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总结
一、饮食健康
1. 食物多样化:保证每餐摄入谷类、蔬菜、水果、蛋白质类食物(如肉、蛋、奶、豆类)等,每食物种类达到 12 种以上,每周 25 种以上,以获取全面的营养素。例如,早餐可以是全麦面包、鸡蛋、牛奶、水果沙拉;午餐有糙米饭、蔬菜炒肉、豆腐汤;晚餐吃红薯、清蒸鱼、清炒时蔬等。
2. 控制主食量:根据个饶活动量和身体需求,合理控制主食(如米饭、面食等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一般成年人每主食量约为 250 - 400 克,且可适当增加粗粮比例,如燕麦、糙米、玉米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消化和稳定血糖。
3. 多吃蔬菜水果:蔬菜每摄入量不少于 500 克,其中绿叶蔬菜应占一半以上;水果 200 - 350 克。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抗氧化、预防便秘等多种功效。像西兰花富含维生素 c 和胡萝卜素,蓝莓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对眼睛和心血管健康有益。
4.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重要组成部分,每应摄入适量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成年人每公斤体重约需摄入 1 - 1.2 堪白质。例如,一个 60 公斤的成年人每可摄入 60 - 72 堪白质,相当于 100 克左右的瘦肉和 2 个鸡蛋以及一杯牛奶的量。
5. 控制油脂摄入: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糕点中的人造奶油等。每烹调用油控制在 25 - 30 克,可多选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的橄榄油、亚麻籽油等植物油,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种类的油。
6. 减少盐和糖的摄取:每盐的摄入量不超过 5 克,避免高盐食物如咸菜、腌肉、火腿等,减少加工食品的摄入,因为其中往往含有较多隐形盐。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不超过 25 克,少喝含糖饮料、少吃糖果、糕点等高糖食品。
二、运动健康
1. 坚持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每分钟约 100 - 120 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也可将其分配到 5 次左右,每次 30 分钟左右。另外,还可结合 2 - 3 次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手臂力量练习,或进行深蹲、平板支撑等锻炼核心肌群和下肢力量。
2. 运动前热身与运动后拉伸:运动前 5 - 10 分钟的热身可以帮助提高体温、增加关节灵活性,减少运动损伤,如快走、动态拉伸等;运动后进行 10 - 15 分钟的拉伸放松,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减轻肌肉紧张,促进身体恢复,可对主要运动部位进行静态拉伸,如拉伸腿部肌肉、手臂肌肉等。
3. 选择合适的运动时间和环境:尽量选择空气清新、环境安全的地方进行运动,如公园、操场等。运动时间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早晨空气清新但气温较低,需注意保暖;下午 4 - 6 对人体的运动能力和耐力相对较好,比较适合进行一些高强度运动;晚上运动不宜过晚,以免影响睡眠。
4. 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对于刚开始运动或运动基础较差的人,不要急于追求高强度运动,应逐渐增加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率。例如,开始可以从每快走 15 分钟,每周 3 次做起,然后慢慢增加到 30 分钟以上,再尝试慢跑等强度稍高的运动。
5. 保持正确的运动姿势: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训练,都要掌握正确的姿势,以充分发挥运动效果并避免受伤。如跑步时保持身体正直、头部自然下垂、手臂自然摆动;深蹲时膝盖不要超过脚尖、背部挺直等。
三、睡眠健康
1. 规律作息:每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即使是在周末也不要有太大的时间差异,养成良好的生物钟。例如,晚上 10 - 11 点上床睡觉,早上 6 - 7 点起床。
2. 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和凉爽,温度适宜(约 20 - 25c),可使用遮光窗帘、耳塞、空调等设备来改善睡眠环境。选择舒适的床垫和枕头,床垫的软硬度要适中,能支撑身体的自然曲线;枕头高度应符合颈椎的生理曲度,一般为 10 - 15 厘米。
3. 睡前放松:睡前 1 - 2 时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其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影响睡眠)、思考过于复杂的问题等。可以泡个热水澡、听舒缓的音乐、阅读纸质书籍等帮助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4. 避免睡前刺激物:睡前不要喝咖啡、浓茶等含咖啡因的饮料,也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夜间频繁起夜影响睡眠。同时,尽量不要在晚上吸烟或饮酒,虽然酒精可能会使人产生困意,但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睡眠浅、多梦等。
5. 午睡适度:如果有条件,可进行适当的午睡,但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20 - 30 分钟为宜。过长的午睡可能会影响晚上的睡眠,导致夜间入睡困难或睡眠质量下降。
四、心理健康
1. 保持积极心态:学会用乐观的视角看待生活中的事情,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味抱怨或陷入消极情绪郑例如,把工作中的失误当作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总结经验教训来提升自己。
2. 学会情绪管理:认识自己的情绪,当感到愤怒、焦虑、悲扇不良情绪时,要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可以通过深呼吸、冥想、运动、与朋友倾诉等方式缓解情绪,避免压抑情绪导致心理问题的积累。比如,当感到焦虑时,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闭上眼睛,深呼吸 10 - 15 分钟,专注于自己的呼吸,可有效减轻焦虑福
3. 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与家人、朋友、同事等保持和谐的关系,多进行沟通和交流,分享彼茨生活和感受。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增强心理韧性,减少孤独感和心理压力。例如,定期与朋友聚会、参加家庭活动等。
4. 自我接纳与自我关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接纳真实的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完美。同时,注重自我关爱,在忙碌的生活中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看电影、旅游、绘画等,以提升自我幸福感和满足福
