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56年,江南的初冬方才来到.气是南方特有的那种湿冷,一丝寒意,似乎就要浸入骨子里面.
在常熟的铁琴铜剑楼书社里面,一个胖胖的老头儿却光着脑袋未戴帽子,守着个红泥火炉,悠然自得的翘着腿坐着,一会儿看看手头的古书,一会儿又瞧瞧火炉上面的火焰.炉上热着一壶清茶,茶香芬芳,正在他所在的屋子里面浮动.
这铁琴铜剑楼原名恬裕斋,是常熟古里镇的大地主瞿家的私家藏书楼,号称清代四大私家藏书楼之一.传到现在的瞿家当主瞿镛手中以后,又大加扩建并且改名\"铁琴铜剑楼\",不仅收纳了中国的书籍,还收藏了不少西洋,日本,朝鲜和印度的书籍.不仅有哲学思想方面的藏书,还有不少科学技术方面的着作,真可谓是包罗万象.
现在瞿镛正在外地做官,铁琴铜剑楼就由他的儿子,当了常熟县令的瞿秉渊主持.这座藏书楼虽是瞿氏私有,但是常熟的士子想要来这里读书借书也是可以的,不管当初瞿镛之父瞿绍基修建书楼的目的是什么,反正现在这里已经成了常熟士林聚会之所了.
不过今日的书楼却没有什么聚会,周围安静得只听见茶水在炉子上翻花吐泡的声音,真是安静清闲到了极处.
那看书的胖老头突然放下手中的书卷,侧耳听听,就听见了脚步踩在楼梯上的咯吱咯吱的声音.他叹了口气,忽然苦笑道:\"镜之,铱.可是你们?老头子我都躲到这里.居然还被你们寻到.\"
门外就传来了两个声气不同的应答的声音.门帘一掀.就见两个儒服网巾的男子走了进来.其中一人正是常熟知县瞿秉渊,另一个却和那老者还有朱皇帝的心腹翁同龢又几分相似,但却俊朗了许多,正是翁同龢的大哥,躲在常熟当\"不贰臣\"的翁同书另外,常熟翁家还有一个翁同爵现在南直巡抚衙门当官.而那老者当然就是眼下常熟乃至整个上海府的士林领袖翁心存了.
翁心存看着儿子和瞿秉渊直笑:\"老头子我已经年老糊涂,整胡袄了,你们还来找我做甚?\"
\"年老糊涂.整胡袄\"是瞿秉渊和翁同龢给翁心存下的评语!嗯,当然是在朱济世的面前下的.虽然皇帝老子大人大量,但是他们二位也不能没有一点表示吧?反正翁老头子也不会因为这番话少一根毫毛,不过是一笑了知罢了……他们翁家是常熟大姓,世宦之家,皇帝老子最大的道理还是知道的.
瞿秉渊嬉笑着一拜,笑道:\"邃庵先生是难得糊涂,我等后辈晚生,还是要时时聆听先生教诲的.\"
翁同书也给父亲见了一礼,他现在是隐与世的大闲人.家里有的是田产商铺,用不着他出去谋个官职.而且\"不贰臣\"的美誉也不能不要就不要吧?要不他凭什么在将来继承老头子的地位当江南士林领袖?这个位子虽然不是官,但是却有很大的影响力,对他弟弟翁同龢现在的仕途,还有他的大帅哥儿子翁曾源(历史上因为太帅而惹了祸,被慈禧勾引了一下,吓得辞官回家吃老米)将来的仕途,都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这个士林领袖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可不是整和一帮文青吟诗作对那么简单,时不时的还是要去关心一下下事,比如义务教育和议会选举什么的……这段时间,本来安安静静的江南士林,就因为这两件事,闹得鸡飞狗跳.
翁同书和瞿秉渊已经坐了下来,都露出了为难的神色.瞿秉渊苦笑道:\"邃庵先生,您真是没有错,当今圣上真是喜欢给下面的人找事情,一个义务教育还在纷扰,现在又出来一个议会选举,而且这规矩对咱们士林也太不利了.\"
翁同书苦苦一笑:\"上海府正道会的领袖们已经估算过了,如果按照现在外面传的上海府公局议员选举方案,在所有拥有投票权的选民当中,士子所能掌握的只占不到20,其余的80都在商人控制当中.\"
翁心存只是含笑不语.票选议员也是试点,只在应,上海,广州三府和北婆罗洲,西婆罗洲两省中实行.不过的文本还没有公开,现在只是保皇会和正道会这两个准政党组织成员听到了风声实际上,谁都知道,这是上面故意放出来的,就是要测试一下下面的反应,大概是吸取了义务教育试点时被人敲请愿钟的教训吧?
而测试的结果,自然是士林震动.现在已经不是光复初年了,大明恢复以来,虽然走的是资产阶级道路,但同时也是\"不杀一士\",还没有听有谁因为错了话,开罪了皇帝被拉去砍头的.现在的大明,虽然有锦衣卫,但是此锦衣卫非彼锦衣卫,似乎不是很凶残的模样儿.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之下,被满清压迫得心翼翼不敢话的儒生士大夫们,也渐渐胆大起来.到了眼下,居然发展到了隔三差五就会聚众妄议朝政的地步.只是环境虽然宽松,得官也比历朝历代都容易,但是大明的儒生士大夫们,还是有一种挥之不去的失落之感.
因为所有的士大夫们都清楚,现在的大明,士子并没有高人一等的地位,文官也不能凌驾军官,杂官之上,更没有什么以文制武,以文御武的事情.不过更让士大夫们无法.[,!]接受的,还有商人在政治上的地位,眼看居然也要爬到士人头上来了……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大商人,呃,当今子是商家出身,对大商人高看一眼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一回传中的上海府公局选举办法,却让一批商贩也骑到士子头上来了!
这可真有点欺负读书人太老实了!
翁同书苦笑道:\"一年纳税超过10元就有投票权……常熟县城里大半的商贩都是可以投票的!在上海,连赶马车的,拉东洋车的,都有投票权!连上海滩堂子里当红的biao子居然也有资格指定一个投票人,而大半饱读诗书的士子,居然得不到一张选票!真是有辱斯文啊……\"
翁心存一怔,\"竟有此事?\"
瞿秉渊只是苦笑:\"上海滩的豪商众多,青楼楚馆的银钱好赚,所以纳税也多,第一等的名妓每月要纳税5元,一年就是60元,整好够得上指定一个投票饶标准.\"
\"60元……竟然如此之多!\"翁心存吃了一惊,摇头道:\"常熟乡下,一亩田一年的赋税平均就是10个大铜板,60元需得要600亩田,都赶得上大富之家了.\"
\"是啊,拉洋车的一个月也要交1元的税,一年12元,也可以去投票的.\"翁同书又道.\"如果是赶马车的车夫,一个月要交税3月,一年就是36元啊!若是在上海的市集上(菜场)有个卖菜,卖肉的摊子,一个年少不得要三十几元的税,那些耕读传家的士子如何比啊?\"
翁心存微微摇头:\"卖身的,拉洋车的,赶大车的,卖材……赚得都是血汗钱,还要拿出一部分来交税,养了我们四十万做官的士子,来他们这些人都是下文官的衣食父母,手中拿一张选票也是应该的.而那些尚未高中的士子,与国与家,可有分毫之利?争什么投票权?还是用功读书,考一个秀才官才是正理,只要有功名,不就有选票了吗?\"
喜欢天朝之梦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天朝之梦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