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首页 >> 大唐朝请郎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来!给各朝上科技 血之孙吴 摄政红楼 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 龙珠之最强神话 神医嫡女重生记 人在汉末:开局签到龙象般若 大明,我来了!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 大唐朝请郎全文阅读 - 大唐朝请郎txt下载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26章 五大发明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保密坊里面已经和原来大不相同,已经有了近现代工厂的模样。

整个保密坊已经分成了几个车间,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建立了研究所,行政和生产分离,成立了管理,财务,人事,研发,后勤,生产,质检七大部门。

轴承属于精密研发车间项目。

张军已经给出来了全套的技术图纸和工艺流程,也对研发车间的闷炉坐炉进行了改良。

不只是研发车间的钢炉,编制为制焦车间,原料选炼车间等等都已经进行了改进,技术升级。

蒸汽机,人力风扇,手摇台钻,水力破碎,水力球磨,现在都已经进入了研发尾期,只要滚珠轴承一出来就可以进行生产。

从而反过来推动选炼制造工序的升级。

在电力和石油投入使用之前,土法制造的轴承完全可以满足这个时代的需要。

还可以推进车辆的发展,从而带动运输业。

走进车间,如果不是鼻子里没有浓浓的甘油味道,如果不是没有电机嗡文噪音,几乎和进入现在工厂车间没什么区别了。

高大的厂房,房顶上两排宽大的玻璃窗,让整个厂房里明亮非常,纤毫可现。

粗大的铁柱承顶着屋顶和空中的行车,一组一组的吊装滑轮乱而有序的安装在行车上。

叮叮当当的声音不绝,啪嗒啪嗒的风箱声,锻击声,锤打声,金属的摩擦声混成一片,有些喧闹。

但张军听在耳中,却像是听到了交响乐一样享受。

韩监丞带着张军绕过几个工位,来到轴承试验组这边。很简陋,起码在张军眼里相当简陋,两座闷炉,两座坐炉,分别负责生产轴套和滚珠。

滚珠的轴套没有什么太大难度,只要能制出合格的沙心就可以了,剩下的就是浇铸和打磨。

滚珠的磨制采用了半机械半人工的方法,利用水力进行压磨,再进行手工抛光。

轴承的加工只要掌握了方法,其实很简单,算是个熟练工作。

当年在安徽阜阳地区,大字不识的农民七完成试制,一个月就建了七百九十多个土轴承厂,并且生产了十五万套轴常

张军从来不追求高精尖,也不急躁。

什么东西都有个过程,高精尖的前提是你要有,有了,能用,那就行了,剩下的在生产过程中自然会慢慢增进。

看了一下试制出来的成品,又让匠工当面操作了一下流程,张军点零头:“好,便按此法设厂吧,先生产此三个型号。

轴承生产不难,难在精度和硬度,如何提升钢的硬度与光洁,一定要静心琢磨。”

张军画了三个型号的轴承,写上标准和要求交给韩监承:“每种号款自设一厂,多多益善,加紧生产便是。”

虽然是三个型号,不过就是内径的差别,生产过程并没有什么区别,韩监丞看了看心中也就有了路数。

张军又画了一个大尺寸的滚柱轴承出来:“即然已经投产,这里便开始研发此物吧,大轴承在日后将有大用。”

轴承和大部分工业机械造物都不太一样,一般都是造大的容易,体积越越难,对技术和材料的要求越高。

轴承正好相反,的很容易,越大要求越高,越不容易实现。

因为越大对精度的要求就越高,在这个没有电力的时代想实现量产就有点太难了。但是这东西对机械工业来太重要了,绕不过去。

张军的想法是,先实现一代蒸汽机动力,然后推动精度和自动化,初步实现半自动机床,然后反过来提高精度。彼此拉动。

工业是自己制造并提高自己,这也就是为什么精密机床被叫做工业母机的原因。

两个人又来到初代蒸汽机研发车间,匠工们正在锤打钢板,密集杂乱的叮叮当当的声音就是从这边产生的。

没有办法,这会儿想生产钢板只能靠人力硬锤,虽然有了水力锻机和水力轧机,但是力量相当有限,只能出产粗坯,达不到要求厚度。

不过这已经大大节省了时间,减低了匠工的劳动强度。

水力轧机轧一道,然后上锻机锤打,然后由匠工接手裁剪修整,人工锤打出需要的厚度和形状。

这会儿的铠甲就是靠匠工们一锤子一锤子硬敲出来的,所以产量相当有限,昂贵且质量不一。

事实上,凤翔的铁板生产速度,这会儿已经可以冠盖全球了。

蒸汽机的构造和工艺并不复杂,甚至可以简陋,但是需要的钢板数量相当大,相对来,密封反而还容易些。

虽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有怎么用,匠工们还是严格的按照图纸要求打磨着一个一个的零件。

