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银霜虹吸
第一章:银花蚀月
2035年的满月像块被啃噬的银饼,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上空。吴戈的防毒面具结满沙粒,战术手电筒的光束劈开夜幕,照亮眼前诡谲的一幕——那辆锈迹斑斑的“先锋号”探月车残骸周围,纳米涂层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长,银色物质如液态汞般蔓延,在沙地上勾勒出无限递归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这不可能...”吴戈的喉结在防辐射服下滚动。作为游走于黑市的文物掮客,他见过秦始皇陵的水银江河,摸过玛雅金字塔的黑曜石星图,但眼前的景象完全超出认知。探月车外壳本该在三十五年前的坠毁事故中熔毁,此刻却像活物般脉动,增生的纳米材料已形成直径三百米的分形结构,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
他蹲下身,战术手套触碰到车体表面。冰凉的触感中夹杂着细微震颤,仿佛有无数微型齿轮在皮肤下转动。突然,探月车的破损舷窗闪过一道蓝光,吴戈的视网膜上瞬间映出一串数字——,正是“先锋号”原定的登月日期。
“老大!有情况!”助手阿鬼的喊声从无线电里传来,带着明显的颤音,“东南方向三公里,有热源快速接近!那些东西...它们在沙底下钻!”
吴戈猛地抬头,只见沙漠表面泛起诡异的涟漪,如同煮沸的银色汤锅。十几道黑影破土而出,是装备着脉冲武器的机械甲虫,外壳刻着与分形花相同的几何纹路。他抓起改装过的量子干扰枪,子弹上膛的声音在死寂的沙漠格外刺耳。
“撤到沙丘背面!”吴戈拽着阿鬼后退,却发现分形花的银色边缘开始收缩,像张活过来的金属巨网。更糟的是,他的神经植入体突然响起尖锐警报——体内的追踪芯片正在被改写,原本记录黑市交易的代码,竟逐渐变成泰州学派的密文。
机械甲虫的光子炮擦着吴戈的耳际飞过,将沙丘熔成玻璃状的焦土。他在翻滚中瞥见探月车的仪表盘,那些本该报废的显示屏上,正循环播放着从未公开过的影像:1980年发射前夕,首席科学家林正阳在绝密实验室里,将一块刻满《考成法》条文的青铜板嵌入探月车核心舱。
“原来四十年前的坠毁是幌子...”吴戈的后背撞上滚烫的岩石,血从嘴角溢出。分形花的中心突然裂开,露出内部的量子共振腔,无数光点在腔内汇聚成半透明的全息投影——那是郑和船队的宝船,船帆上的星图与他上周在黑市买到的唐代星象图完全吻合。
机械甲虫的包围圈越来越,吴戈却鬼使神差地走向分形花。当他的手掌贴上银色表面的瞬间,记忆如潮水般涌来:1980年的发射场,林正阳在火箭点火前突然修改航线,将目的地从月球改为南太平洋的某个坐标;而在那个坐标下方的深海,沉睡着与莫高窟如出一辙的量子铜管阵粒
“你们到底想让我看到什么?”吴戈对着虚空嘶吼。分形花突然爆发出刺目的强光,他的神经植入体开始疯狂上传数据,那些关于明代量子科技、外星文明评估器的机密信息,正以超越光速的速度涌入黑市数据库。
在失去意识前,吴戈看到机械甲虫集体转向北方,它们的复眼映出满月的倒影,而月面的环形山纹路,竟与分形花的谢尔宾斯基结构完美重叠。他终于明白,自己挖到的不是简单的探月车残骸,而是某个跨越时空的文明计划中,最关键的时间锚点。
当吴戈再次醒来时,沙漠已恢复平静。分形花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探月车残骸上新增的铭文——那是用明代篆书写的泰州学派箴言:“一念起,地知;万念合,星海明。”远处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吴戈握紧偷偷复制的量子密钥,他知道,自己已经卷入了一场远超想象的文明博弈,而2035年的这个满月夜,不过是潘多拉魔盒开启的第一道缝隙。
第二章:时空褶痕
