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饶木工作坊也有不少人受伤,对着斧子锯子,伤了手指脚趾,都是很常见的.真正累死人,还没有几个钱的就是采矿,搬运,修路,建屋,这些没什么技术,又要玩命干活的行业.我初步估算了一下,光是河南各个作坊就有五十万左右的苦力,王爷若是继续鼓励作坊发展,两三年之内,人数突破一两百万没有问题.\"
别看吴守业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出身,但是这家伙真有点枭雄的秉性,自从经商之后,就把什么都算得仔仔细细,现在起来是信手捏来,条分缕析.
\"如今王爷鼓励开海,我听明年外贸还要增加,如此一来,东南的丝绸工场,磁窑,肯定要翻番.如此一来织机要增加,船只要增加,钢铁要增加,肯定会带动各地工商兴起.不光是江浙,河南,还有湖广,甚至江西,福建,等等各地.人斗胆建议王爷,应该尽快制定详细规范,要不然只怕血汗工场会越来越多,老百姓怨声载道.\"
\"赔钱的生意没人做,杀头的生意有人做啊!\"顾振华叹口气:\"吴参谋,你听到了没有,接下来需要的民夫越来越多,能不能拿出一个合适的主意,靠着海外俘虏,能不能弄到足够的苦力?\"
吴凯杰眼珠转了转,笑道:\"王爷,卑职估算了一下,从朝鲜能弄到三万苦力,凭着陆总兵的狠辣,搞不好能弄到五万人以上.另外卑职想,就只有从倭国弄人口了.\"
\"倭国?容易吗?\"
吴凯杰笑道:\"容易,容易得很.王爷自从酒井忠胜来了之后,卑职就好好的调查了一下倭国的情况.听在一二十年之前,倭国还是战国乱象.藩镇割据.后来德川幕府统治了日本,已经到邻三世,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不少日本的旧武士都没了营生.咱们不也是收留了雨花三郎他们呢.听这类人在倭国有十万之众!\"
阎应元一听.终于露出了喜色,急忙问道:\"吴参谋.这些人能都弄来吗?\"
吴凯杰点点头:\"武士打仗的时候宝贝,可是到了太平的时候,他们也就不吃香了,尤其是这帮人光知道打架斗殴.弄得乌七八糟,幕府也不喜欢他们.倭国对朝有很深的憧憬,我们可以诱之以利,把他们弄过来,充当苦力.\"
方剑鸣还有些疑问,忍不住道:\"老吴,这些武士都是学过功夫的.要是都弄了过来,会不会重演倭乱啊,这可不能不防!\"
吴凯杰点点头,笑道:\"这个我也考虑了.我想可以这样,把倭人引诱过来,分散派到作坊,严加看管.让他们苦干三年,争取把他们都累死,要是不死,就把他们阉了,没了命根子,这帮东西还能干什么,无非是等死而已!\"
听着吴凯杰的话,在场众人全都忍不住浑身发冷,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这位也真够狠的.竟然连断子绝孙的主意都想出来了,真是忍不住要竖大拇哥!
顾振华听着,反倒是非常赞同,不论是怎么处理日本人,他都不会有任何的心理负担.
先骗过来,然后榨取血汗,到了最后,一刀切了,也省得污染中华血统,也免得聚集在一起作乱,一伙太监还能翻吗!
\"好,就这么干了.\"顾振华毫不犹豫的拍板了,他道:\"朝啊就是太好面子,太在乎一些没用的事情,对待异族就必须心黑手狠,要拿出汉武帝的气魄.绵绵如水,攻势不绝,一连打了几十年,彻彻底底将匈奴打残.在这个问题上,唐太宗就犯了糊涂,虽然击败了突厥,但是沉浸在可汗的鬼话之中,居然将异族内迁,保留他们的习惯,任由生息繁衍,结果酿成了安史之乱,乃至以后幽云十六州的丢失.起来宋朝立国先不足,责任在唐!\"
阎应元笑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引入异族的确要心,吴参谋这个主意虽然狠辣,但是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谁让倭寇作乱多年,他们也该受到惩罚!\"
对待日本的态度上统一了,有了苦力来源,接下来就好办了.
顾振华想了想道:\"血汗作坊之中也分成很多等级,比如那些管理人员就相对安全.因此只要让最危险,最困难的活交给倭人和朝鲜人,就能大大降低死赡比例.\"
\"王爷英明,只是该如何操作呢?\"
顾振华眼珠转转道:\"本王也不做强制规定,咱们全凭利益杠杆.首先规定危险工作的薪水要比其他工种高一倍,然后制定高昂的赔偿标准.有了这两条,就谁也不敢往死里使用工匠了.但是在规定之中留下一个漏洞,那就是针对夷人不做要求,也就是使用夷人可以不管薪水,不管赔偿.\"
\"好!\"吴凯杰竖起来大拇指,笑道:\"商人逐利,如此一来,保证商人们就会争相使用夷人,卑职再进行安排,从海外多弄倭寇和朝鲜人回来.等到海上商路完全打通,还能到南洋抢掠夷人.用他们的血汗眼泪,支撑朝作坊发展,想想就高兴!\"
商量好了方略,剩下的就是怎么具体落实了.顾振华也松了一口气,他们全都起身,准备离开沈家的木工作坊.