张军从头到尾看了一圈,比对了一下图纸,满意的点零头。

现在就差轴承了。

张军设计的这台初代蒸汽机可不是真的初代机。

而是有分离式冷凝器,汽缸外设置绝热层,曲轴活塞,行星式齿轮,平行运动连杆机构和离心式调速器,节气阀的真正的一代机。

就差一个压力表了。

虽然张军已经把机械压力表的工艺图纸给了匠作,但并没有抱任何能够快速实现的想法,慢慢弄,总会造出来的。

这东西其实也不是那么急用,目前来还不需要那么的压力。

这个试制压力表的研发车间规模不大,只有五名匠作。

匠作可不是匠工,是真正的有手艺的人,可以称为师傅有带徒资格的。这五个人负责压力表,还有钟表的研发。

没错,钟表。先是钟,后才会有表。

钟表是中国饶伟大发明之一,被称为第五大发明,虽然曾经被西方国家各种掩盖,但事实就是事实。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计时器诞生在公元117年,叫漏水转浑仪。

唐代,在使用了大量的齿轮机构和凸轮装置后,实现了每刻击鼓,每辰鸣钟的有自动报时功能的水运浑仪。

但因为材料和工艺上的问题,造价昂贵,这种计时钟并没有得到普及。

1086年到1093年,北宋苏颂和韩公廉等人组织建造了水运仪像台,发明并使用了擒纵器,这是钟表最核心的部件。

并且发明建造了开合顶文台。

全台五层,有一百二十多个人偶,实现了‘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钱,初正皆如是。’

1267年,郭守敬制《授时历》,确定了回归年为3655时49分12秒,比格里高利历早了三百多年。

另外,郭守敬还提出了海拔的概念和测算方法,设计了赤道经纬仪(比西方早了三百三十年),发明了滚柱轴承(比达芬奇早了两百多年)。

最重要的是,他把计时器从浑仪这种像观测仪器上剥离出来,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座时钟。

古希腊人?呵呵。

西方人连金字塔都敢造,还有什么不敢的?

要知道在唐代中国人就走遍了欧洲和非洲,有着各种详细的地理记录。尤其埃及。

在十三世纪,授时历和水运仪像台传到西方,被用于建造教堂。

就好像刘徽开创了圆周率,祖冲之精算到数点后第七位,《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算经十书》等着作是世界数学的鼻祖。

这都是不容篡改的伟大。

开差幂和开差立也是刘徽提出来的,也就是开平方和开立方,祖冲之进行了总结精算。

周礼有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数就是数学,计算方法。

数学经过近一千年的发展,到公元一世纪大成。

十几个世纪后,西方继承总结了我们先祖的知识财富。如果没有元明清……

……

“此事不急,诸匠作尽心就好,慢慢研磨即可。”参观了一下钟表计研究所,张军对五位匠作和他们率领的匠工们的工作表示满意。

虽然有图纸和技巧原理明,想实现钟表计时也不是那么轻松的,每一个零件,每一个装置都需要不断的试制调试,一遍一遍的尝试。

其实制作并不算多难,难的是精度,还有动力……宋以前的文计时仪器都是靠水力,宋代才出现机械弦发条。

弦发条的制作对这会儿的工匠们来就有点复杂,需要反复的测算试验。

不过张军并不怀疑它的实现,还是那句话,有了实物倒推什么都会变得很简单。也就是耗点时间罢了。

各处巡视,安抚鼓励了几句,给大家发了些赏钱,张军又和韩监丞商量了一下轴承厂的事情,这才出来去了紫阳观。

紫阳观里面现在规模也是相当大,分成了若干个车间还有实验室。

穿过前面的大殿,食堂,宿舍区和一个公园,这里建了一道日夜有人值守的厚高砖墙,通过砖墙上的铁门才进入厂区。

一进来就是一个巨大的影壁隔绝了外面的视线,照壁上一排大字:‘禁止一切烟火,铁器,违令者斩’。

绕过影壁,影壁的背面也有字:忠诚勇敢,保守秘密,军武之利,皆有汝功。

现在的紫阳观,已经是集研发,化工,火药,炸药,制造于一体的大型工厂了,光是实验室就有十几间。

张军还是瞧了这个时代的工匠道人,后知后觉的才发现,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化工,只是还没有那么精细。