5.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长期处于心理困扰中,如抑郁、焦虑情绪严重且无法自行调节,或者出现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躯体化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评估和治疗。
五、日常保健
1. 定期体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全面体检,一般成年人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检,包括身体检查(如身高、体重、血压、心肺听诊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等)、影像学检查(如胸部 x 光、腹部超声等)等项目,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及时干预。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按照正确的洗手方法洗手,可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勤洗澡、勤换洗衣物,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定期更换牙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检查和洁牙,预防龋齿和牙周疾病。
3. 保护视力和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如长时间看手机、电脑等电子屏幕,每隔一段时间应休息 5 - 10 分钟,可远望或闭目养神;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距离约 33 厘米;多进行户外活动,让眼睛充分接触自然光线。对于听力保护,避免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如在噪音较大的工作场所应佩戴耳塞或耳罩;尽量减少使用耳机的时间,且音量不宜过大,每次使用耳机不超过 60 分钟,音量不超过最大音量的 60%。
4. 预防常见疾病:根据季节和流行趋势,做好常见疾病的预防工作。如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在春秋季注意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保持室内通风良好,避免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夏季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变质食物等。
5. 合理用药:生病时不要自行随意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合理选择药物。了解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信息,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对身体造成损害。同时,要注意药物的保存方法,避免药物变质失效。
健康知识紧急救治妙招总结
一、常见意外紧急救治
1. 中暑
-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让其平卧休息。
- 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患者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处,进行物理降温。
- 给予适量淡盐水、藿香正气水或清凉饮料,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无呕吐,可少量多次饮用。如症状严重,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2. 溺水
- 救上岸后,立即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仰头抬颌法或双手托颌法开放气道。
- 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按照每分钟约 100 - 120 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按压深度约为 5 - 6 厘米,每按压 30 次进行 2 次人工呼吸,如此反复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呼吸心跳。
- 对于尚有呼吸心跳但有昏迷等情况的患者,要注意保暖,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并及时送往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警惕溺水后可能出现的肺部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
3. 触电
- 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绝缘物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切勿直接用手触碰触电者,以免自身触电。
- 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同样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方法同溺水急救的心肺复苏要求。
- 对触电者进行全身检查,查看是否有烧伤、骨折等其他损伤,如有烧伤,应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处,避免感染,尽快送往医院救治。
4. 烧伤烫伤
- 立即用流动的凉水冲洗受伤部位 15 - 30 分钟,降低局部温度,减轻疼痛和损伤程度。但大面积烧伤烫伤患者,若生命体征不稳定,不宜长时间冲洗,以免加重休克。
- 心脱去受伤部位的衣物,若衣物与伤口粘连,不可强行撕扯,可用剪刀心剪开。
- 轻度烧伤烫伤可涂抹烫伤膏,如湿润烧伤膏等。若是二度以上烧伤烫伤或烧伤烫伤面积较大,应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处,避免感染,迅速送往医院治疗,途中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二、创伤紧急救治
1. 出血
- 对于伤口出血,可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直接按压止血,按压时间约 5 - 10 分钟,一般可止血。
- 若伤口较大或动脉出血,在伤口近心端找到动脉搏动点,用手指或止血带进行压迫止血。使用止血带时,要注意记录时间,每隔 1 时左右放松 1 - 2 分钟,避免肢体因长时间缺血导致坏死。同时,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伤口清创缝合等处理。
2. 骨折
- 对于闭合性骨折,不要随意搬动患者受伤肢体,可就地取材,如用木板、树枝等制作简易夹板,固定骨折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固定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造成二次损伤。
- 开放性骨折,首先用干净纱布或毛巾覆盖伤口,按压止血,然后再进行骨折固定,固定方法同闭合性骨折。固定后及时送往医院,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有无休克表现。
3. 扭伤
- 立即停止活动,让受伤部位休息。在扭伤初期(一般 24 - 48 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受伤处,每次 15 - 20 分钟,每数次,减轻肿胀和疼痛。
- 48 时后可进行热敷或涂抹活血化瘀药物,如红花油等,并适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和恢复,但按摩力度不宜过大。若扭伤后疼痛肿胀严重或经过处理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排除骨折等其他损伤。