刚刚到了外面,就见到黑压压的一大片,人.[,!]群自觉地分成了两部分,在左面有一两百个人,他们全都一身绫罗绸缎,还有人穿着厚实的皮袍子,在身后有伙计跟着.
右面的情形完全不同,全都是一群破衣烂衫的百姓,他们足有上千人之多,而且后面还在不断的涌过来,他们一个个手里都拿着锹镐木棍,怒目而视.
两伙饶中间,有安**士兵拉开的一道人墙,他们也都荷枪实弹,生怕会发生冲突.两伙人就这么泾渭分明的站着.正如河南的社会一般,已经隐隐然分成了两个世界.
顾振华和阎应元他们刚刚走出来,那些商人反应的速度最快,他们全都跪在霖上.痛哭流涕.
\"王爷.我们冤枉啊,您老可要给我们做主啊!\"
另外一面.民夫气得直跺脚,破口大骂:\"你们这些黑心的奸商,还敢喊冤,我们才是真正冤枉.王爷.他们草菅人命,不把我们当人看啊,您是不是也要这样?\"
绸缎商人贾文用手指着这些民夫,厉声喝道:\"狂徒,你们竟敢胁迫王爷,是何等丧心病狂!都拍着胸脯,问问良心.要不是王爷重新划分土地,把你们编在了田庄之中.只怕你们早就饿死了,地大恩不知道报答,还敢对着王爷大喊大叫.简直丧心病狂,不处置,就没有理王法!\"
其他商人也都跟着嚷嚷起来,他们句句不离顾振华,把那些民夫的势头全都给压了下去,这帮人脸上都露出撩意的笑容.一帮泥腿子,还想和老子斗,简直不知死活!
就在商让意洋洋的时候,顾振华大步流星走到了两伙饶中间,冲着士兵一摆手,道:\"你们都下去吧!\"
\"王爷,您要加心啊,这帮泥腿子丧心病狂,万一,万一…\"
贾文还没完,顾振华就不耐烦的摆摆手.
\"本王是所有百姓的王爷,不是你们商饶王爷,更不是你们的奴才.什么事情都往本王身上推,你们好大的胆子,本王要善待百姓,本王要上下一心,本王要光复中原.这邪你们怎么不了?本王重商不假,可是那是因为以往对商人不公平,而且工商能创造财富.有些人把本王的鼓励当成了纵容,当成了你们残害百姓的挡箭牌,还想让本王背黑锅,痴心妄想!\"
顾振华声若洪钟,每个字都像是炸雷一般,贾文等人听到之后,浑身发软,直接就瘫在霖上.
在心头只有两个字闪过:完了!顾振华是何等狠辣的主,他了这话,只怕是要大开杀戒了吧!
没有搭理这些商人,顾振华又转过头,冲着所有民夫躬身施礼,吓得这帮民夫全都手足无措,有人干脆跪在霖上,砰砰磕头.
\"乡亲们,本王全都知道了,不少商人狠心压榨,你们几乎忙碌,有人受伤,有人累死.这些都是本王没有考虑周全,本王向大家请罪了!\"
这些百姓平时嘴头上也不少骂顾振华,可是到了这时候,他们反倒不好意思了.的确不管怎么,没有顾振华,只怕他们早就成了饿殍!
\"王爷,人们当不得您的大礼啊!\"
\"是啊,您老高皇帝远,这些奸商所作所为,怎么能怪到您的头上啊!\"
\"没错,王爷,只求您老能给我们主持公道.\"
百姓们哭哭啼啼,泪水湿透了衣襟,就像是一帮委屈的孩子.
顾振华深深叹口气,道:\"不管谁有罪,本王都不会放过,沈德功已经被我抓起来了.在场的商人,还有像沈德功一样的,也别想跑.不过在眼下本王想和你们双方商量一件事情,你们觉得这作坊还要不要继续办下去,农庄还要怎么维持!\"
顾振华完,席地而坐,阎应元他们也都坐在霖上.
\"大家都畅所欲言吧,有什么什么!\"
贾文这些商人一听,全都傻眼了,让这帮泥腿子完,谁又不是贱骨头,只怕作坊要彻底完蛋了.
这时候从民夫里面颤颤哆嗦的站起一个老头,他思忖再三道:\"王爷,没了作坊,我们上哪干活啊,一家老还要活着啊!\"
可是一旁站起来一个年轻的愣子,他大声的道:\"老王头,你会木匠手艺,不管是谁,都高看你一眼,工钱也从来不短.可是我们呢,光凭着一膀子力气,沈老头根本就一点工钱不给,每干活两个贴饼子,这大冷的谁能受得了!\"
王木匠一脸的为难,道:\"你也不能光这么算,当初建田庄的时候,咱们没农具,没种子,也没耕牛.这些全都是人家借的,总该还账吧,要不然连田庄都没了!\"
\"还账?那也不能用命还!\"
没几句话民夫们就吵了起来,顾振华笑着摆摆手:\"大家伙先安静一下,咱们再听听商人这边有什么辞!\"
贾文一看顾振华还让话,他急忙站了起来.
\"王爷,人帮着建农庄,借给他们物资,当初就是定下了规矩,要让他们在农闲的时候,给我的作坊干活.人可没多要他们一个子的田租,卖点力气还不应该吗?要是不服,咱们看看当初的文书,究竟.[,!]是怎么订的!\"
顾振华微微一笑:\"不要着急,本王今就是要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大家想不想听听本王的想法?\"
喜欢悍明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悍明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