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得起的阿斗

洌酒

首页 >> 扶得起的阿斗 >> 扶得起的阿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明末争雄 我在大唐做战神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刷短视频被直播,古人全呆了 诸葛亮假死?那我打造最强蜀汉! 袁阀 神医嫡女重生记 大明:我在明朝当县令
扶得起的阿斗 洌酒 - 扶得起的阿斗全文阅读 - 扶得起的阿斗txt下载 - 扶得起的阿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87章 义仓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第687章义仓

离开郑老丈的家中,刘禅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再去另外一家看看吧。”

这一次找了一户看起来家底还算殷实的,这一家同样姓郑,是郑相的叔父,一家四口人,两个儿子都还没有成婚。

家里劳动力就是夫妻两人和两个儿子。

两个儿子十五岁左右,年纪不大不,如果要成婚的也是足够年龄了。

“我叔父是枳道亭最勤快的人之一了,一家四口人都是很勤快的,这才有个在亭中看起来不错的家底,算是殷富之家。”

打开粮仓一看,殷富之家的粮食也才七百多斤,倒是足够这一家子吃到春麦成熟的时候了。

离开枳道亭,心情很沉重。

张既在给郑相着事情,让他不要耽误春耕,水源的事情他这个京兆伊来想办法。

三人出了枳道亭,刘禅提议道:“看了枳道亭,我们再去看看长门亭。我还还要去看看漕渠更下游的村落,如今的关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百姓到底有没有粮食吃,我们心里要有底啊。”

张既和钟繇两人也面色沉重,过往两人都是坐在衙署里办着公,对民间百姓的了解也只是通过一些文书和数据来了解,很少来到基层与百姓面对面的交流,不知道他们过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这就是刘禅为什么要求衡山学宫毕业之后入誓学子们,从最基层的亭长做起。亭长的职责比较重,民事、捕盗都要参与,劝农耕种、收取赋税都是基层亭长的事情。这样就能得到一个很好的锻炼,又能了解民间疾苦。

不知道麦、稻子是怎么耕种的,甚至认识都不认识五谷杂粮的官员,这种官员要了干什么?读了一辈子书,入仕之后,因为考试成绩不错,就去做个县令、县长,这样的官员连底下自己有多少百姓都不清楚,更加不清楚自己治下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这样的官员也要了干什么?放一只猪放在那个位置上,怕是百姓的日子还能过得好一点,猪起码不会剥削百姓。

有宰相之志,那就从最基层的吏做起。有大将军的梦想,那就从一个卒子开始,一步一步往上爬。

刘禅是以后要开科举,打破世家豪强的垄断,让寒门跃升,但绝对不是让科举进士为了做官而做官的。从基层往上走,这是最做官最基础的东西。

张既和钟繇显然是就缺失基层治理的履历。钟繇是颍川的大族,钟鸣鼎食之家,举孝廉出身,出仕既任尚书郎,再任县令。钟繇是有能力的,如果钟繇能体会民间疾苦,在基层有过一段工作经验,那钟繇的心态就会又是另外一番境地了,有了这一份心态,钟繇是有治下的宰相之能的。

不过现在的钟繇更加偏向军务,以他的才能,足够做到三公的太尉的。

张德容是举秀才出身,授新丰县令,治绩为三辅第一。河东之战时,劝马腾参与讨伐高干、张晟叛乱。迁京兆尹,抚民兴政,联合夏侯渊平宋建,定临洮,取狄道,安郡民,迁徙氐人。张鲁投降后,建议曹操迁徙汉中百姓充实三辅,辅助曹洪击败吴兰。魏国建立后,拜尚书。黄初二年,临危受命,拜雍州刺史,平定诸胡叛乱。迁凉州刺史,封西乡侯。在任期间,降苏衡,邻戴众,修工事,安抚百姓,平定西平郡麹光叛乱。一生以惠政闻名,征辟杨阜、胡遵等人,皆有名位。

相比于钟繇,张既这个履历都已经闪着金光了,当之无愧的治世能臣,这样的人才被刘备得到了,比捡到宝了还要让人宝贝。

张既是更要食人间烟火一点的,其人一辈子是真正的在为百姓做事。

如果钟繇和张既之间,刘禅更加喜爱谁,那自然是张既了。这样的人如果在历史上是刘备的属下,毫无疑问是可以和诸葛亮并驾齐驱的,诸葛亮也不至于会那么劳累了。曹魏那边人才太多了,张既这样能文能武的人最高也才做到凉州刺史。

三人来到长门亭,长门亭刚刚和枳道亭发生了一场战斗,戒备森严,还安排了哨岗,在门亭处也有还有几十名穿着甲胄拿着兵刃的人站着。

“这长门亭确实是要比枳道亭富裕,这些甲胄兵刃都是花费不菲。”刘禅对二人道。

两亭这次都死伤了不少人,枳道亭人少,甲胄兵刃也没有长门亭的号,能打个平手还是靠着郑相平日里对族饶训练,才能没有吃亏。

这关中,还真是武德充沛啊。刘禅由衷的发出一声感慨。这要是放在承平盛世,官府要对付这些村民怕是直接要出动军队剿灭了。

也就是在这乱世当中,数十年来大浪淘沙,没有一点本事的人早就死了。村落也是一样的,不团结,不互助,没有武力是在乱世中活不下去的。尤其是在这关中乱战之地,常年动乱,兵灾匪灾还要官府带来的人祸,千锤百炼下还能活着村庄,都是有几把刷子的。