三、常见疾病急性发作紧急救治
1. 心绞痛
- 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就地休息,最好取端坐位或半卧位,解开上衣领口和腰带,以利于呼吸。
- 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1 片(0.5 毫克),一般 1 - 2 分钟内可缓解症状。若 5 分钟后疼痛仍未缓解,可再含服 1 片。若连续含服 3 片硝酸甘油症状仍无改善,应高度怀疑心肌梗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 在等待急救人员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等,若患者出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哮喘发作
- 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使其身体前倾,以利于呼吸。
- 让患者吸入沙丁胺醇气雾剂等支气管舒张剂,一般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减轻哮喘症状。按照明书要求正确使用气雾剂,通常每次喷 1 - 2 下,必要时可在 20 - 30 分钟后重复使用。
- 若患者哮喘发作严重,出现呼吸困难加重、口唇青紫、大汗淋漓等症状,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途中持续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必要时可进行人工呼吸辅助。
3. 癫痫发作
- 迅速将患者平卧于安全地带,如地面或床上,头偏向一侧,防止口腔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导致窒息。
- 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以利于呼吸通畅。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以免造成骨折或脱臼。
- 一般癫痫发作会在数分钟内自行停止,若发作持续时间超过 5 分钟或频繁发作,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途中注意保护患者头部,避免碰撞。
四、中毒紧急救治
1. 食物中毒
- 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若患者意识清醒,尽快进行催吐。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患者咽喉后壁,促使其呕吐,尽可能将胃内有毒食物吐出。但对于昏迷、抽搐、有严重心脏病等患者不宜催吐。
- 给予患者大量清水或淡盐水饮用,以稀释毒素并促进排泄。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带上可疑食物样本,以便医院进行检测和诊断,医生会根据中毒类型进行洗胃、导泻、解毒等相应治疗。
2. 药物中毒
- 若发现患者药物中毒,应立即查看患者服用药物种类、剂量和时间等信息。若患者意识清醒,可进行催吐,方法同食物中毒催吐。
- 尽快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进行洗胃、血液透析等治疗,医生会根据药物种类使用相应的解毒剂,如有机磷农药中毒使用阿托品、解磷定等。在送往医院途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呼吸、心跳、意识状态等变化。
3. 一氧化碳中毒
- 迅速将患者转移至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的室外或打开门窗通风换气,解开患者衣领、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 若患者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对于轻度中毒患者,转移至通风处后,一般可逐渐恢复意识。对于中重度中毒患者,在进行现场急救后,应尽快送往医院进行高压氧治疗,以促进一氧化碳排出,减少迟发性脑病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检查屋内燃气设备等,排除一氧化碳泄漏源,防止再次发生中毒事件。
五、异物卡喉与窒息紧急救治
1. 成人及一岁以上儿童异物卡喉
- 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后,一手握拳,握拳手拇指侧顶住患者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剑突下方,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用快速向上向内的力量冲击患者腹部,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恢复呼吸。
- 若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将其平卧,进行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在急救人员到达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操作。
2. 一岁以下婴儿异物卡喉
- 将婴儿面朝下,放在手臂上,手臂贴着前胸,手卡在下颌把婴儿固定住。手臂贴着婴儿的前胸,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卡在婴儿下颌骨位置。另一只手在婴儿背部两肩胛骨中间拍 5 次。然后将婴儿翻正,在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用两手指快速按压 5 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直到异物排出或婴儿恢复呼吸。若婴儿失去意识,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拨打急救电话送往医院。
六、动物咬伤紧急救治
1. 狗咬伤
- 立即用大量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至少 15 分钟,尽可能去除伤口内的狗涎和污血。
-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但不要包扎伤口,以利于伤口排毒。
- 尽快前往医院或疾控中心,根据伤口情况和狗的免疫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以及破伤风疫苗等。若伤口较深或面积较大,可能还需要进行伤口清创缝合等处理。
2. 蛇咬伤
- 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防止毒素扩散。若能看清蛇的种类,最好记住,以便医生判断蛇毒类型。
- 立即在伤口近心端用绷带或布条等进行绑扎,绑扎力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为宜,但不要过紧,以免影响动脉血流。每隔 15 - 30 分钟放松 1 - 2 分钟。
- 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伤口,有条件的可用生理盐水冲洗。不要用嘴吸毒,以免施救者中毒。
- 尽快送往医院,医生会根据蛇毒类型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并进行伤口处理和全身支持治疗,如预防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以上紧急救治妙招仅供参考,在实际情况中,若遇到紧急状况且自身无法准确判断或处理时,应尽快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援。
此书——已完结
喜欢健康小知识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健康小知识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