军用卫星的警报声撕裂指挥中心的寂静。大屏幕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红外热成像图正诡异地脉动,1999年、2012年、2024年同一日期的卫星影像被自动叠加——在相同的经纬度,相同的银色分形图案如幽灵般反复出现,每次持续17分23秒,精确到毫秒。
“这不可能是自然现象。”航局首席分析师推了推量子眼镜,镜片上跳动的数据流映出他苍白的脸,“这些图案的自相似维度达到2.89,误差值比π的数位还稳定。”他调出光谱对比,1999年的沙尘样本与2035年吴戈带回的纳米涂层,竟含有相同的反物质同位素。
此刻,吴戈正蜷缩在黑市诊所的手术台上。脑机接口的排异反应让他浑身痉挛,而更可怕的是不断涌入意识的电磁残响——国际空间站的白噪音中,混杂着明代官话诵读《万历会计录》的声音。那些记载着赋税数据的条文,在他脑海里自动重组为量子算法,每个数字都对应着体运行的参数。
“你必须取出植入体!”医生的激光手术刀在颤抖,“这些数据流...它们在改写你的海马体!”但吴戈死死抓住手术台边缘,视网膜上突然浮现出探月车残骸的全息投影。自组织金属表面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开始坍缩,最终显露出三组坐标,像三根钉子般钉入他的瞳孔。
第一组坐标指向鄱阳湖底。1593年,万历皇帝派往江南查漳钦差在此离奇失踪,随行的《万历会计录》誊抄本下落不明;第二组坐标标记着切尔诺贝利4号反应堆的核心位置,1986年的核爆冲击波中,监测仪曾捕捉到持续0.3秒的量子纠缠信号;第三组数据实时跳动,正是国际空间站当前的轨道参数。
“联系黑市的黑客!”吴戈扯掉输液管,鲜血顺着手臂滴落,“我要这三个坐标的所有交叉信息——立刻!”他踉跄着撞开诊所大门,沙漠的夜风裹着沙粒扑在脸上,却不及脑海中翻涌的真相令人战栗。《万历会计录》里的赋税数据,切尔诺贝利的核爆当量,空间站的轨道倾角...这些看似无关的信息,正在量子层面编织成跨越时空的锚点网络。
军方的无人机群突然出现在际。吴戈转身狂奔,战术目镜却自动启动热成像——沙丘下,机械甲虫的轮廓若隐若现,它们的移动轨迹竟与卫星图上的分形图案完全重合。更诡异的是,每当他接近某个坐标点,脑机接口就会接收到明代算盘的拨珠声,节奏与空间站的生命维持系统频率一致。
“吴哥!西北方向发现古船残骸!”阿鬼的声音带着哭腔,“船身上刻着《考成法》,但那些字...它们在发光!”吴戈刹住脚步,月光下,一艘明代福船的龙骨从沙海中浮现,船舷的青铜铭文正以量子态闪烁。他突然想起探月车影像里林正阳嵌入的青铜板,那些所谓的“科考记录”,或许从一开始就是跨越四百年的加密信标。
军方的粒子炮轰然炸响。吴戈在气浪中翻滚,却死死护住怀中的量子密钥。爆炸的火光中,他看到三组坐标在视网膜上重叠,形成一个新的星图——指向半人马座a星的方向。而在那个方向的虚空中,无数个17分23秒的时空片段正在坍缩,将1593年的失踪案、1986年的核事故、2035年的沙漠异象,熔铸成通往未知的量子桥。
“原来我们都是棋子...”吴戈抹去嘴角的血,战术目镜突然弹出警告:国际空间站检测到异常量子波动,源头正是他脑机接口里不断增殖的《万历会计录》数据流。在空间站的舷窗外,地球的夜空中,谢尔宾斯基三角形正在电离层悄然成型,而这次的规模,足以笼罩整个欧亚大陆。
第二卷:会计录暗流
第一章:银瞳惊变(1593年)
大明万历二十一年,罗布泊的沙暴如巨兽咆哮。徐光启攥紧手中的《万历会计录》誊抄本,羊皮纸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作为户部主事,他奉命清查西北边镇赋税,却在核对账目时发现蹊跷——本该记录田赋的数字,竟暗藏反切码,解码后赫然是\"银霜九转,纳米成金\"的秘术。
\"大人!前方有异动!\"衙役的呼喊被风沙撕碎。徐光启抬头,只见漫黄沙中浮现出诡异的银光,宛如千万条银丝在虚空中交织。队伍的骆驼突然受惊狂奔,驮载的账本散落一地,其中一页《会计录》竟自动卷起,露出背面用朱砂绘制的星图,中心标记正是他们此刻所处的罗布泊。
