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越是熟悉的人,见面时越不会“我想死你了”,更多的是斗嘴和挖苦,古今皆是如此。两个老道一个邋遢,一个神仙一般,也不知道如何成为至交好友的。
交谈的差不多,袁老道就打算拉着孙思邈进府。孙思邈没忘记旁边还站着一个喷壶,忙从褡裢里掏了五十个铜钱出来,喷壶自然千恩万谢,赶着马车离开了葛府。
袁老道拉着孙思邈进入葛府,到了自己跨院时,跟旁边的下人到:“告诉葛明,老道来个贵客,让他赶紧再弄三碗冰沙来。”下人一听赶紧去跑去通知葛明。
两个老道一个道童,这才进入了袁老道的跨院。等进了袁老道的房间之后,孙思邈不禁打量了一圈。虽然孙思邈见多识广,去过的豪门大户不在少数,但是袁老道房间的摆设几乎都是他没见过的。
袁老道赶紧招呼孙思邈坐下,坐上椅子之后非常舒服,腿脚不疼、腰不酸痛,这比跪坐实在舒服太多。
葛明此时正在自己的房间内口口的品尝着冰沙,吃的慢不是因为装斯文,而是吃冰太快会头疼。旁边的丁香、丫和猴子也都在一勺一勺的慢慢品尝,一边吃还一边发出赞美之声。
正在这时候,下人来通报,袁老道有贵客来访,让送三碗冰沙过去。
袁老道是个贪吃的性子,葛明还是比较了解的。开始以为袁老道想要多吃几碗,也不怕头疼,等问过下人之后才知道确实来了客人,一个更老的老道,还有一个道童。
葛明心里嘀咕,看来认识一个老道,以后会认识很多老道,这就是所谓的圈子。
赶紧再弄上三碗冰沙,浇上桃汁和麦芽糖水,也没让下人端,葛明带着丁香、丫和猴子,三个就把冰沙端了过去。
葛明到了袁老道的房间,看到袁老道和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对坐,老道旁边还站着一个道童。老老道和老道满身灰尘,看样子是走远路来的。
葛明先见过了袁老道,然后把三碗冰沙摆在了桌子之上。袁老道对孙思邈道:“师兄,这是葛家的郎君,临渝县令之子,叫做葛明,算是弟的半个徒弟。”
完又对葛明到:“子,这是老道的好友,孙思邈,从长安而来,还不快见礼。”
孙思邈?葛明脑袋被击穿了一般,没想到这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就是孙思邈。就算是学数学的人,也应该知道古代的几大神医呀。
孙思邈,历史记载资聪明,七岁时就认识千字有余,等孙思邈到了二十岁的时候,就能侃侃而谈老子、庄子,西魏大臣独孤信称其为“圣童”。
后世有句话是这么的,你自己觉得自己牛不行,要别人觉得你牛,那么你可能有点牛。如果牛人都觉得你牛,那你才是真的牛。独孤信是什么人?西魏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关陇集团的核心成员,其中还有李渊的爷爷,李密的爷爷。
这还不算什么,他三个女儿才叫厉害。一个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一个嫁给了杨坚,一个嫁给了李渊他爹,三个全是皇后。独孤信都牛的人,怎么可能不牛?
这么牛的人没有去当官,而是把一生都奉献给了医学一道,还着佣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到了老年时还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药典《唐新本草》,在医学上有无数个第一,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值得尊敬的人。
葛明此时有些恍惚,这可是来到大唐之后见到的第一个牛人,而且是牛人中的牛人。要不是袁老道在旁边提醒,葛明估计会一会恍惚下去。听到袁老道的喊声,葛明才算清醒下来,赶紧给孙思邈行了一个晚辈礼。
“子葛明,见过孙道长。”
葛明话不多,其实内心无比波澜,只是不知道应该点什么而已。赶紧把桌子上的冰沙端起来,道:“孙道长,气炎热,请用点子做的冰沙。”完双手捧着端给孙思邈。
孙思邈也确实渴了,再加上气十分炎热,也就没有推脱,一口冰沙下肚,用长安话来真是“美滴很”。在古代的勋贵、大户人家都有冬藏冰的习惯,所以夏吃到冰孙思邈并不感觉意外。
只是旁边的袁老道有些不乐意,葛明这子对自己礼数上不缺,只是从没这么恭敬过,从来没有双手端着碗送的。当然了,对待神医和神棍,葛明的态度上怎么可能一样?
