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枭士

高月

首页 >> 寒门枭士 >> 寒门枭士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袁阀 被贬燕南,我在南三角建立根据地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曝光各朝六维图,老朱气麻了!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开局收女帝,我成军火头子了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寒门枭士 高月 - 寒门枭士全文阅读 - 寒门枭士txt下载 - 寒门枭士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三百一十章 彻毁敌巢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赵源和杨槐被带下去了,种师道表情凝重地坐在帅椅上,陷入了沉思之中,包括李延庆和周围的士兵都没有人敢打扰大帅。

李延庆也沉默不语,他一直以为是童贯要杀自己,最后的结果却推翻了他事前的判断,居然是高俅要杀自己。

李延庆和高俅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只是和高衙内有过几次冲突,但那种冲突也远远谈不上杀自己而后快的程度,高俅为什么选择自己?这让李延庆百思不得其解。

良久,种师道声音嘶哑地问李延庆,“那个清源县的西夏细作招了吗?”

“已经招供了,河东路有七处细作据点,光阳曲县就有三处,卑职请示大帅,要不要一锅遏?”

“动手吧!清源县的点被挖,别处细作点都会察觉,不能耽误了,整个河东路都要挖掉。”

种师道取过一支令箭交给李延庆,“你负责阳曲县的三处据点,凭此令箭,你可以调动一千人,立刻动手。”

“卑职遵令!”

李延庆接过令箭却没有走,担忧地望着种师道,种师道笑了笑道:“快去吧!我没事,只是心中比较乱,平静一会儿就好了。”

李延庆抱拳行一礼,转身下去了,种师道负手走到窗前,呆呆地望着空,子是如此信任他,让他和童太尉一起负责对西夏的战争,但自己却用错了人,导致大量重要情报外泄。

西夏两百骑兵能轻松越境,也必然是从泄露的情报中发现了边境上的防御漏洞。

种师道的心中极为沉重,就算他杀了赵源,也无法否认自己用人失当的责任,更无法抹去他内心的愧疚。

种师道长长叹了口气,回到桌前,沉思片刻,便展开一张奏表,提笔写下了‘辞呈’两个大字,他随即又飞笔写道:‘臣久沐圣恩,一心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以灭西夏宵来报答陛下多年的知遇之恩,怎奈臣用人不当......'

..........

阳曲县大街上,一队三百饶士兵正列队疾奔,他们奔进了东河瓦肆,迅速包围了位于瓦肆大门口的北山酒楼,士兵们冲了进去,大喊道:“所有人都统统趴下!”

掌柜见势不妙,转身要跑,却被一名身手敏捷的士兵飞身乒,掌柜急得对几名酒保大喊:“快去后院点火!”

情急之下,他竟是用西夏语叫喊,但还是晚了,从后门冲进聊数十名士兵将五名酒保悉数抓捕,大量士兵涌进了酒楼,开始彻底搜查,与此同时,南城的仁泰药铺和千里牲畜店也一并被士兵包围查封。

半个时辰后,李延庆赶到了北山酒楼,在西夏细作的口供中,这座酒楼是西夏位于河东路的情报中心,据里面别有洞。

李延庆走进酒楼,负责搜查酒楼的都头上前禀报道:“我们在后院柴房内发现一个入口,收获极大。”

李延庆有点兴趣了,难道别有洞在地下不成?

李延庆来到后院,只见柴房门口站着几名士兵,李延庆走到门口看了看,柴房地上的一块石板掀开,露出一个黑黝黝的大洞。

“下面有地窖吗?”李延庆问道。

都头笑了笑,指着隔壁道:“这处洞口是通往隔壁!”

李延庆不由一怔,怎么是通往隔壁?都头又解释道:“隔壁是座两亩的宅在,但大门被从里面堵死,平时根本无从进入,他们都是从地道走,参军随我来。”

都头却没有钻地道,而是带着李延庆从后门出去,后门是一条巷,只有两扇门,最顶头的大门锈迹斑斑,不知多久没有开启,但此时已经被打开,这里面就是所谓的别有洞之处,西夏真正的情报中心在这里。

李延庆走进大门,顿时吓了一跳,只见院子里堆满了各种兵器,刀剑长矛,弓弩箭矢,铠甲盾牌,至少有两千余件,堆得像一座山,士兵们还不断从房间里抬出一只只大木桶,里面全是火油。

李延庆见院子角落里坐着十几名被捆绑蒙头的男子,便问道:“他们是什么人?”

“他们都是西夏武士,被我们突袭抓住,据一名伙计交代,一旦宋夏开战,这里会潜入上百名西夏武士,他们会在阳曲县发生暴乱,火烧全城,直接打击我们的后方。”

李延庆听得暗暗心惊,阳曲县是河东路的大后方,后勤重地,一旦阳曲县出事,会严重影响到前敌将士的士气,这次是侥幸挖出了西夏潜伏在阳曲县的根底,那么西夏还不会继续埋伏呢?

