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首页 >> 懒散初唐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清末:不开战我搞什么强军 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无尽权谋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开局官府发老婆?我卖肾宝赢天下! 永乐大帝:朱标 [综]有人他总想逆CP.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 懒散初唐全文阅读 - 懒散初唐txt下载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出兵时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气越来越冷,昨晚上又下了一场初雪,虽然雪不大,但是早上出门时,入目也是一片银白,李休坐在马车上,一边走一边欣赏着路上的雪景,道路两侧的农田早就长出了绿油油的冬麦,现在也全都被积雪盖在下面,只有偶尔才能看到几棵坚强的麦苗从雪被中顽强的伸出几枝绿叶,给雪白的大地点缀上一丝绿色。

不过马车进到长安城后,周围的雪景却已经被城市间的世俗风景所代替,虽然很冷,而且又是早上,但是街道上已经可以看到许多卖吃食的摊子,一些早上做工的人也缩在脖子,坐在摊子前狼吞虎咽的吃着早饭,街道上人来车往的,将地面的积雪也踩成了污水。

李休的马车径直进到皇城,然后他也再次来到两仪殿,当进到大殿时,发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正在商议事情,起来他这段时间倒是清闲了许多,不过长孙无忌和李世民却似乎时时刻刻都处于忙碌之中,想想还真让人有些惭愧。

“参见陛下!”李休当即上前行礼道,昨李世民派人通知他,让他今早上来两仪殿一趟,李休估计是和他们商议一下攻打高句丽的主将人选,所以也依然约前来。

“不必多礼,李休你等一下,我和无忌处理完这件事咱们再聊。”李世民当即抬头笑道,然后一指旁边的位子,让李休先坐下来休息。

李休也都习惯了,于是点零头坐到一旁,立刻有宫女送上茶水,他就坐在那里一边品茶,一边听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商讨政务,听了一会总算是听明白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在商量着各种物资的调配,以配合明年攻打高句丽的计划,这段时间估计他们也为这件事而费神。

等了好一会儿,李世民与长孙无忌这才处理完毕,批阅后的奏折也被人送到尚书省,起来三省各司其职,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然后交给皇帝御批,得到皇帝的同意后,才会被送到尚书省去执行,所以三省虽然并列,但其实以中书省的权力最大,因为他们掌握着决策之权,一般他们做出的决定,皇帝也顶多是做一些修改,很少会彻底推翻。

“李休,你想到的那个跨海而击之策的确不错,知节也对你一通夸,而现在朝廷已经决定采纳你们的策略,日后若是灭了辽东,你也将是大功一件啊!”李世民这时抬头对李休就是一顿夸奖道。

“陛下客气了,臣只不过是将自己的想法提出来,真正完善这个策略的还是程将军和苏定方,毕竟对于行兵打仗,臣也是外校”李休这时急忙谦虚道,在这件事上他的确出力不多,毕竟一个想法并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要把这个想法变成可行计划所付出的精力与汗水。

“程咬金和苏定方他们也都各有功劳,不过你也不要谦虚。”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然后顿了一下接着又道,“朕今召你前来,其实是想听一听你对主将的人选有什么想法?”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也是眉毛一挑,心想果然如此,现在主将的人选无非也就是程咬金和李绩两人,本来李绩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可是随着程咬金献上了跨海而击之策,现在程咬金与李绩也几乎扳平了,难怪李世民也难以下决定。

“陛下,臣对军务实在所知不多,所以陛下的这个问题可真的问住臣了,不知陛下心中可有什么人选?”李休这时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道,在朝堂呆久了,他有时也学会了耍滑头,毕竟李世民都没做出决定,自己就急着表态就未免有些逾越了。

看到李休又把问题推给了自己,李世民也有些无奈,不过他还是回答道:“臣心中倒是有两个人先,一个就是知节,另外一个则是英国公李绩,本来李绩更适合一些,不过跨海而击之策是知节所献,他对这个策略也更加的熟悉,所以朕现在也十分的为难。”

“咳~,陛下,臣以为卢国公更适合担任此次的主将,毕竟攻打高句丽的策略是他所献,若是最后由英国公担任主将,恐怕会伤了卢国公之心,而且日后也会打消武将们的积极性,再加上卢国公的才能也不比英国公差,所以臣觉得应该由卢国公来担任主将之职!”还没等李休开口,忽然只见旁边的长孙无忌却是抢先道。

“哦?无忌你是这么认为的?”李世民这时也颇为惊讶的看向长孙无忌道,看样子他们之前也并没有商量过这件事,否则李世民不会不知道长孙无忌的意见。

“是的,臣以为卢国公比英国公更适合担任主将之职!”长孙无忌几乎毫不犹豫的再次开口道,程咬金是个纯粹的武将,日后哪怕立下再大的功劳,也不会转去做文官,但是李绩却和李靖更像,两人都是能文能武,而且相比李靖,李绩更受李世民的信任,日后若是立下的功劳太大,不定会对他造成威胁。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再次转向李休道:“李休你的意见呢?”

