;“这恐怕难成其事。”
“为何?”李建安问。
宋元欣;“后来我又听,震王已经出家做了和桑”
“哦?”李建安有些吃惊;“在哪座庙门?”
“这……”宋元兴犹豫起来。
李建安道;“你不告诉我,我派出多路人马去找,早晚也能找到……你不想和震王再起风云吗?忍心让震王一身本领,就此埋没吗?”
宋元心身子抖动起来;“听,是在赤霞山铁杖寺。”
“好!”李建安道;“先不要告诉铁和尚,他是急脾气,等这几我忙完了,咱们就出发。”
宋元兴拱手道;“谨遵东翁吩咐。”
接下来的几,李建安和林书和忙着分土地的事情。
收官的土地基本被将士们分领了,剩下一些分发给了民户。
钱百户跟着炒地皮,囤积不少,又高价转卖出去一些,再一次薅了李建安羊毛。
李建安恨得牙根直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怪只怪将士们都是傻大粗,跟钱百户这种“玩钱老鬼”比起来,一个个就是傻子!
将士们有了赏银,有些人还有卖地皮的钱,很多人都相到好对象,一个个都定亲了。
乡亲们得到土地,一个个欢喜地,开始忙碌农耕。
李建安安排一番,带着宋师爷和铁和尚几人,赶往赤霞山。
赤霞山在西边三百里,一行人走了四,终于到了。
众人在山下休息一晚,次日上山。
一行人徒步上山,走了不少冤枉路,下午才找到铁杖寺。
铁杖寺不大,已经非常破败,大门口连守门的都没樱
众人直接进去,李建安让铁和尚去找人,自己给佛祖上香火。
片刻,铁和尚抓来一个和尚,非常气愤;“大人!这和尚没见过震王!”
和尚被铁和尚吓得浑身发抖,脸都白了。
李建安生气;“你放开他!看把师傅吓得!”
铁和尚只好放开和尚,拍了拍他,笑道;“别怕!俺也是和尚,只是现在生儿育女了。”
和尚躲开一些,心有余悸。
李建安掏出二两银元宝,托在手中,笑道;“师傅,这是香火钱,我给你打听个人。”
和尚激动了,一把抢过来,乐开了花;“施主请,僧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李建安笑道;“震王可在你们寺中?”
和尚笑道;“我们庙只有七个和桑您的震王,是不是道观里的供奉?咱们庙里只有佛祖和菩萨,没有供奉王。”
李建安道;“我找的是人。你们几位僧人中,可有人名叫震东?这一两年来的?”
和尚道;“去年是来了一位新僧,不叫震东,叫大力子。”
李建安笑道;“哦?他长什么样子?”
和尚道;“长得人高马大,有千斤力,饭量惊人。”
哈哈哈!铁和尚大笑起来;“那对了!肯定是大哥!快去把人找来!”
喜欢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明:我能复制战略物资!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