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牢记了。”
朱慈烺口中虽是这么,但那双大大的眼睛,朝着崇祯眨了几下,仿佛在暗示,不用着急,有办法。
这般模样的朱慈烺,还别有些顽皮可爱。
崇祯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他明白朱慈烺并未真正听进去,只是在敷衍!
唉……
好吧!
若朱慈烺不合作,明日我也得将责任背下!
崇祯心中暗想着。
……
……
次日清晨。
御道两侧已挤满文武百官。
自从昨日朱慈烺宣称要让祖宗来证明之事传开,昨夜间就有不少太监公女来到长陵打扫。
长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
本来朱慈烺想祭奠太祖,但太祖独自葬于南京,只好请成祖来见证了。
除了这些官员外,御道两旁还聚集了不少读书人和百姓,数千人浩浩荡荡。
这些百姓都是来看热闹的。
毕竟,大明娱乐较少,有皇家事务,他们自然过来看个热闹。
锦衣卫也没有赶走他们的意思。
因为朱慈烺昨日已,将在全国人民面前证明!
下人不仅官员和读书人,还包括普通百姓!
到了午时,崇祯带着朱慈烺祭奠朱棣后,在御道上拉着朱慈烺的手走过。
“那是太子吗?”
“太了,太子才这么,怎么能出那样的话!”
“可太子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为什么只有读书人能当官,有才能的普通人就不能?”
“是啊,就是啊,那些读书人就是气不过!”“无聊!”
“欺负一个太子!”
“……”
百姓议论纷纷,虽不懂大道理,但知道朱慈烺这样做,对他们这些普通百姓有利。
读书人听到百姓议论,立刻不满!
“你们懂什么,自太祖开始,我大明要士农工商各司其职,只有这样才能让下稳定!”
“太子胡乱任命官员,将会祸乱下!”
“祸乱下,最终受苦的还是你们!”
“……”
读书人慷慨激昂地教训着百姓。
许多百姓不识字,被读书人斥责后,虽觉不对,却不出理由。
不少百姓低头,不敢与读书人争辩。
因为他们眼中,读书人都是才子!
读书识字,十分了不起!
不久,在众目睽睽下,崇祯带着朱慈烺走到长陵门前。
门前已准备好祭祀器具,百官和读书人在司仪太监的引领下,向成祖叩拜。
祭祀结束后,百官、读书人和京城百姓们齐齐望向朱慈烺。
毕懋康和宋应星等也在人群郑
不过,他们三人站在中间,周围官员不愿与之并列,留出空位,使他们显得突出。
“唉,怎么办才好!”
宋应星满脸忧愁:“早知如此,我就是什么,都不会来京城!”
宋应星心中愧疚,格物司官员大部分是他的亲属。
他们都是白身!
毕懋康和徐光启不停叹息。毕懋康见多识广,要保持镇定些,拍了拍宋应星的肩膀:“宋大人,我早看出太子殿下不凡,或许还有转机!”
“是啊,我也这么想!”
“上次在格物司见到太子殿下,觉得他有着不同寻常的气质,不像个三岁的孩子!”
徐光启也附和着毕懋康安慰道。
“希望如此。”宋应星心中苦涩。
毕懋康继续笑道:“另外,我听阁老们也准备保住太子,倘事不可为,我们联手保太子!”
“我已联络朝中友人,他们都答应支持我们。”
宋应星听后
稍微安心了些。
喜欢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穿越明朝改变灭亡历史!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