葛明自然看出来了,双手捧起另外一碗,恭恭敬敬的端给袁老道,到:“袁先生,请再用一碗冰沙。”葛明此时觉悟了,因为他突然想到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袁老道有孙思邈这样的牛人朋友,那么这个袁老道肯定也不简单,只是不知道孙思邈此行到底为何。
想到这里又端起另外一碗送给了站着的道童若云,葛明想着这道童将来不定也不简单。若云急忙感谢,双手接过碗来,只觉得一股凉意从手掌传过来,拿起勺子学着孙思邈的样子吃了一口。
桃子的香甜,加上凉凉的碎冰,好像每个毛孔都舒展开来。不由自主的哈出一口热气,一赶路的辛苦被一扫而光。
等用过了冰沙之后,孙思邈又提起了此行的来意。
袁老道哈哈大笑到:“师兄,此人远在边,近在眼前。”
孙思邈扫过葛明等三个孩子,只见葛明胖乎乎的甚是可爱,眼中透露出来聪慧。再看看猴子,瘦瘦的一个孩子,木木呆呆,还有十多岁的丁香,还有更的一个女娃。孙思邈不解的转头看向袁老道,让袁老道给个解释,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袁老道看出来孙思邈不太相信,于是到:“就是葛明这子,他弄的伤口缝合术确实有起死回生的效果。前些日子葛家庄子一个庄户受了伤,眼看着活不成了,这子拿着缝衣针随便缝了缝,那个庄户居然救活了。”
孙思邈听后感觉非常诧异,缝衣针缝伤口,真是闻所未闻,转过头来看着葛明。此时的葛明还在神游外,正在琢磨着孙思邈可是个神医,这要是留在家里,以后有个病再也不用发愁了。
自从穿越之后这日子真是烂透了,葛明不过十岁而已,居然学着后世老头老太太的养生手段,就是怕生病。
这年头缺医少药的,有个神医那日子就惬意多了。别是在这个年代,就算是医学昌盛的后世,有个医生朋友也有很多好处不是。葛明心里想着,一定要把孙思邈留在家里。
保镖有袁老道,保健有孙老道,这才像日子嘛。
袁老道看着葛明面带微笑,又恍恍惚惚,提醒道:“子快醒醒,今日为何老是恍恍惚惚,莫非病了不成?赶紧让我孙师兄给你号号脉。”
葛明此时赶紧回答道:“子没病,只是被孙道长的风度倾倒。子就在想,同样是道家,为何一个邋里邋遢,一个仙风道骨,两人居然还是好友,子实在想不通啊。”
孙思邈听葛明完感觉非常有趣,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袁道长听后眼睛瞪得溜圆,道:“你子懂个什么,我跟师兄是交心的。”
此时孙思邈对着葛明道:“葛明哥,伤口缝合之术你是如何想到的?”
葛明此时总算明了了,原来孙思邈是为了此事而来,难怪当时给张二黑缝合伤口之后,袁老道东问西问,还请个高手过来。这就对上了,原来请来的是孙思邈。孙思邈沉迷于医学,难怪会不远千里来到河北。
伤口缝合之术的确可以救人,而且能够救很多人,尤其是在战场之上。如果能够通过孙思邈传出去,葛明觉得这也算是给大唐人民做了一件好事。拔一毛利下的事,葛明打算先干这么一回。
听孙思邈问道了伤口缝合之术,就回答道:“孙道长,不瞒您,子是完全不懂医术的,不过万事都有原理。子时候淘气,手指割破了几就能愈合,明咱们自己就有把伤口长在一起的能力。”
“如果伤口过大很容易崩裂,导致伤口不能愈合,子看过母亲做衣服,所以就想到了把伤口缝上,这样伤口就能长在一起了。”
孙思邈对于葛明的这个法,感觉好像很合理,但是又完全不合理。
“葛明哥,气炎热伤口容易红肿流脓,导致人高烧不退,伤口虽然能够缝合,但是如何让伤口不红肿呢?”
