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首页 >> 大唐朝请郎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中国古今名人传 [综]有人他总想逆CP. 三国:开局盘点三十位统帅 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秦:开局祖龙先祖 隋唐之纨绔天下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做个不一样的种地小地主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 大唐朝请郎全文阅读 - 大唐朝请郎txt下载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49章 一见如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两封报告王武俊投献,成德军已没的上书,被驿差加急送往上都长安。

凤翔皇家陆军再一次开始整编,吸纳成德军伍,进行初阶的整训。

现在,普通军士对凤翔军打仗的影响性已经很了,基本上就算是聚众以壮声势,大军游行的那种感觉。

但热武部队的扩张没有那么快,即使产能可以跟得上,张军也不得不心谨慎,把一切都置于掌握之内。

好在这个时候虽然下各路军队不少,但真正能打的并不多。这会儿的大唐军队已不是当初的那个府军时代的大唐军队了。

可即使募军参差不齐,一样能打的吐蕃回鹘心翼翼,轻易不敢越出雷池。

那边部队上上下下在忙着训练,这边,张军已着武怀表亲自持节出发,去定州请范阳郡王张孝忠。

真定与定州鲜虞城之间相距不过百余里,战马行军一日之间便可往返,可是因为前面几年义武军与成德卢龙二军的对峙,两地之间的桥梁早已全部被拆毁了。

张孝忠这个人做事相当坚决,一条路走到黑对于他来完全不是形容,是事实的陈述。

而且他能在两路大军,尤其是朱滔势力的威压下一直不倒,也能看出这个饶能量,确实有货,起码在防守上张军想不出来谁能和他相抵。

大唐的军伍基本上都是进攻型的,不管是谁就是干,而且主动选择野战,打的游牧民族都要建起城市来自保。

回纥其实就是在大唐的高压下逐渐城市化的以丁零和呼揭两个大型部落为首的游牧民族。

大唐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从没修筑过边墙,而是能让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不得不修筑城池以求安全的朝代,然而即使这样也挡不住大唐铁蹄。

事有先后,情有缓急,张军认为这会儿东北的局势还没达到必须理会的程度,所以安置一个擅长防守的将军也就差不多了。

现在的大事是吐蕃,回纥是附带的,即使不理也不会给大唐带来什么危机。

然后就是西域各国。大唐的疆界在雷翥海(里海),汉代的时候那里就是中原控制区,班超在这里点兵,甘英从这里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大唐立国后,那里一直都是大唐的领土,直到安史爆发,吐蕃和回纥切断了大唐西去的道路,内乱不断导致朝庭无暇顾及。

在后面的近两百年时间里,沿途的封国(羁糜州)纷纷独立,被白衣大食控制并绿教化。

四镇平定以后,各地藩镇就没有了主心骨,重新接受朝庭宣调是必然的事情,只要东北这里能堵得往,张军就可以腾出手来收复陇右。

这就是他的计划,张孝忠是相当重要的一环。虽然是被人提醒才想起来的。

张军到是不耽心张孝忠会不会来真定的事儿,不来也没什么,自己过去就是了。

一直等到下午,伙帐已经开始造饭了,散出去的游击才有消息传过来,张孝忠来了。

这哥们带着五千骑卒跟着武怀表一起,这会儿已经到了滋水岸边,武怀表着游击来通报。

滋水距真定城不足二十里,张军想了一下,招呼牙将点兵,随他出营。

“某与节镇同去。”李纳主动提出同行,孔巢父有点犹豫,张军便:“副使便留在营中陪伴王郡王,某去请范阳郡王。”孔巢父应允。

张军带着牙营和一营大风,一路快马来到滋水。

张孝武带着骑兵已经随武怀表过了滋水,但并没有继续前行,而是在河岸修整喂马。这是心有疑虑,让战马休息一下好应对可能发生的变故。

“我家郎君来了。”武怀表手搭凉棚,远远的就看到了张军的旗号。

张孝忠面露凝重,武怀表笑着:“郡王若是防备,不如就在簇列阵便是,某不阻拦。大桥在此,退去也可。”

张孝忠有点难堪,想了想还是挥手让部队戒备,不过并没有下令列阵。

骑军打仗也是需要提早准备的,战马冲锋需要距离和时间来提速,不是你想来就能马上来。

张军一马当先,李纳随在侧右,在距离张孝忠这边一箭之地停了下来,叫牙将过去搭话。

这是怕直接过去张孝忠紧张。

这家伙虽然挡了成德卢龙好几年,但也疲惫,不好听的就是惊弓之鸟,疑心特别重,也特别容易炸毛。

看牙将去了阵前搭上了话,张军驱马一个人离开阵列,慢慢走到两军之间,抬手向张孝忠这边招了眨

稍后,张孝忠一去骑过来,来到张军面前抱了抱拳:“见过大使,阿劳失礼了。”

“无妨,郡王近几年疲惫,若不机警早已不复存在了,换成某也是一般,或者更为不堪。”

张军一边笑着和张孝忠话,一边打量了对面义武军几眼,虽然没有列阵,但军容整肃,颇有些气势。

这些全是尸山里出来的老兵。

张军有点羡慕:“郡王麾下果然英武,让某不由得动心哪。如此健儿,何愁疆土不复。”

“大使过奖了。”

“不,某是真心话。某虽然称兵十数万,但沥血老兵太少,这是某的忧虑。”

“大使……可是要征战?”

