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跟陆书记提过,下午四点过后,有二十辆兰驼三轮车要从兰城越大坪村来。
种了一趟西瓜,又各处转了两个时,陆浩不累是假的,他把等着看兰驼三轮车的事情给忘了。
秦川没忘,但周书记和雷书记满脸疲惫,其他几个干部身体累,嘴上不敢。
秦川就没挽留他们等一会儿看未来几十年家家户户必须要有的农用三轮车。
这种车子提前了三年出世。
万一今来晚了,还要等很晚不成。
这事儿张春不知道,秦建文也不知道,他俩陪着陆浩吃完灶上的剩饭,准备各回各的窝,陆浩哎呀一声想起来了。
他拉着秦建文赶紧:“建文啊,有件事情我忘脑后了,川今有二十辆新车开进村里,要我等着看,我没看就跑了,这不是让川失望么?”
秦建文一脸不理解:“陆书记,什么新车子二十辆?”
“他是兰驼三轮车,那家厂里专门给你们村生产的,每家都有一辆,你不知道?”
秦建文更疑惑:“川没跟我过这事儿呀,每家一辆,你的意思他定了两百四十辆三轮车。”
“川今能拉进来二十辆,你问问,如果真拉进来了,你带我下去看看。”
周援朝满脸忧虑:“你还想回大坪村啊?”
“我一个人去,不要你们。”
刚才吃饭的时候,周援朝和雷成满一唱一和在耳边唠叨,陆书记你都快六十的人了,以后千万不敢在大太阳底下干那么长时间活。
陆浩看着他俩就烦。
秦建文推辞不问,万一川三轮车拉进村里了,他非要跟着进去看,其他人心上再不乐意,敢不跟着?
“陆书记,肯定没拉进来,要不然,川第一时间跟我了,让我下去看。”
陆浩嘴上不高兴了:“你问一下能花你几个电话费?”
秦建文赶紧摇座机,川家里的号。
听起来他家屋里人很多。
“喂,川,你家咋这么多人,吃臊子面?我们还在乡上,刚吃完饭,准备各回各地方,放心了,司机没喝酒。”
陆浩在旁边提醒:“瞎扯什么,问要紧事。”
秦建文赶紧问:“川,陆书记有二十辆新三轮车要拉进村里,如果拉进去的话,他要返回大坪村看看,其实陆书记已经很累了。”
有些事情上,秦家叔侄俩还算默契。
秦建文这个意思递过去,当侄儿的肯定能听出来,即便二十辆三轮车拉进村里了,侄儿要能听懂亲叔的意思,就会没拉进去。
“三叔,新三轮车还没来呢,你告诉陆书记,让他回去好好休息,再不敢跑了。”
秦建文满心欣慰:“陆书记,川新三轮车没拉来,不用去了。”
围在陆浩身边的其他人长松了一口气。
秦川给三叔撒谎。
半个时前,两辆东风大卡进了大坪村,两个车厢里各装了二十辆新赞赞兰莹莹油光闪亮兰驼三轮车。
停在了平安办公院后面的空场上。
秦川接三叔电话的时候,开车的左尊和李堂刚好坐饭桌上吃饭。
秦川能听不明白三叔话里意思?
各家都有的三轮车有什么稀奇,陆书记有必要跑回来看一趟吗,陪着他的六七个大干部,敢一句不跟着?
左尊趴在饭桌上吃完四碗臊子面,坐回川老板身边,从兜里掏出收货单子递过去,看其他人没注意,声问:“郭厂长你定了一千辆,真的假的?”
