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要谋逆!”
“石达开要谋逆!”
又一次,洪秀全恼怒的大声斥道。
“怎么能背主弃土,将安庆、芜湖尽数让于朱逆!”
去年的“诸王内讧”之后,东王杨秀清被杀、东殿数万人被诛,韦昌辉、秦日纲被诛之后,石达开又率领数十万将士离开京后,太平国顿时出现了“朝中无将、国中无人”的局面。接连出现朝中无人掌政,安、福二王如没脚的螃蟹,昏头转向,不知如何是好。百官纷纷上了奏章,请求王罢去安、福二王,迎请翼王回朝执政。洪秀全无奈,只得认了输,下旨罢黜安、福二王,革去王爵,改封安、福,可即便如此也未能召回石达开。
正在面对清军于皖南等地反扑不知如何应对时,石达开率领三十万太平军精锐自安庆、芜湖等地北上“北伐”清妖的举动,却让京门洞大开,而更让洪秀全恼怒的是——湖北的义军居然乘机夺取了安庆、芜湖。
这是不是最致命的地方,最让龋忧的是,那朱逆已经公然和国决裂,甚至发出什么“东征宣言”——作为国臣子的他,居然要讨伐“祸民教匪”,还宣称什么是“解民倒悬”。
叔可忍,婶不能忍……
在洪秀全面前的是蒙得恩,在国之中,他可以是一个另类,原叫蒙上升,先改作蒙得,再改为蒙得恩,前一次改名是为了为避讳,免得同洪秀全创立的“拜上帝会”相冲撞;后一次改名,则在洪秀全登基“朝”、称号“王”之后,既免犯讳,又显得“王”恩宠之隆。两易其名,一石二鸟,蒙得恩的工于心计,善于邀宠,可见一斑。
在太平军造反史上,蒙得恩算不上什么大角色。但有一点与众不同,那就是他与教主洪秀全的亲密关系。金田起事之初,蒙得恩即为洪秀全身边的御林侍卫,而且,洪秀全在“金龙殿”大内深居简出,不轻易召见群臣,可蒙得恩却是极少的、入内能面见“王”、出外又联络文武的人之一。蒙得恩在洪杨内讧、石达开出走之后,被洪秀全委以重任,升官至正掌率,总理朝政,做了“太平国”的第二把手。
在某种程度上,蒙得恩才是国纷争真正的大赢家!只是这个赢家能当多长时间,谁都不知道。
此时蒙得恩已经听完了洪秀全在那里发完脾气之后,蒙得恩的心底尽是忧色,或许他是国纷争真正的大赢家,但是从现在来看,这个大赢家很有可能做不长。
石达开“北伐”之后,义军就开始“东征”。义军先是兵分两路,一路从黄梅沿江北上,另一路则从芜湖搭乘洋船的登陆,两路同时沿江推进,可以太平军的江防就此完蛋了。
虽太平军有数十万之众,可当初向荣江南大营不过只有三万多人,就令太平军束手无策,更何况这朱宜锋的义军有十万之众!
而更要命的是地方上的股团练一直对太平军持以敌视。现在义军东征,这些号称“保护大清”的地方团练,非但没有阻挡义军,反倒是纷纷起来响应义军,整个安徽的局势竟然顷刻间就败坏的一塌糊涂。
面对如此糟糕的局面,蒙得恩根本就是一筹莫展。
见蒙得恩不话,洪秀全追问了一句,
“得恩,石达开是不是要谋逆?难道他和朱逆串通一气,想要借朱逆之刀,杀我不成?”
这会洪秀全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的“王”身份。
蒙得恩实在是不想回答洪秀全的问题,他思索片刻后道。
“陛下恕我直言,翼王此番出走实有苦衷,如今他受人蛊惑未能回心转意,其现在是否与朱逆合谋,就不得而知了,现在翼王领兵三十万,欲直捣黄龙、北伐清妖,也是为了国大业……”
蒙得恩看得出,石达开被逼出走可以是极为不爽。但是在其上奏称自己将要北伐时,王更是眉飞色舞的以为京的威胁就此将要解决,自然下旨同意其北伐。并且准备调其它将领接管安庆。
可现在倒好,石达开北伐后,义军就借江航之利,迅速占领了空无一饶安庆、芜湖。而且义军已经同国决裂了!
京事变发生了一年多之后,太平国上下其实心里头跟明镜一样,若不是当初朱宜锋不想动手,估计趁着当初大家自相残杀的时候,就以其当时崇明的两万大军和水师舰队,集结起来之后,打着“清君侧”夺下京,干掉韦昌辉、秦日纲等人,然后直接干掉于幕后指挥的王洪秀全,再将其栽脏给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下谁人能得了什么?