葛明自然只能瞎编,因为自己关于医学懂得本就不多,而且后世的医学上的一些词语也比较难解释。什么病毒、细菌,在大唐是无法证实的。
葛明到:“肯定是有什么东西侵入伤口导致了红肿,用东西洗掉就可以了。”
“老道曾经也用清水帮病患清洗过伤口,但是不但没有效果,反而加速了红肿。”
“子用的不是清水,而是酒精。”
“酒精,那是何物?”孙思邈的求知欲太强了。
酒精能杀菌,葛明也不知道这到底是谁发现的。孙思邈问到这里,葛明就开始卡壳了。于是只能瞎编。
“子以前看过一本杂书,杂书上就这么写的,至于什么书已经不记得书名了。”还是书上看来的,至于什么书完全不记得。
其实葛明这些日子也在想,懂得比别人多,当人问起你怎么知道时,看书这个借口已经用的太多了,不知道对于老道来,梦里跟一个骑青牛的学的,他们会不会更相信一些。
孙思邈一听葛明书上看过的,又不记得书名,还有些遗憾。
这时候旁边的袁老道到:“师兄,葛明这子有不少神奇的手段,只要问他怎么知道的,基本都是看书学到的,问他书名又他只看内容不看书名,真真的气煞人也。”
听完了袁老道的话,孙思邈还是有些不死心,对葛明到:“葛明哥,可否让老道见识一下伤口缝合之术?”
葛明很诧异的问道:“孙道长,这要怎么见识?难道还找个人来上一刀,然后再缝合上?”
孙思邈到:“这倒不用,只需把老道的手臂隔开,试一试便知效果如何了。”
葛明一听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孙思邈割伤口看疗效,不是疯子就是伟人,当然孙思邈肯定是个伟大的人。
葛明赶紧到:“孙道长,这倒不用,等过几跟我去趟庄子,庄子上很多伤口需要缝合。”
孙思邈一听大喜过望,到:“那老道就多叨扰几日了。”
葛明心里想着,要是孙思邈知道带他去庄子上看阉猪,不知道会不会揍自己一顿?走一步看一步吧,葛明可不忍心看着一代神医拿自己做实验,去验证一个事实而已,这完全没有必要。
看到色也不算早了,葛明借口吩咐厨房准备饭食,赶紧带着猴子和丁香走了。这要是再问下去,就只能的全是谎话了。显微镜可以证明微生物,但是放大镜会造,显微镜根本不会。
等葛明走后,袁老道问孙思邈,到:“师兄,你观此子如何?”
孙老道想了想到:“聪慧异常,别人家这么的孩子话不会这有条理。有些匪夷所思,但好像又合情合理。”
袁老道到:“我跟这子相处了几月,此子确实聪慧异常,每都跟我读书识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这还不算,常有一些稀奇的手段,问他哪里学到的回答就是书上看来的。”
“师兄你不知道,这子以前是个傻子,今年初夏被雷电击中,之后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他还被雷击之后梦到了一个骑牛的老者,醒来后病就好了。”
袁老道唠唠叨叨,把这几个月关于葛明的事都叙述的一遍。比如座椅板凳梳妆盒,香皂烈酒麦芽糖,作诗做踩等。最后总结了一句话:“弟看此子好像什么都懂一些。”
完又补充到:“道兄刚才吃的一碗冰沙,那可不是冬取冰藏在冰窖中,等到夏的时候使用,这冰就是他用几个铜盆造出来的。”
孙思邈听到袁老道关于葛明的评价,本来就比较惊奇了,等听到造冰就更加惊叹了。
“夏日造冰?”感叹完居然笑了起来,道:“看来这子,比你我二人更像是个道士。”
袁老道听后也哈哈大笑,到:“不瞒师兄,弟多次想要收他为徒,他就是不愿意,后来弟也就断了这个念头。此子聪慧又异常善良,生性活泼,不是能够静下来研究道学的人。”
孙思邈到:“为兄认为此子善良聪慧就足够了,或者真的是有奇遇也不定,看来此子将来大有可为呀。”
两人多年未见,从葛明聊到各自这些年的经历,再到长安的风云变幻,旁边的若云已经在打盹了。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唐钓鱼人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