沙暴骤然停歇,死寂如潮水般漫来。徐光启的目光落在不远处的沙丘上,一具半埋的古尸赫然显现。那尸体身着异域服饰,面部却覆盖着细密的银色鳞片,在阳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古尸空洞的眼眶中,正缓缓渗出液态金属,在沙地上蜿蜒成复杂的几何图案。
\"这不是自然形成的...\"徐光启蹲下身,用银簪挑起一丝\"尸液\"。金属在簪头瞬间凝固,呈现出蜂窝状的纳米结构,与《会计录》中记载的\"银霜\"特征如出一辙。他突然想起出发前恩师张居正的密信:\"西行查账,切记留意异相,此关乎大明国运。\"
夜幕降临时,诡异的事情接踵而至。队伍携带的青铜算盘开始自动拨珠,算珠碰撞声竟组成《考成法》的韵律。徐光启点亮油灯,摊开《会计录》逐页比对,终于发现每笔赋税数字都对应着体运行轨迹,而那些反切码破解的秘术,实则是利用星象能量炼制纳米金属的方程式。
\"大人!营帐外的马料在发光!\"侍卫的惊叫打破寂静。徐光启冲出门,只见装满黑豆的麻袋表面爬满银色纹路,每粒豆子都被纳米金属包裹,在黑暗中闪烁如星。更惊饶是,这些豆子排列成的图案,与白古尸渗出金属形成的几何图完全一致。
就在此时,沙丘深处传来低沉的嗡鸣,仿佛无数琴弦同时震颤。徐光启的太阳穴突突直跳,脑海中突然闪过一幅画面:在遥远的星空下,巨大的青铜机械正在运转,将星辰之力转化为液态金属。他踉跄着扶住营帐,发现自己的指甲缝里不知何时渗入了银色物质,正沿着血管向心脏蔓延。
\"所有人戒备!\"徐光启抽出佩剑,剑身在月光下映出扭曲的倒影。沙地上的银色图案开始流动,汇聚成三个发光的汉字——\"星槎台\"。这正是《会计录》反切码中反复出现的神秘地点,据郑和下西洋时,曾在此获得\"通彻地之术\"。
子夜时分,沙暴再次降临,却裹挟着奇异的蓝光。徐光启看到古尸缓缓坐起,空洞的眼眶中射出两道银光,在空中交织成星图。他的《会计录》无风自动,书页间飘出无数银色光点,与古尸释放的光芒共鸣,在虚空中构建出量子纠缠的模型。
\"原来如此...\"徐光启终于明白,所谓赋税账目,不过是明代智者记录宇宙奥秘的载体。那些看似普通的数字,实则是解开星际文明的密钥。当他试图触碰空中的星图时,整支队伍突然被银色光芒吞噬,时间与空间在这一刻扭曲。
再次睁眼时,徐光启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手中的《会计录》已变得滚烫。书页间浮现出新的密文:\"万历二十一年之劫,乃文明试炼之始。纳米银霜,既是钥匙,亦是枷锁。\"远处,沙丘上的银色图案渐渐消散,只留下三个坐标,分别指向鄱阳湖、莫高窟,以及...三百年后的切尔诺贝利。
第二章:熔毁之秘(1986年)
切尔诺贝利的夜空被刺目的蓝光撕裂时,阿列克谢·科马洛夫正蜷缩在4号反应堆的地下控制室。辐射检测仪发出刺耳的蜂鸣,仪表盘上的指针疯狂摆动,而他的目光却死死盯着实验台上的金属样本——那是从月球带回的神秘材料,此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殖,银色物质如同活物般在铅盒中扭曲成谢尔宾斯基三角形。
\"快启动液氮冷却!\"总工程师的吼声混着电流杂音从对讲机传来,\"那些东西的增殖速度比核裂变还快!\"阿列克谢的橡胶手套沾满冷汗,当他将液氮罐阀门拧开的瞬间,金属样本突然爆发出强烈的电磁脉冲,整个控制室的灯光瞬间熄灭。
黑暗中,增殖的纳米材料开始发光,映出墙上的苏联国徽扭曲变形。阿列克谢想起三个月前的绝密任务——\"月球-27号\"探测器带回的土壤样本里,藏着几块不属于地球的金属碎片。科学院的报告显示,这些材料在真空环境下呈现量子纠缠态,却在接触地球大气后开始自我复制。
爆炸来得毫无征兆。阿列克谢被气浪掀翻,意识模糊前,他看到金属样本化作银色洪流,渗入反应堆的混凝土基座。那些本应用于冷却的管道,此刻正被纳米材料改造成某种未知的量子装置,而《真理报》头条刊登的\"和平利用核能\"标语,在辐射尘埃中渐渐模糊。
