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首页 >> 龙起南洋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永乐大帝:朱标 大晋第一才子 大唐储君 草根的逆袭之路 我无名小卒,苟成天下共主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穿越大唐发现被人戴了帽子 战乱,饥荒,我囤货娇宠的藩王称霸天下 战国:开局一块地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五百零一章 英国低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ps:

今四更完成和推荐票!

1845年4月27日早上出版的《泰晤士报》等英国主要报纸,全部以头版头条的形势报道了英军在缅甸战场上的惨败.这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极尽所能的夸大事实,他们在报道当中声称,数十万英军被中国人击败,中国人已经占领了整个缅甸,并且,现在印度空虚,中国人极有可能攻下印度.这些报纸的报道,引起了英国上下的一片恐慌.印度可是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一块殖民地,总人口高达两亿多的印度,为英国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如果丢失了印度,英国生产出来的工业品,销售到哪里去呢?每年英国可是能够从印度掠夺高达上千万英镑的财富的.丢掉印度的话,英国将实力大损.

整个英国,爆发了反对约翰.罗素爵士内阁的游行示威活动,唐宁街首相府外面,更是被愤怒的民众所包围,要不是苏格兰场及时出动了警察的话,不定那羞怒的民众会冲进首相府.

印度即将被中国人占领,英国的那些工商业资本家们也坐不住了,这将极大的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纷纷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要求政府想办法保住印度.整个英国,乱作了一团.

这个时候,约翰.罗素爵士宣布内阁全体辞职,整个英国的政局,陷入了一片混乱当中.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拼命的想要维持英国的稳定.在这个紧要关头,英国议会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新任内阁的选举.紧紧用了三的时间,新一任的内阁首相就上台了.不出意外,这一次上台执政的.是英国保守党的成员.上一次,辉格党借助战争失败,将保守党的罗伯特.皮尔爵士赶下了台.这才过了几年,保守党就以同样的办法回击了辉格党.

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成功的当选成为了英国内阁首相.他是第十四代德比伯爵.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之后.内阁的其他重臣,也都陆续到位了,出任外交大臣的是格兰维尔伯爵,财政大臣则是由本杰明.迪斯雷利出任.陆军大臣亨利.威廉.佩格特侯爵出任,他是安格尔西侯爵,海军大臣则是由查尔斯.亚当爵士出任.这一届的内阁重要成员中,除了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之外,都是英国的贵族.在英国的上流社会,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可见,维多利亚女王陛下信任的.终究还是这些贵族.虽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是在这个时代,女王依旧有着很大的权力的.加之女王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也是一个不甘寂寞,同时又有才能的人.他们两口子配合下,牢牢的将英国的权力掌握在手中.因为约翰.罗素内阁的惨败,所以维多利亚女王才属意由贵族上台组阁的.

不过,摆在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等人面前最大的难题,依旧是平息愤怒的英国民众的怒火.否则的话,政局想要稳定下来,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等人,不断的向民众们保证,印度依旧在大英帝国的掌控之中,中华帝国不会对印度发起攻击等等,但是,民众们根本就不相信.为此,内阁的重臣们,伤透了脑筋.

\"首相阁下,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今年的工业发展以及财政收入,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财政大臣本杰明.迪斯雷利道.他是首相爱德华.史密斯.斯坦利伯爵的心腹,也是内阁成员当中,唯一一个不是贵族的人.正是在首相的全力支持下,他才有机会成为内阁的财政大臣的.不过,他接手的同样是一个烂摊子,虽然大英帝国每年的财政收入高达五千多万英镑,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之相比,但是,花钱的地方也多.特别是这一次在缅甸的作战,耗费的军费就高达上千万英镑.加之这一次损失惨重,接下来肯定要大规模的整顿军备的,这些都需要花大量的钱.英国如果再乱下去的话,明年就会出大问题了.

\"那些媒体,只知道兴风作浪,要不是他们造谣的话,就不会这么麻烦了!\"斯坦利伯爵有些恼怒的道.因为电报通信的发展,发生在缅甸的事,很快就传到英国来了,他们就算想要封锁消息,也是不可能的.再了,也不能这么做.如果封锁消息,并且被曝光的话,他们这一届的内阁,恐怕会立刻下台.

\"首相阁下,要解决这一切,关键还在中国人.我们需要和中国人达成协议,解决这一次的冲突.并且,让中国人保证,不会对印度发动战争.这样的话,国内的局势应该就能够稳定下来了.\"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道.只不过,这个道理谁都懂,但中国人为什么要帮助英国呢?他们恐怕巴不得英国越乱越好,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趁机发展壮大起来.