看到长孙无忌竟然支持程咬金,李休也不由得暗自惊讶,不过既然连他都表了态了,自己也没办法再推脱了,于是就思考了片刻终于开口道:“启禀陛下,臣觉得无忌兄的有道理,既然计策是卢国公献上的,那么他应该比其它人更加适合担任主将!”

李休之所以支持程咬金,除了他嘴上的理由外,最主要的还是那马爷对李绩的评价,一个武将为名所累,在用兵时就会显得畏首畏尾,哪怕他再有才干,在战场上也发挥不出来,而程咬金虽然有一些缺点,但却敢打敢拼,否则也不会采用跨海而击这种大胆的战术了。

“看来你们都更看好知节,既然如此,那朕也不再纠结了,这次就由知节担任主将,李绩等人由他调遣!”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考虑了片刻,随即就做出决定道,完也露出一副轻松的表情,看样子为了这件事,他也是纠结了好久。

看到李世民同意让程咬金担任主将,李休与长孙无忌也不由得相视一笑,虽然两人各有打算,但是目的却是一致的,现在总算是尘埃落定了。

“既然主将的人选定下来了,那咱们就商量一下明年春对高句丽用兵的事,我打算让程咬金与李绩等人即刻出发,这样也有时间整顿一下当地的军务!”李世民这时忽然再次开口道。

“明年春就要用兵?”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的话也不由得惊讶的叫道,随后一脸急切的再次追问道,“陛下,明年春就用兵是不是早零?”

李休这时也同样露出震惊的表情,虽然春气转暖,但是经过一个冬的冰冻,辽东的春冻土开化之后,地面也会变得泥泞不堪,别运输物资了,连行军走路都十分困难,所以他之前一直觉得李世民可能会选在秋用兵,最早也顶多是在夏季,却没想到李世民竟然会把进攻的时间提到春。

“春用兵的确有许多的困难,不过我也考虑过了,就算咱们占据着兵力上优势,也不可能短时间内灭掉高句丽,若是让他们拖到冬,咱们再多的兵力也没用,到时只能退兵,所以我觉得还是要给军队一些时间,如果春用兵,那么前线的将士就有大半年的时间,哪怕是遇到一些困难,应该也有足够的时间去克服!”李世民这时却是神情严肃的道。

“这……”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一时间也不知道该什么,不过仔细的想一想,李世民也的确的有道理,而且明年春用兵,也可以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泉盖苏文之前刚刚杀了荣留王,一个冬的时间恐怕根本平息不了国内的动荡,如此一来,大唐就可以占据更大的优势。

“陛下,如果春就用兵的话,咱们也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准备,物资与军队的调集会不会出问题?”李休这时终于开口问道,一场大规矩的战争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准备,比如之前为了灭掉突厥,大唐足足准备了四年,高句丽虽然无法与突厥相比,但准备大半年也是很正常的事,而现在却显得有些仓促了。

“呵呵,这点你不用担心,你们应该都知道,朕早有征伐高句丽之心,所以早在几年前,就在河北一带储存了大量的物资,至于需要的军队也都已经接到调令赶往辽东,过年之前就可以到达,到时再准备一两个月,就足以对高句丽发动进攻了。”李世民这时却是十分自信的一笑道。

听到李世民这么,李休与长孙无忌也不由得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出几分无奈,既然李世民都已经做好准备了,恐怕也容不得任何更改了。

喜欢懒散初唐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懒散初唐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九州民间志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快穿女配当绿茶后她飘了 不是专科看不起,急诊更有性价比 蓄意重逢 大明锦衣卫1 异地是一个人的落单两个人的磨难 宠你生生世世 夺我气运?母女双重生杀疯了 重生一九八四 辞职躺平后,我变超有钱了 被迫修仙不如教书 雷灵鬼罚 许你一笑倾城 纽约1990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神医如倾 剑棋无双 天衍凰妃:凤逆天下 快穿:盘古居然是我哥
经典收藏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 朕,剩者为王 招募系统,我的朝臣皆是陆地神仙 神威天降九皇子 重生到清朝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国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红楼:马踏天下 蛙声十里出山泉 穿越:重塑大唐 刘宋风云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英雄与风月 秦皇与我 显微镜下的太平镇
最近更新 什么叫皇宫站起来了?! 三国:开局继承三十万青州兵! 苏定方演义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呢喃诗章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大明元辅 天道盘点:让诸天帝王成长突破 流华录 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 天命败家子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人在古代,每天直播整活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懒散初唐 北冥老鱼 - 懒散初唐txt下载 - 懒散初唐最新章节 - 懒散初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