与此同时,八千公里外的美国内华达州,\"先锋号\"探月车的设计师威廉·陈正在销毁最后的图纸。他的办公桌上摆着从cIA内线获取的情报照片——切尔诺贝利废墟中,银色的分形结构正在熔毁的反应堆周围蔓延,与他设计的探月车纳米涂层呈现出诡异的共鸣。
\"他们不知道自己唤醒了什么。\"威廉将图纸投入碎纸机,记忆闪回至1980年的发射场。当时他坚持在探月车表面喷涂自主研发的纳米涂层,声称是为林御陨石撞击,实则是想验证一个疯狂的猜想:月球上的神秘金属,或许与明代郑和船队的星图存在某种关联。
深夜,威廉的地下室传来异常震动。他冲下楼,发现秘密保存的月球金属样本正在突破铅制容器。银色物质在地面爬行,逐渐勾勒出与切尔诺贝利相同的分形图案,而图案中心,浮现出用俄文书写的警告:\"熵增不可逆转,除非...\"
三后,\"先锋号\"探月车在执行秘密回收任务时突然偏离轨道。威廉在监控室目睹卫星画面:探月车坠入塔克拉玛干沙漠,纳米涂层在撞击瞬间启动自我增殖程序,以谢尔宾斯基三角形的模式向四周扩散。他知道,自己无意间创造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文明信标。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的反应堆彻底熔毁。但真正的灾难此刻才刚刚开始——渗入地耗纳米材料与放射性物质产生诡异反应,形成稳定的量子纠缠场。苏联军方的绝密档案记载,在爆炸核心区域,曾出现过明代官服的残影,以及用俄文书写的《考成法》条文。
二十年后,当吴戈在塔克拉玛干发现\"先锋号\"残骸时,增殖的纳米涂层已形成直径三百米的分形结构。而在切尔诺贝利的禁区深处,变异的纳米材料仍在地下生长,它们与月球样本、明代银霜、现代量子科技共同编织成一张跨越时空的巨网,等待某个关键节点的到来。
威廉·陈在坠机事故发生前,曾向妻子寄出最后一封信:\"如果有一,你看到沙漠中绽放银色的花,请记住,那不是自然的奇迹,而是文明的胎记。我们都只是这场跨越五百年实验中的棋子。\"信纸的背面,用中文工整地写着泰州学派的箴言:\"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而此刻,在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下,变异的纳米材料突然集体震动,它们接收到了来自2035年的量子信号——吴戈的脑机接口正在解析《万历会计录》的电磁残响,而这,正是启动整个时空闭环的钥匙。
第三章:镜像迷局(2035年)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临时基地里,吴戈的战术目镜在幽暗中闪烁红光,映照着他面前全息投影中不断跳动的银色分形图案。夏梦的指尖在量子键盘上飞速敲击,航工程师制服的肩章在数据流中若隐若现:\"这些自组织指令...根本不是会计数据,\"她突然抬头,瞳孔里倒映着复杂的四进制代码,\"国际空间站每时发送的脉冲信号,都在给纳米涂层下达生长指令。\"
吴戈抓起考古铲,铲头的纳米涂层自动与投影中的分形图案共鸣。他想起1593年徐光启在罗布泊的记载——那些会自动拨珠的青铜算盘,此刻竟与夏梦破解的指令集产生诡异呼应。\"《万历会计录》里的'万历新算法',\"他将羊皮卷扫描件拖入分析系统,\"不是记账方法,是分形生长的数学模型!\"
警报声骤然响起。基地的地质雷达屏幕上,死亡之海的地下深处,一个巨型金属分形体正在苏醒。其拓扑结构与国际空间站的桁架结构完全镜像,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会计录》中记载的赋税数据。更令人头皮发麻的是,纳米涂层的增殖速度,竟与明代漕运船只的航行里程存在量子纠缠关系。
