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首页 >> 大明海寇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开局掏出真理,李二吓懵了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爽帝:从高平陵事变开始逆袭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尘途雕弓落 大唐暴吏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 异界争霸我能召唤华夏人杰 天命储君扫天下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 大明海寇全文阅读 - 大明海寇txt下载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四十二章 奴酋授首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这几百建奴正白旗的披甲之士,也着实够强悍,区区六百人迎战于家军一个骑兵营,在先遭受于家军骑兵一通短铳射击之后,已经伤亡过半,剩下的不足三百人,居然愣是在骑兵洪流之中,坚持到了最后一人,没有任何人逃走,连带多尔衮在内,全部阵亡当场。

但是他们在被屠杀之前,也给于家军骑兵营造成了不的杀伤,不到三百步甲,居然愣是杀伤了近三百于家军的骑兵,几乎是一比一的交换比,这在步兵对骑兵的乱阵之中,绝无仅有的辉煌战绩,更何况是对付的武装到牙齿的于家军骑兵们,他们能取得这样的战果,也足以自豪了。

多尔衮身上的衣甲明显区别于其他建奴,一看就是一个奴酋,而且地位肯定很高,所以多尔衮被杀之后,于家军的兵将对他也给予了尊重,没有破坏他的尸体,就这么让他身上插满了长枪,立在疆场之上。

于孝并未见过多尔衮,但是在他抵达这个交战之地的时候,还是第一眼就看到了多尔衮的尸体,策马来到了多尔衮尸体前面,默默的注视着多尔衮,微微叹息了一声,了一句:“不管此人是谁,他都值得我们这些作为军人给予他尊重!你们妥善收殓他的遗体,查明他的身份!”

不多时他的亲卫抓来了几个奴兵俘虏,让他们认尸,这些奴兵一见到多尔衮的尸体,顿时都跪地嚎啕大哭了起来,当场指认出了多尔衮的身份。

于孝没有想到多尔衮居然会亲自留下断后,并且连战马都放弃了,仅仅率领了数百正白旗披甲之士,留在了最后为其它建奴断后,这么做根本就是已经抱定了死志,完全没有给他自己留任何后路。

所以于孝闻讯,也大吃了一惊,立即拨马回来,亲自检查了多尔衮的遗体,当起下插在多尔衮身体上的那些长枪,脱去多尔衮的甲胄之后,于孝发现多尔衮身上一共有大大的伤口二十余处,既有铳弹射击的伤口,也有刀伤,还有十余处透明窟窿,都是被骑枪捅的。

在骑兵的洪流之中,一个人即便是身披重甲,能挡住一些杀伤,但是也很难做到如簇步,可见多尔衮此人,确实堪称一员悍将,而且也堪称一员尽职尽责的大将,在大军失败的时候,勇敢的选择了直面失败,为自己的过失选择了勇于担当,宁可站着死在疆场之上,也没有做一个灰溜溜夹着尾巴逃走的懦夫。

所以于孝虽然痛恨这些建奴鞑子,可是对于多尔衮如此壮烈的表现,还是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他命人仔细给多尔衮清洗了遗体,原本他是想要下令将多尔衮就地厚葬的,但是转念一想,这么做好像不合适,这个多尔衮就算是死了,还是有很大价值的,而且就算是他给他立碑厚葬,估计今后也会被恨极了他的那些大明百姓刨了坟头,挫骨扬灰不可。

所以与其厚葬了他,倒不如让他继续发挥一些余热,于是他和手下人商量了一下之后,立即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于孝很清楚现在朝廷对他是什么想法,就算是他今和建奴决一死战,并且成功击败建奴大军,朝廷也只会更加忌惮于他,绝不会就此转变想法,把他看做是一个忠臣,而且他也确确实实就没打算当大明的忠实走狗。

这时候如果消息传入京师的话,于孝可以料定,崇祯马上便会想方设法的给他扣上一个谋逆的大罪名,并且迫他要么起兵造反,要么率兵退回福建。

所以在此之前,他必须要先想办法打击一下朝廷,更多的争取一些民心,而眼下多尔衮的尸体,无疑是一个很不错的可以借力的物品。

于是他和手下谋士商议了一下之后,立即派出了三个队,连夜上路,两个队掩护,一个队携带多尔衮的尸体,穿越明军的封锁线,将多尔衮的尸体送往京师奏捷。

顺便于孝还让手下拟出了一份告捷奏报,让人携带送往京师,一旦路上被大明官军截取,他命令手下可以将多尔衮的尸体交给他们,并且把他的奏报也交给对方,保全自身安全撤回。

但是这三个骑兵队,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任务,昼伏夜出,利用夜间赶路,终于将多尔衮的尸体送抵了京城。

崇祯正忙活着给于孝扣帽子,这边刚把昭告下的诏书用印发放下去,命人在京师四处张贴告示,并且派人将诏书送往各地传阅,同时也派人给于孝送出了诏书,令于孝就地解除军职,听候发落,命于家军就地放下武器,接受官军的整编安置。

当然他也很清楚,于孝肯定不会按照他的诏书办事的,但是这么做对他来已经足够了,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他是皇帝,他了算,于孝听不听是他的事,不听就是抗旨不尊,就是叛逆之臣,这罪名就算是坐实了。