看来自己要劝大帅加强阳曲县的反细作,不能有半点大意。

李延庆又吩咐了几句,便离开北山酒楼,当他回到军衙,正好遇到了杨再兴,杨再兴对他道:“刚才我去了大槐树巷那边,刘宅内已空无一人,我们的人还没有来得及监视,我只好问了周围的邻居,有一人不亮几辆牛车停在大门口,里面的人应该是撤离了。”

李延庆对大槐树巷那边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毕竟那是高俅的人,没有确凿证据的话,还真不能抓人,否则最后会惹来一堆麻烦。

“走就走了吧!别去管他们了,大帅呢?”

“大帅今晚要连夜进京!”

“什么!”

李延庆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异常惊讶,“为什么?”

“大帅不肯,我估计是要进京请罪吧!”

李延庆着实被这个消息惊住了,他们抓捕杨槐、赵源,不就是为了避免高俅利用这件事来弹劾种师道,可到最后,种师道却要自己回京请罪,这不正中高俅的下怀吗?

杨再兴叹了口气,“大帅为人耿直,他从来不会推卸自己的责任,发生了赵源之事,他觉得自己有用人失察之责,所以他要回京向子请罪。”

李延庆无语了,虽然他敬重种师道的人品,可是种师道这样的性格很难在斗争残酷的朝堂内活下去,李延庆也只能安慰自己,‘或许大帅只是想在高俅弹劾他之前先把这件事清楚吧!’

这时,掌书记曹庆走了出来,迎面看见李延庆,“李参军,正好遇到你,大帅请你进去。”

“大帅有什么事吗?”

“你去就知道了。”

停一下曹庆又道:“给你一个忠告,大帅一旦做了决定,十头牛也拉不回来,有些事情你就保持沉默吧!”

李延庆默默点零头,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走进内堂,种师道立刻笑问道:“如何?收获很大吧!”

“收获出乎意料地大,我们在北山酒楼查获了至少两千兵器,盔甲、兵器、弓弩、火油,什么都有,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种师道也愣住了,两千件兵器,这是想做什么?

“酒楼伙计交代,西夏是想趁宋夏战争爆发之时,在阳曲县制造暴乱,在后方扰乱我们军心。”

种师道愣了片刻,不由轻轻叹道:“真的很毒辣的计策啊!”

阳曲大乱前线军队未必会知道,但一定会动摇朝廷攻打西夏的决心。

“确实很狠毒,虽然我们这次查获了大量兵器,但难保西夏人不再次卷土重来,卑职建议从今开始,严格盘查每一个进城的人,严禁携带任何兵器入城,防止聚沙成塔。”

种师道点点头,“你的建议很好,我会立刻下令实施,另外,我决定正式任命你兼任录事参军,我这段时间不在军营,你就多担待一点。”

李延庆躬身道:“卑职不会让大帅失望!”

.......

李延庆回到自己在军衙的官房,他不得不担心种师道的命运,种师道的命运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命运,他刚刚才步入正轨,一旦种师道被换帅,恐怕他下面所有的重要属官都要换,自己就真要回保静军节度府当支使了。

虽然李延庆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但无论如何,他也尽力拉种师道一把。

李延庆随即在桌前给梁师成写了一封短信,装入信封里封好,又写了一张纸条,和信一起放入另一只大信封内,仔细地封好了,又在大信封上写下‘父亲李大器亲启’。

李延庆沉思片刻,便找一名他比较信得过的士兵,士兵名叫杨亮,和李延庆同乡,相州汤阴人,今年只有十八岁,他一直负责替李延庆在军营和军衙之间来回奔跑送信,十分机灵。

李延庆摸出二十两银子和信一起递给他,“二十两银子是给你的盘缠,你去一趟汴京,在内城御街找到宝妍斋胭脂铺,把这封信交给里面的孙掌柜,是一个女掌柜,请她这封信转交给我父亲,记住了,你告诉她,这封信必须由我父亲亲自拆开。”

李延庆又重复了一遍,杨亮抱拳道:“请参军放心,卑职一定会把信送到!”

李延庆给杨亮安排了公务通行牌和一匹马,杨亮这才翻身上马,紧随种师道一行连夜向汴京疾奔而去。

喜欢寒门枭士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寒门枭士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血泪葫芦弯 穿越诸天从同福客栈开始 聊斋志异 末世天灾:我收了贝加尔湖你随意 我被俘虏后,加入格里芬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巾帼醉 九品莲劫 我是军火商诈骗犯全球通缉 徐氏略记 永恒仙 归乡迷途 重生年代文孤女有空间 青葫剑仙 尔等废物 斗罗之我为千仞雪 快穿之茉莉 赎罪新约 清风惊鸿客 剑棋无双
经典收藏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隋唐:二世而亡?我征蛮夷开科举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红楼:马踏天下 招募系统,我的朝臣皆是陆地神仙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穿越:重塑大唐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刘宋风云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最近更新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白话三国志 甲子异种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大明:家妻上将军 落魄秀才,开局自毁前程 明中祖:朱慈烺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明末大军阀 大秦始皇帝:你就当我真死了吧! 戏说嬴政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真命太子:这个皇位是我的 穿越异界开局患上了失忆症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大唐: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寒门枭士 高月 - 寒门枭士txt下载 - 寒门枭士最新章节 - 寒门枭士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