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决定怎么写,读者却决定作者能写多久,你的收藏推荐,就是加油,打赏吧,我会努力的)
那边老爸给引路的塞了一盒大健,连声的感谢,把人打发走了,话老爸不抽烟,也不知道这玩艺的贵贱,一盒大健88年国内卖十块钱一盒呢。
把给舅舅家的东西拿出来拎着,锁好车,一行人走向舅舅家,李三贵又要去拿蒙布,张兴明摆摆手:“不用,呆不了多一会儿,这边人也少,没事。”这面坡上就三户人家。
院子的大门插着,一条黄狗拼命的冲外面叫,老妈站在门口喊:“大红,二红,出来开门。”喊了几声,房门一开,舅舅家大姐走了出来:“妈呀真是我姑啊,我就听着有点像,姑你咋来了?也没提前来封信下,咋找着的呀?一下我去接你们哪。大黄,去,边去。”
踢走黄狗,大姐把门打开,高心抱住老妈跳,然后挨个看看:“也,全家都来了啊,我还寻思过几去看你们呢,大军咋不叫姐?二明,还认识姐不了?兵,还知道我是谁不?哈哈,来来姑,姑父,快进屋,我奶我爷都让我爸接来了,这几叨咕你们呢。这仨是你们一块的?来来进屋。奶,我姑来啦,奶~”一通扎乎。
姥姥家住在张家堡的时候,大姐和哥二红他们也去过,不过呆的时间没有张兴明他们长,后来张兴明就没怎么去张家堡,也不知道他们去不去了。
大姐比哥哥大三岁,今年已经十五岁了,正上初中,是大姑娘了,长的很漂亮,模像随老妈,不像她自己妈。
大姐的性子非常活泼开朗,也很善良,用现在话就是有点傻,特容易相信人,以后因为性格和长相吃了不少苦,一辈子也挺坎坷的,上一世舅舅家的人和张兴明家相处最好的就是大姐了。
二红是舅舅家最的孩子,比张兴明二岁,比弟弟大一岁,今年八岁了。二红的性格就有点偏她妈,长大以后嘴很厉害,不过为人还校
舅舅家还有个男孩,张兴明叫哥,今年十一,正好比老哥一岁,比张兴明大一岁,性格很冷。他的内脏整个和正常人是相反的,就是医学上的镜像人,跟谁也没啥感情,处不亲打不服,十四五岁的时候几句话不来连他妈都打。
从到大让舅舅爆打了NN次还是那样,长大后结婚离婚结婚离婚,生了一堆孩子也不管,都扔给舅舅老两口了。后来镇里给领导们盖了镇上唯一的一栋住宅楼,舅舅家搬过去以后,哥通过舅灸关系到镇上给领导开车,后来把舅舅和舅妈从家里赶走,他自己把房子占了,成花酒地的活着。
一进屋门,姥姥就迎了出来,舅舅家盖的是三间半瓦房,东头两间一大一,西头一间,中间是厨房,姥姥和姥爷就住在东头挨厨房的间里,只有十个平方大,舅舅舅妈住东头主卧,三个孩子住西头那间,都有二十多平的大。
姥姥看上去又黑又瘦的,看到妈妈就笑,花白的头发拢在脑后,样子有点傻傻的,已经和在张家堡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张兴明鼻子就发酸,姥姥这个人,放到后世的话,就是一个生活白丁,社会的复杂人性的复杂人心的复杂她一慨不知,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过了一辈子,这一辈子福享的也大,苦受的也大。
张兴明哥仨就给姥姥拜年,接着给站在屋门口往外看的姥爷拜年,大姐就抓住张兴明和弟的手训:“还没给大姐拜年呢,快拜。”
迫于大姐的亲热劲,其实是她大的太多拼不过她,张兴明和弟弟低头行礼给大姐拜了年,哥哥就没行礼,只是嘴上了句大姐过年好,其敷衍性可见一斑。
二红从西屋探出脑袋,弱弱的叫了声:“姑。”
老妈走过去把二红抱起来亲了一口,:“二红怎么还像个猫似的呀,这孩子性子太弱了。”
张兴明想想二红长大后的样子,心算了老妈,这丫头就是个成功的伪装者,长大后是你想像不到的厉害,把老公训的像儿子似的,左邻右舍五里避让,幸亏这丫头不像她妈那么不讲理,本性还好,要不然也是一个欺行霸市的茬子。
老妈抱着二红往西屋里看了一眼,问:“军呢?”舅舅家哥和老哥一个名,都叫军,在一起的时候喊着喊着就混了,要么都不吭声,要么都答应。
“跟我妈上街去了,我爸去公社了,去主任家拜年,姑你们先坐吧,一会能回来。”
大姐拉着妈妈的胳膊往东屋走,老妈没去,把二红放下来,扶着姥姥进了她住的那间屋,和姥姥坐到炕沿上,对姥爷:“爸你坐。”
姥爷答应一声坐下来问:“家里都挺好啊?这北风烟儿雪的来一趟干啥?车走的也不稳当,写封信就行了呗,在这大红军都认字的。”
原来在张家堡的时候,妈妈写的信姥姥都要拿到村里去找人给念,然后请人代笔给回,姥姥还会写自己名字,姥爷连自己名都写不全,关键是姥姥的名字特简单:“张井义”,而姥爷的名字好复杂,叫:“张万智”,这里要注意,姥爷年轻那会,万还是繁体的,很复杂的,简体?他们那个年纪根本不知道啥是简体,他时候全国人民还留着辨子呢。
姥爷上一世92年去世,活了87岁,倒推一下,姥爷出生于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那时候杯溪还是归奉道辽阳府管呢。
老妈握着姥姥的手,对姥爷姥姥:“没事,也没多远,两头算二个多时,这不是不放心你们嘛,我哥长年也不着个家(舅舅在企管办当头,总出差),又一窝孩子,我嫂子也照顾不过来,现在日子好过了,我和庆芝商量着,把你们接过去住几年,享享福,在这大山上一年也出不去个门,在俺们那没事还能上街逛逛啥的,是不?”
姥姥向来是个自己没什么主意的人,就看姥爷,可是姥爷这半辈子啥事都听姥姥的,也看姥姥,张兴明就弊不住笑。
姥姥就迟疑,:“你们那个屋也住不下啊,五口人呢。”老妈:“去年不是给你写信了嘛,咱家上楼了,俩大屋呢,随便住,还不用烧炕了,有暖气,冬这时候可暖和了,现在都睡床,没炕了,软乎乎的可舒服了,上我那,哦妈。”
喜欢重生在1978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重生在1978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