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介宾的法子还是起效了,路正注意力重新放到了实处,开始思考中医的寒热问题。
毕竟是全国名中医的高徒,常年跟着李老抄方,经方时方验方都很熟练。
一下来,基本上一些头痛发热咳嗽什么的问题都交给了路正,而李介宾在旁偶尔指导一下。
虽然路用方繁杂,似乎没什么固定风格,但是李介宾自熟读百家,各派学犹如掌上观文,只是一上午,大致把他的路数看了个七七八八。
有意思,这子居然是补土派的,难怪跟姓李的那么有缘分。
不过李介宾虽然眼光毒辣,毕竟没开上帝视角,路的底细探出来了,但是背景人物这一点却猜错了。
路虽然跟着李老,但是他的路数却是传承自他已故的爷爷,重脾胃调五脏六腑。
而李老的学术思想也是受路正爷爷影响,重视脾胃,顺口溜桨病不病,先打扫一下院子再看病。”
路正毕竟出身名门,平时接触的也都是教授主任什么的,这就难免失了戒心,三下五除二的就被李介宾掏空了家底,榨干了价值。
有点意思,李介宾回味着刚刚路正给他讲述的家传十八字诀: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
这可比什么养生大师生吃泥鳅有用的多了。
听老实孩子路正他爷爷1920年生人,2023年1月仙逝......如果他没吹牛的话,这路爷爷不愧是补土派的,先不论看病的功夫,这养生的功夫那真是望尘莫及,整个一人形祥瑞呀!
路爷爷你教了个好孙子呀,放心,您的学术思想绝对不会被埋没,我李介宾绝对会替您发扬光大的!
正在想着,外面进来个美女,哟,还是熟人,这不是昨送他苹果的那个兰嘛。
只见这美女言笑晏晏的进来,亲切的给李爷爷打招呼,一对眼睛笑的跟弯月亮一样。
确定了,这变脸的功夫跟她爹一样。
“阿宾呀,兰姑昨送你的苹果板板用着好用吗?要不要我教教你?”
什么意思?套近乎?哎哎,别给我来这一套,到手的东西是不可能还回去的。
“那个,用着感觉很一般,对了兰姑,昨那药喝着感觉咋样?”
到这药,兰笑的更开心了,对着李介宾跟路正秀自己的下巴。
“快看看,是不是好多了?”
路正昨不在,所以不知情,此时看向李介宾,什么情况?
姑姑,你有点心急了,这才喝了两袋吧,药效再好也要有个......呃?不可能吧!
李介宾端详了几眼:“你今又用遮瑕了?”
“哼,今什么都没用!不信你看!”
兰从包包里面拿出一张湿巾擦了擦,确实没化妆,吧?
李爷爷在一旁看着,双眼目露精光,宾宾昨那个方子,才喝了有一副吧?效果这么好的吗?完全看不见痘痘了!
那是你没戴老花镜!
李介宾内心吐槽道,不过确实比昨好太多了,很多痘痘一夜之间都消失了,就剩下几个之前冒黄头的还在,不过也了很多,颜色也没昨深了。
路正摸不着头脑,我是错过了什么吗?
李介宾想先把这傻丫头打发了:“那个,姑呀,你药还有几袋呀?”
兰抚摸着自己的下巴道:“喝了三袋了,还有三袋。”
李介宾连忙道:“宜将剩勇追穷寇呀!赶紧回去把药喝完,心复发!”
兰听完也是赶紧起身,边走边:“我这不是给你看看效果,好让你开心嘛,谢谢我的好侄子了,回头想要什么好玩的记得给姑姑。”
兰走了之后,路正傻傻的问道:“她脸上之前长痘痘了吗?”
李介宾则是在找昨的方子,想给路开开眼。
实话,他对自己的方子有信心,只不过效果这么好,还是超出了自己预料。要不是自己亲手开的,还以为是有人找的托,在这儿演呢。
结果翻了一会儿都没找到。
眼睛一转,大概猜到是谁拿走了。
果然,李爷爷走过来把那张方子放到了桌子上。
老头子,贼性不改,想学就问嘛,我是你亲孙子还会瞒你不成?
路正好奇问道:“这个方子效果那么好的吗?”
李介宾一听乐了,“路,如果让你开,你会怎么开?”
路正想也不想就回答:“看舌脉了,实证清热解毒,虚证滋阴泄火......”
中规中矩,还是临证太少,李介宾心里暗下评判,随后拿起方子递给他。
“思路嘛,差不多,但是你看这个。”
路正接过兰的方子。
柴胡、荆芥、连翘、防风、白芷、薄荷、桔梗、枳壳、甘草、黄芩、黄连、黄柏、当归、生地、栀子、川芎、赤芍。
路正看过后,玩味片刻,有些迟疑的道:“这是?黄连解毒汤合四物汤?”
黄连解毒汤四味,黄芩黄柏栀子备......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李介宾露出赞许的目光。
一旁的李爷爷眼神一凝,路家这子......
李介宾连连点头夸到:“不错,不错,居然能看到这第一层,路你果然不愧是全国名中医的高徒。”
直接你比我强得了,路正又看了看方子,所以呢?这总共有几层?
李介宾拿起这张方子抖了抖,看向爷爷:“怎么样,看出来什么了吗?”
李爷爷吹胡子瞪眼的,“子上了几学,在这里考我呢?”
“这不就是明代医林状元《万病回春》里的温清饮吗?”
不错不错,这就看到第二层了。
而路正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是医林状元的方子呀,难怪治个痘痘会用上四物汤,同时对李家爷爷很是敬佩。
《万病回春》是明代着名医家龚廷贤“祖轩、岐,宗仓、越,法刘、张、朱、李及历代各家,茹其英华,参以己见,详审精密,集成此书。”
古人多低调呀,敢起这样嚣张的书名,还不是什么游方郎中写的,那只能明这本书是真牛逼。
一书在手,下我樱
与张仲景、叶士这些开派祖师相比,龚廷贤声名似乎不显于现世,但在明万历年间,曾任太医院吏目,治愈鲁王张妃,被赞为“下医之魁首”,并赠以“医林状元”扁额。
堪称盖压一世杏林!
搁到现在就是要找一位医生,全中国第一医生......谁能配得上这个称谓?
如果这本书你不熟悉,那么中医入门必备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总该听过,也是龚廷贤所编纂,足以流芳百世。
没办法,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名家太多了,众星荟萃,神仙打架,很多人穷极一生能把伤寒温病两大医学高峰学会就已经很难得了......
路正看着眼前这对爷孙,不由自主摆低了姿态,倾耳细听。
这二人虽然藏身市井,声名不显,然,医术不下乃师,我当心存敬畏。
喜欢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