可是他这边刚把诏书发出去,京师里面还没有来得及张贴出来,派去传旨的人也刚刚离京,于孝居然就派人把多尔衮的尸体给送到了京师,还大鸣大放的招摇过市,直抵京师东门之下。

崇祯当时就被气晕了,这姓于的干的都是什么事儿呀!简直处处都算准了他的想法,他这边刚一动手,于孝就抢先一步动手,把多尔衮的尸体送入了京师,而且他的诏书还没有张贴出去,多尔衮被于家军当场击斩的消息,昨晚上就传遍了京师。

起初京师之中的人们只知道于孝的于家军在津卫大捷的消息,只知于家军彻底击溃了整个建奴大军,但是却并不知道连这次率兵入关的奴酋多尔衮居然也被于家军阵斩了。

现如今听闻奴酋多尔衮当场授首的消息,京师之中三十多万百姓,顿时又一次沸腾了起来,连夜京师城中,到处都是在传出鞭炮的响声,搞得像是过年了一般,几工夫,京师之中出售鞭炮的商铺,都宣布售罄,有人趁机加价,还发了一笔财。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盼着于家军把奴酋多尔衮的人头送往京师,然后游街夸攻,让他们大明百姓,也都好好的扬眉吐气一番,多少年了,大明人都没听过这样的好消息了,而且据这个多尔衮还是什么建奴的一个亲王,地位仅在现如今建奴奴酋皇帝皇太极之下。

谁要是立下这样的汗马功劳,不知道当今圣上会怎么封赏呢!估摸着赏银万两都是轻的,起码也要给个一品柱国干干吧!

第二一早,他们就又听闻消息,于家军的将士,已经将多尔衮的尸体送到京师的东门,现如今就在东门外面。

于是老百姓一听,很多好事之人,都立即呼呼啦啦的朝着东门跑去,想要亲眼见识见识,这奴酋多尔衮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传中的那样,青面獠牙跟厉鬼一般。

偏偏在这个时候,顺府的衙役,敲着锣上了街,开始在街上到处张贴起了告示,而且居然是朝廷圣上亲自下发的诏书。

有认识字的人走上去围观一下,起初还以为肯定是朝廷闻之消息,龙颜大悦,搞不好要昭告下,为于家军庆功,可是这一看之下,所有饶眼球都掉了一地。

原来这昭告下的告示,居然和他们想的完全相反,圣上居然历数了于孝大大十几条大罪,称于孝乃是一个叛臣,此次北上根本目的并非是来打什么建奴的,而是想要蛊惑民心,兴师造反,直入京师,想要挟子以令诸侯。

所以这样的逆臣贼子,人让而诛之,昭告下,千万莫要轻信于孝的蛊惑,与之同流合污。

这告示一张贴出来,满城百姓立即便轰的一下传开,顿时就乱了套了,老百姓当真就看不懂了,这于孝明明是个忠臣,万里迢迢的从福建率兵前来勤王,而且孤军奋战,在津卫力战建奴十万大军,并且成功啃制胜,将十万建奴大军打的冰消瓦解,连奴酋多尔衮都被他们阵斩了。

可是这朝廷不赏也就罢了,怎么翻脸不认人,直接就把人家定为了叛臣呢?人家要是想来谋叛,何苦要在津卫跟建奴死战呢?这事是明摆着不通呀!这下怎么能有这种事呢?

老百姓可没有当朝的皇帝陛下和那些一肚子花花肠子的当官的觉悟,肯定想不了太深,他们只认一个明面上的道理,谁打建奴,谁就是好汉,谁就是忠臣。

他们也都看着呢,大明这么多官军,都聚集在京师周边,可是建奴入关之后,这些官军都干零什么事情?他们整日里躲在营中,任由建奴直入大明腹地两千多里,攻城略地,烧杀抢掠,那些当官的和军将们几乎视而不见,好不容易出了个卢军门,敢领兵对抗建奴大军,可是还被杨嗣昌、高起潜给活活的逼死了。

眼瞅着建奴饱掠之后,要带着众多财货还有那么多大明的百姓,杀出关外,可是官军却无人去阻击建奴大军,去救那些百姓。

喜欢大明海寇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明海寇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大朝女子奇案组 血泪葫芦弯 用万界交易所系统在末世科学修仙 奥特:新生代社死计划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巾帼醉 星际元帅在古代日常 序列:旧日君临 被迫脑补百分百 重生八零,娇软美人把糙汉拿下了 夺我气运?母女双重生杀疯了 天衍凰妃:凤逆天下 四合院之开局就有一个女儿 九州民间志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权力之巅 魔兽:部落尘埃 家人们,谁懂啊我终于也有系统了
经典收藏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奋斗在沙俄 三国霸业无双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我岳父是朱元璋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三国之夏侯弃子 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气吞山河图 君陌种田记 让你管封地,没让你治下人均暴富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蛙声十里出山泉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穿越:重塑大唐 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 开局穿成奶娃子 狼王为皇
最近更新 绝色生骄 明末辽东从军行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饥荒年:开局小米换老婆 权香枭婿 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皇后的贴身侍卫 秦时小说家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大国军工:我为祖国献核弹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庶民崛起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大明最强皇太子 乱世边军一小卒 朕只想做个昏君 诬陷我谋反,我真反了你慌什么 呢喃诗章
大明海寇 寒风拂剑 - 大明海寇txt下载 - 大明海寇最新章节 - 大明海寇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