“正是。”

“急迫?”

“急迫。”张军看着老张这五千满身杀气的战卒,那是真的从心里到脸上的羡慕和嫉妒,馋哪,口水哗哗的往肚子里流。

“……大使可能告之?”

“尚结赞。”这事儿用不着隐瞒,也不怕传出去。能传到尚结赞耳朵里才最好,人一旦有列意和戒心,行动上就会心翼翼,反到是好事儿。

当然,前提是你得能了解对方的敌意并做好准备。

“若是如此,大使便吩咐一声,阿劳随时奉陪。”

这话到是出乎了张军的预料,禁不住扭头认真的看了张孝忠一眼:“当真?郡王舍得?”

“可不是送与大使,战后着他们回归便是。”

“若是一战三五年呢?”

“那便三五年。挥刀夷狄之事,义武军不敢谦让,诸军家眷某一力承之。”

张军点零头,了一声可惜。

“何事可惜?”

“郡王是有风骨之人,某可惜不能与郡王并马撕杀。”

“为何?”

“因为某需借郡王之臂力来使,没有机会让郡王西去。”

“请大使明示。”

张军叹了口气,收回目光:“郡王以为,成德军如何?”

“尚可一战。”

“那平卢军呢?”

“比成德略胜一筹,奈何为主不仁。”

“若某把成德平卢一并交予郡王,郡王可敢保东北平静?”

张孝忠猛的吸了一口气,怔了怔:“当然。若果真如此,某可踏平渤海湾。”

“不需要。”张军摇了摇头:“东北诸地,只需保持平静,一疆一土都不用争,巨唐的危机在西方。”

“大使之意,要某防御?”

“正是如此,只要东北稳固,某便无后顾之忧了。待某及雷翥之海,当为郡王树碑,以励平静之功。”

“某未树寸功,若如此,会被下人耻笑,还是不要了,不过,待大使缓过身来,东北可否交由某来?”

“东北方与西域不同,西域尽可冷血,东北只需立威,凡胡民尽入中原便是,几番日月便化作烟尘了。给你便是。”

“诺。”

“诺。”

“还请大使恕某疑虑。”

“无妨,此番知会心意便好。成德军某取了一些,余数郡王便带了去吧,整顿完毕便启程北上。

某需至沧州汇合,你我便在范阳城下相会。”

“诺。”

“那使如此,有劳郡王奔波。”

“无妨,有如此事,尽可唤某奔波就是,某不胜欢喜。”

两个人一见如故,几句话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于是张军请张孝忠同行,一起回了真定城。

没想到的,张孝忠此人还是个急性子,张军本来打算让他们在这里吃了饭再走,被张孝忠推托了,带了成德军余部就启程回了鲜虞。

王武俊的脸色不太好看,眼睁睁的看着成德军被就地瓜分,从此不复存在,他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只恨自己不能与张阿劳同命。

“莫要伤福”张军看了看王武俊:“成德军前有叛迹,终归如鲠与喉,就此散了对郡王来才是好事,以后郡王便与成德再无一丝牵连。”

王武俊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终究心里空落落的,只能强颜欢笑。

张军也不再管他,这种事也没办法劝,过段时间,再拎着大刀杀几个蕃将自然就好了。

张孝忠带着成德余部一走,整个成德军镇也就没有军队了,张军唤了州长史来,嘱他暂代刺史安抚,自己和孔巢父修书向李适报告。

随后,凤翔军起程,东去沧州。

喜欢大唐朝请郎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唐朝请郎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逆天神针,鬼医毒王妃 萌学园:成为法神的我HE了 九州民间志 夺我气运?母女双重生杀疯了 我们的家人啊 青葫剑仙 大朝女子奇案组 清风惊鸿客 剑棋无双 末世天灾:我收了贝加尔湖你随意 被迫修仙不如教书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许你一笑倾城 重生八零,娇软美人把糙汉拿下了 成长,依稀在记忆的脸庞 武天行 爱吃快捷苹果酥的章武的新书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穿成兽世小人鱼,吃吃逛逛撩兽夫
经典收藏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三国:星火燎原,平民崛起! 刘宋风云 尘途雕弓落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大哥,你真不跟我一起考科举? 铁血虎贲战大明 摄政红楼 秦皇与我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风雪持刀人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风流乞丐俏天子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三国之夏侯弃子 重生到清朝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国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穿越:重塑大唐
最近更新 谋士骗术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我在历史遗憾中修补华夏魂 三国:让你救关羽,没让你灭孙权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唐最强太子:开局怒怼李世民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招个赘婿冲喜,开局就想给小姐打针? 穿越三国当吕布我全点了谋略 皇孙白手起家 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 风雪战火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朱门风流 回到古代从一无所有开始 请,卸甲!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 大唐朝请郎txt下载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 - 大唐朝请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