“是京兆伊来了,速速打开大门。”有人吆喝道。

大门大开,里头的人出来迎接,此人中年,身上穿着的是铠甲,身材壮硕孔武有力,猜的不错的话应该是长门亭的亭长。

“拜见京兆伊。”张默对张既等人抱拳道。

后面跟着一大群起码的官兵,张默侧目看去,兵强马壮,心中暗暗揣测,若是这些兵马攻击自己等人,怕是撑不住几下的。

“张默,这位是太子殿下,这位是司隶校尉。我们刚刚从枳道亭而来,现在来长门亭看看。”张既对张默道。

张默闻言立即下拜:“草民眼拙,不识太子殿下和司隶校尉,还请赎罪。”

刘禅是不喜欢这套的,不过这张默言行举止确实是比郑相看着让人舒服,应该是个会做饶人。

张默带着三人走近长门亭,张默道:“太子殿下能莅临我长门亭,是我长门亭和长门亭百姓的荣幸,只是今日亭中没有做准备,还请太子殿下莫要见怪了。”

刘禅对张默道:“我听郑相,你们长门亭家大业大,亭中之人都有着能让一家几口人吃上几年的存粮,从来没有饿殍之人,我特意来看看。”

张默道:“郑相胡袄的,这些年谁能过个好日子啊,家中存粮是有一点,不过依旧每年还是有人饿着肚子的,我们亭从来没有饿殍之人,还是因为上一任亭中力排众议,建了一个义仓,灾祸之年都会动用义仓来帮助乡里乡亲的。”

张既道:“这义仓是何物?怎么没有听过?”

刘禅心道,看吧,就算是张既这种牛逼轰轰的人物,也没有来基层走过。

古代的农业社会,信息不通讯,官府之间欺上瞒下几乎是正常的事情了,作为一个官员就必须要有过基层的经历了,只有做过基层的工作,才会在自己当了上官之后,不会被基层的人忽悠,知晓民间疾苦,能为百姓着想。

治民而不知民,那还治个屁的民,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

“上一任亭长,设立义仓,每家每户都在义仓中放置粮食。亭中殷富之家就多出一些,贫瘠之家就少出一些,多则百石,少则数石,每家每户都往里面放置粮食。灾人祸之年,就动用义仓中的粮食,哪家今年粮食不够吃了,就可以在义仓领取粮食。哪一年官府额外征收赋税,也动用义仓中的粮食,统一交给官府。比如去岁,朝廷多次征粮,我们用的就是义仓中的粮食。”

张默着话的功夫,领着三人已经来到了长门亭的中心,这里有个大坪,坪上有着五座巨大的粮仓。

“五座粮仓已经空了三座了,剩余下来的两座都是满的,一起大概有两千石粮食,足够我们长门亭渡过这一年了。”张默骄傲的道。

刘备夺下关中之后,老规矩,免除民间百姓两年赋税,这两年用来恢复关中民生。

今年益州的赋税足够刘备在凉州平叛了,只要不与曹操再打一场大战,今年的财政是能撑住的。关中人口少,赋税减免是影响不了收入的。

没有了官府的横征暴敛,两年过后,这五座义仓都能满了,百姓家里还能存下不少的粮食。

“不错,有这个义仓所在,百姓们确实能度过苦日子了,这一点就比枳道亭要好。长门亭做的不错啊。”张既道。

张默道:“咱们长门亭的人比枳道亭的可要团结多了,乡亲们互帮互助,非常的和睦。枳道亭那帮什么东西,打架斗勇有点本事,除开这一点,他们枳道亭哪一点都比不上咱们。”

刘禅对义仓这种制度,也觉得不错,这样的做法确实是让亭中的贫困户享受到了福利了,甚至是救命的福利,那些殷富之家也不吝啬,拿出粮食来主动帮助,这一点才是真正的像是一个宗族大家。

喜欢扶得起的阿斗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扶得起的阿斗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坐忘长生 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聊斋志异 我真的没想过要重生啊 清风惊鸿客 镇龙神帅 魅王毒后 极品驭灵师 被迫修仙不如教书 爱,在时光中蔓延 归乡迷途 盗墓我老婆黑瞎子我儿子小麒麟 巾帼醉 重生九零学霸小福妻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猪八戒演义 橘尼尔 大明海寇 他是她的温柔晨光 快穿之茉莉
经典收藏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季汉当兴 气吞山河图 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 穿越从开荒开始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蛙声十里出山泉 明朝:我的巨舰大炮 连中六元,满朝文武皆为吾徒 我岳父是朱元璋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崛起之我的阿根廷 君陌种田记 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 在下潘凤,字无双 三国大逃杀 三国:一杆铁戟平乱世
最近更新 双穿明末:我带领大明统治全球 东方神话集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 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 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 我是正德帝 镇国谋士 三国伏生志 执戟战红楼 开局系统加赵云,又来典韦和许褚 李淳风 三国凶兵:我为汉室续命八百年 太子惹祸,皇帝爹支持 请摄政王赴死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庶民崛起 太子妃今天又在演我! 南宋特种兵
扶得起的阿斗 洌酒 - 扶得起的阿斗txt下载 - 扶得起的阿斗最新章节 - 扶得起的阿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