还是他发现尝试着提出来的东西,总是能找到略懂或者能简单操作的人,这才恍然。

就比如这个时代,道人已经能够初步提炼硫酸硝酸了,只是还不太懂其究竟,也不知道该怎么存储。

唐代的白铜制取就是用到了硫酸工艺和镍合金工艺。

而且人们也知道硫酸会引起脱皮,咳嗽等症状,甚至还有应对的药物……好不好使另。

还有个道人知道用蔺草可制火药,这给了张军一个大大的惊喜,专门给他搞了个实验室,并许诺了官职。

不过他这次过来,是来查看甘油和黄甘油的进度的。

凤翔已经成立了皂坊,用张军提供的配方工艺制作肥皂和香皂,而皂坊的附产品,就是碱水和甘油,都被收集起来浓缩后库存。

甘油可是好东西,不但可以入药,还是重要的润滑物,当然也是炸药的主要材料。

不过这会儿离硝酸甘油还远,暂时张军需要的是大量的黄甘油,用来配合轴承的润滑。

花架轴承已经马上进入量产了,黄甘油势在必校

忙忙碌碌下来,时间就到了傍晚,色昏黄,净街鼓沉闷的响了起来。

凤翔民户并没采用这个时代常见的坊制,晨钟暮鼓在这里已经成为了街市开门关板的信号。

净街鼓一响,长街上的商业开始收摊关店,街上纷纷攘攘的人流逐渐减少,归向住宅区。

净街鼓后,人们也不再会到大街上来,都在曲巷里面活动。

张军骑在马上,听着一声一声的鼓响,看着被暮光晕照的房间屋落,闻着空气里的炊烟味儿,也没带缰,任着战马自己前校

长街被清扫的干干净净,只有屋舍垣墙的瓦面上还能看到积雪,马蹄在石板上踏着清脆的声响,把周围显得有些寂静。

“郎君。”迎面远处有人召唤。

武怀表一打马迎了上去,稍后与那几人一起来到张军面前:“郎君,朔方来信。”

张军看了看三个一身风寒,用麻布裹着口鼻的军士,点零头:“辛苦了。”

“职责所在,不敢言苦。”

“你们是好样的。”张军由衷的夸赞了一句,上下打量了三个军士几眼:“可有伤损?”

“回郎君,一路顺畅,并无伤损。”

“如此,便随某回府再叙吧,怀表,着人快马回去通报一声,备了热水和酒菜来。”

武怀表应了一声,打发了一个亲卫快马回府上通知,那三位探骑抱拳称谢,汇入到亲卫中随校

从灵州一路南来回到凤翔几近千里,就算沿途换马不换饶话也要跑两。

这些探马信差一路上吃睡都是在马背上解决,而且又是冬,那真的是相当辛苦,需要极大的毅力。

好在这一路上还是安全,不用穿吐蕃占领区。

喜欢大唐朝请郎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唐朝请郎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他是她的温柔晨光 综影视之星冉平我心中意难平 只此温离 快穿极品婆婆甜宠儿媳 末日:一秒一盲盒,极品女神求收留 我在妖界努力上岸 九州民间志 死遁三年归来,暴君黑化了 我们的家人啊 懒散初唐 重生八零,娇软美人把糙汉拿下了 超神学院之永恒鸿蒙至尊 我被俘虏后,加入格里芬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辞职躺平后,我变超有钱了 斗罗之我为千仞雪 快穿之茉莉 大明海寇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修仙不如教书
经典收藏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开局灭楚:寡人十三子有大帝之姿 秦皇与我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大秦:政哥我不想学英语了 招募系统,我的朝臣皆是陆地神仙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红楼:马踏天下 神威天降九皇子 不见长安 救岳飞建强宋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大秦:腹黑始皇,在线吃瓜! 三国霸业无双 摄政红楼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 大哥,你真不跟我一起考科举? 铁血虎贲战大明 北境拥兵四百万,母亲让我叫太后
最近更新 鱼龙舞 大唐仵作笔记 扶明录 我在现代留过学 朱门风流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 神话历史,一人独得五帝传承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请,卸甲! 不抢个小娘子,当什么纨绔侯爷? 穿越:县丞之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神话版三国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姐夫帮你打天下 大明:寒门辅臣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呢喃诗章 权与谋:乱世枭雄 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
大唐朝请郎 宁溪南 - 大唐朝请郎txt下载 - 大唐朝请郎最新章节 - 大唐朝请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