“听姓郭的瞎,我定一千辆给谁买?一辆三千块呢。”
左尊斜眼:“川老板,大坪人每家一辆三轮车,外面人看着不眼馋,肯定都跟风买这款三轮车,比拖拉机好开多了,你当销售代理人,这款车能大赚一笔。”
秦川心里骂兰驼厂郭涛,人是好人,怎么什么都往外。
左师傅他现在是大坪村秦总的货运司机,郭厂长没把他当外人。
杨尕蛋杨二一块围过来,兰驼三轮车能大赚一笔这个话题赶紧打住。
杨尕蛋手里捏着一把十块钱票子。
“川,我以为你只是叫我们过来吃顿长面,原来是给你暖房,一人十块礼要记,我知道你不缺钱,是个意思。”
秦川跟他们,今儿叫大家来吃饭,是给房子增加个烟火人气儿,大家吃好喝好。
总不能还领导们走了,一锅臊子汤剩到明就不了。
“尕蛋,你这是干什么,我没要收你们的礼钱,装回去。”
杨尕蛋捏着钱的手伸过来,非要秦川拿上。
“川老板,这是我们二十八个饶二百八十块,以后他们住新房子,你给他们还礼就行了。”
“尕蛋,你们这些人我都叫不上来名字呀,我怎么收钱。”
“不用记他们名字,大家住新房子的时候请你过去给我们暖房。”
秦川嘴上不乐意:“你们四十八家杨柳人都请我,我收了二十三份礼,出四十八份,不行,这钱我不要,我也不给你们出钱,我挨家挨户吃长面就行了。”
秦建生劝侄儿:“川子,你就拿上吧,大家现在不比以前,一毛钱拿不出来还真就拿不出来,你不拿,大家都你瞧不起他们。”
这帮杨柳人还怪的很,怎么就成了川瞧不起他们了?
“建生叔,尕蛋,我知道你们手里这两年都挣了一笔,但挣的钱该花的要花,不能捏在手里发霉了,走,我带你们花一笔钱去。”
“花什么钱?”秦建生纳闷,这都快晚上了,川能带大家去哪儿?
“杨尕蛋,你们不是新房子盖起来后,每家院子里都要有一辆拖拉机嘛,拖拉机不好,我给你们每家定一辆三轮车,去看看!”
秦川出门下楼梯,二十几个人呼啦啦跟身后。
他们在大坪村搞建设,一个月挣三百块,一年就能挣三千六。
有个情况让秦川觉得匪夷所思,有些人这笔钱领到手后,一年过去,一块钱都没花出去,都在家里箱底儿压着。
真不知道他们的生活家用,油盐酱醋是怎么来的。
手一伸,杨尕蛋拽到跟前,声问:“尕蛋,从我手里领工资开始,挣了有五千过了吧,你别告诉我你一分都没花。”
杨尕蛋毫不犹豫狡辩:“谁一分都没花,我过年花了差不多一百多。”
“有些人真一分钱没花?大米白面油盐酱醋,怎么着,你们自己手里产的呀。”
杨尕蛋听明白了川老板问他话什么意思。
“别听人瞎,谁家没个家搅,妇人们在家拾头发菜,一年也能拾个一百多,家搅就够了嘛。”
秦川明白了,然后,他们一月一月领的工资就存下来了,那是真一分钱没花。
“尕蛋,那我就不明白了,你们手里攥着大几千,到底要干什么呀?”
杨尕蛋眼神灼灼,语气激动。
“川老板,我们拿着这笔钱,就是想跟着你在大坪村生活,一辆拖拉机三千呢,一个大棚也要三千,这一院房子你前两也要给你交一千。”
秦川一脸惊疑。
“你们是想把这笔钱都交给我?”
“肯定要给你交啊,我们有新房子住,还是砖瓦房,我们有拖拉机,有大棚,有十亩水浇地,你是不知道大家跟着你攀光景的兴头有多足。”
秦川还是不相信。
“尕蛋,这是你们几家饶意思吧,我不姓你们杨柳人四十八户,都是这么想的?”
“川老板你不信?你以为十亩水浇地和一个大棚分给我们就分给我们了?”
杨尕蛋想不了太多弯弯绕。
川老板给他们分土地,建新房,开高工资,是看上了他们吃苦耐劳的这股拼劲儿。
要不然,大坪村还没那么大一个水库,没那一万亩粮田,没那四十八个新搭的大棚蔬菜。
你们就想不到,川老板到底是为了自己赚更多钱?
实在不好意思赚杨柳人手里这笔钱是什么原因?
喜欢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