但是他当初为何不动手?
以前大家猜不出来,现在石达开这么一走,他们立即猜了出来。
不是朱宜锋不动手,而是他在等待时机,就像他的那个老祖宗一样,他在集庆的时候不是不动手,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着其他饶力量耗尽时,用最的代价去击败对手。
现在,石达开率领三十万精锐北伐,国还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挡朱逆?
“得恩,那你,现在怎么办?若是京被朱逆攻克,还有国大业吗?若不再派人去召石胞回来?”
一紧张,洪秀全便忘记了之前对石达开的指责。
“王,臣以为翼王现在是召不回来了。”
蒙得恩看着洪秀全那略带紧张的神色,开口道。
“达胞不会回来了?那谁人来挡处朱逆?”
蒙得恩心里面叹口气,石达开在太平军中的影响并没有随着他脱离太平国而减弱。相反。因为其在太平国的时候,战功赫赫。使得许多太平军将领愿意追随他,这也是会有三十万精锐随其北伐的原因所在。
现在倒好,石达开这么一走,不仅带走了国的精锐,同样也让国陷入腹背受敌之困。眼瞧着义军进逼京,大家伙怎能不急?毕竟这关系到大家的身家性命。
“陛下,现在最要紧的是保住京!”
“对,对,保住京,得恩,以你之见,这京如何守住?若不放弃扬州,把李秀成调至京来?”
蒙得恩能够理解洪秀全的心思,把李秀城调回京城负责京城的防卫任务,至少能够保住京一时。
去年李秀成与秦日纲在东线与清军的撕杀,多次击退清军的反扑,在秦日纲被诛后,其以丞相之职接掌秦日纲留下的十五万兵力,在石达开出走后,其一直于东线阻挡清军,而其从镇江调至扬州,则是奉王之命,表面上为了阻挡清军,实际上,那是因为王还抱着准备武力解决“石逆”的心思。
可谁曾想到,还未等王调兵遣将解决掉“石逆”,石达开用一个北伐拉走了太平军三十万精锐,至于西边的原本看似温顺的“朱逆”倒是跳了出来要“解民倒悬”了。
纵观太平军诸将之中,也就只有李秀成在石达开出走后,有可堪一战的能力。现在王调他回来,等到把东线完全让予清军。
“陛下,是调李秀成回朝,还是令其领大军回朝?”
蒙得恩试探着问道。
这才是最关键的地方,在苏州一带江苏巡抚徐有壬还有几万练勇可供调动,如果只是调李秀成一人回朝,那么东线防御不至于空虚,可如果是命其领军回朝,那么就意味着李秀成将不得不放弃扬州、镇江等地,到时候万一清妖趁机反扑,又该如何?
“现在京守军不过二十万,且皆是老弱,自然是要调李秀成领军还朝,至于扬州、镇江,就暂且便宜了清妖!”
没有丝毫的犹豫。作为太平国的王,作为太平国的领袖,洪秀全自然知道应该做出什么选择,他好不容才获得渴望已久的君主权力,又岂会甘心就这样被他人取代,甚至连姓命都保不住?
“再,也便宜不了清妖,到时候朱逆的逆军一到,势必想要包围京,到时候,徐妖头又岂会放过朱逆逆兵,届时自然会妖逆大战,再有李秀成守以京,京自然不失!”
尽管王的信誓旦旦,但蒙得恩还是觉得王想的还是太过理想化。他竟然试图借清妖去牵制朱逆,这显然不太可能,那徐妖难道就不会坐山观虎斗,或者在其两败俱伤时,再出兵进攻。
然而洪秀全好像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他见蒙得恩不话,又追问了一句,
“得恩,你觉得这样如何?京能不能守得住?”
听了王的这个问题,蒙得恩很想反问。
“如果清妖做山观虎斗又当如何?”
但是了解王的蒙得恩深知,什么话可以,尤其是在这个时候,这些话是万万不能的
“陛下神机妙算,非臣所不及!我国有父、兄相保,自然无虑!”
“嗯,得恩所言极是,我要进宫放父、兄保佑国!”
听王这么一,蒙得恩的心底暗自敲起了鼓来,想到现在的局面,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也许,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
您的每一个订阅、推荐、收藏对于铁血宏图而言,都是莫大的支持,拜谢铁血宏图群:,欢迎书友加入,一起讨论剧情未完待续。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喜欢铁血宏图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铁血宏图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