\"首相阁下,实际上,上一届内阁发动第二次英缅战争,并没有什么不对的.拿下缅甸,可以有效的保护印度,更能够对中华帝国构成威胁.如果成功的话,这对于英国是非常有利的.可惜的是,他们的意图被中国人识破了,所以他们才放弃了泰国,将大军派往了缅甸.如果我们能够击败中国的话,我们在远东南洋地区的利益,就可以得到巩固.但是,遗憾的是,我们失败了.缅甸已经落入了中国饶手里.中国人占领了缅.[,!]甸之后,他们对印度的威胁就更大了.我敢保证,中国人肯定对印度有着野心的,他们迟早会对印度下手的.要想保住印度的话,我们就得大力的武装印度才行.\"陆军大臣亨利.威廉.佩格特侯爵道.如果换做他是托马斯.格罗夫纳爵士的话,他恐怕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的.只不过,托马斯.格罗夫纳爵士的运气太糟糕了,这才有了现在的下场.

\"首相阁下,海军也是一样的.上一届的海军大臣威廉.帕克爵士正在发展新式海军.这几年下来,已经初见成效了.只不过,要形成对中国海军的绝对优势的话,还需要一点时间.海军部接下来,计划继续发展更强大的蒸汽战舰,这是我们击败中华帝国,维护大英帝国的海外利益的重要保证.因此,我建议增加对海军的造舰经费的投入!\"海军大臣查尔斯.亚当爵士也道.

首相斯坦利伯爵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现在他才明白,接手的是什么样的一个烂摊子.大英帝国看似强大,但已经面对了一大堆的难题了.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话,他们这一届内阁恐怕也无法长久的执政下去的.

\"外交大臣阁下,想办法和中国人谈判吧!我们需要将那些被俘的士兵带回英国,只要他们回到国内之后,就能够稍微缓解一下民众的愤怒了.另外,我们还需要中国饶一个不进攻印度的承诺,哪怕只是一个表明上的承诺都行,这样的话,我们对那羞怒的民众,也有了一个交代了!\"首相斯坦利伯爵道.

\"首相阁下,中国人肯定会借机狮子大开口的,我们总共有八万多官兵在他们的手里,他们肯定会开出价的赎金的!\"外交大臣格兰维尔伯爵道.

\"该死的黄皮猴子!\"首相斯坦利伯爵不由得怒骂道.毫无疑问,他也知道会遇到这个问题的.

\"首相阁下,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们也要和中国人达成一致才行.否则的话,我们会损失更多的!\"陆军大臣亨利.威廉.佩格特侯爵道.

首相斯坦利伯爵点零头,然后道:\"好吧,指示驻华公使,和中国人谈判!只要他们的条件不过分的话,我们可以答应他们的要求.\"

只不过,大家都知道,这一次对于中华帝国来,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敲诈勒索大英帝国的好机会,他们肯定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在历次的谈判中,中华帝国对于战败者的敲诈勒索,都是非常严重的.这一次,这么多的英国官兵被中华帝国抓在手里,他们肯定会把大英帝国当作是肥羊,狠狠的宰一刀的.而大英帝国又急需和中华帝国达成协议,所以,这个冤大头是当定了.

不过,英国内阁的重臣们也都知道,只要能够保住印度,哪怕是付出再大的代价,那也是值得的.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一次付出的代价,完全可以从印度掠夺回来.反正印度是极其富有的,不管损失多么大,都能够从印度得到弥补.

当然,除了英军官兵之外,还有大量的印度土着军队也被中**队给俘虏了.不过,至始至终,英国内阁的高官们都没有提及到这些印度土着,仿佛他们已经全部战死了一样!

喜欢龙起南洋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龙起南洋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天玄尊神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YS:我高洁善良 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袁阀 被迫修仙不如教书 全世界的CP粉都吻了上来 被洪水冲换了性别怎么办 兽世萌宠:撩汉生娃一手抓 徐氏略记 综影视:燕临天下 大明锦衣卫1 宫阙弦音第二部 我就是超级警察 老宅藏智沈家三姝的商征途 世界真的完美吗 许你一笑倾城 归乡迷途 剑棋无双 武天行
经典收藏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金牌废物皇子,开局迎娶俏公主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大秦:朕统一的是六国还是六界 尘途雕弓落 三国大逃杀 我在异世界召唤 铁血虎贲战大明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摄政红楼 重生原始社会的文明之路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狼王为皇 大哥,你真不跟我一起考科举? 奋斗在沙俄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最近更新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谍战风云录:大宋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嘻哈史诗看古今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称霸汉末,从羌人叛乱开始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开局瘫痪农夫,我带儿女青云直上 大唐:李二你的绿帽掉了 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开局成死囚,不领媳妇就砍头! 天幕:刷短视频,嬴政得了MVP 大夏守国人 水浒:我,绿林盟主,白衣秀士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水浒风云大宋头条好汉 我在异界做神棍
龙起南洋 流泪的鱼wyj - 龙起南洋txt下载 - 龙起南洋最新章节 - 龙起南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