\"看这个!\"夏梦突然放大卫星图像。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板阵列正在重组,缓慢拼成1593年徐光启遭遇的那具古尸眼眶中渗出的几何图案。而此刻,沙漠中的分形阵列突然投射出全息铜算盘,算珠的排列方式与空间站太阳能板的电流走向完美重合。
吴戈的神经植入体开始发烫,1986年切尔诺贝利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入:阿列克谢在核爆前拍摄的照片里,变异的纳米材料表面,赫然刻着与《会计录》相同的算筹符号。他冲向实验台,将从探月车残骸提取的纳米样本放入量子对撞机,当粒子束击中样本的瞬间,设备屏幕上跳出明代官话的语音:\"以算入道,以数证。\"
\"他们早就知道!\"吴戈抓起夏梦的手臂,\"明代的算盘、苏联的月球样本、美国的探月车...都是同一套量子系统的节点!\"他调出全球量子网络,发现所有与《会计录》相关的文物位置,恰好构成覆盖地球的分形网络,而国际空间站则是这个网络的中枢。
地底传来沉闷的轰鸣,分形阵列开始向地下延伸。吴戈的战术目镜自动生成三维建模——在死亡之海的地幔层,一个直径超过百公里的金属分形体正在觉醒,其结构与1593年徐光启记录的\"星槎台\"完全一致。而此刻,国际空间站的太阳能板阵列彻底变形,化作巨型量子线,对准了半人马座a星的方向。
\"这些纳米涂层在构建跨时空的通讯网络,\"夏梦的声音带着颤抖,\"《会计录》里的赋税数据,其实是校准量子纠缠的坐标参数。\"她突然调出空间站的实时监控,画面中,宇航员们的日常操作竟与1593年徐光启查账时的动作同步,每个敲击键盘的节奏,都对应着算盘珠的拨动频率。
吴戈的神经植入体突然接收到强烈的电磁脉冲,视网膜上浮现出三组不断闪烁的坐标——这正是他此前发现的鄱阳湖、切尔诺贝利与国际空间站的位置。当三个坐标在星图上连线,竟形成一个完美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形,而三角形的中心,正是此刻他们脚下的死亡之海。
\"准备撤离!\"吴戈拽着夏梦冲向直升机,却见分形阵列的银色光芒冲而起。在光芒中,他看到1593年的徐光启、1986年的阿列克谢、2035年的自己,以及无数个时空片段中的观测者,他们的身影在量子场中重叠,共同拨动着同一架青铜算盘。而算盘的算珠上,刻着泰州学派的终极箴言:\"地大算盘,众生皆算子。\"
直升机升空的瞬间,沙漠深处的巨型分形体彻底激活。国际空间站的量子线开始发射超距信号,而地球上所有与《会计录》相关的文物同时震颤,纳米涂层组成的分形网络,正在将地球文明的信息,以四进制的古老算法,传向宇宙深处。
第三卷:轨道会计学
终章:算尽星河
2035年的满月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空,将银色分形阵列镀上一层冷冽的辉光。吴戈握着从黑市淘来的明代铜算盘,指腹摩挲着算珠上斑驳的包浆。夏梦的量子分析仪发出高频蜂鸣,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让她的瞳孔骤然收缩:“辐射值、沙暴频率、月相参数...三个时空的特殊条件正在同步!”
地底传来沉闷的嗡鸣,宛如远古巨兽的苏醒。吴戈的神经植入体突然涌入海量信息——1986年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云、1593年罗布泊的银色沙暴、此刻满月的引力潮汐,三者叠加形成的量子共振,竟与《万历会计录》记载的“地交泰”算法完全吻合。他看着手中的算盘,算珠表面浮现出与纳米涂层相同的谢尔宾斯基纹路。
“这不是巧合!”吴戈将算盘接入分形阵列的控制终端,“明代的‘四柱结算法’根本不是记账公式,是宇宙级的拓扑优化程序!”当算珠拨动的瞬间,国际空间站的实时影像突然切入基地屏幕——宇航员们摘下头盔,露出与徐光启如出一辙的面容,他们的虹膜中流转着四进制代码,正机械地重复着明代算筹的推演手势。
夏梦的声音带着颤音:“基因测序显示,这些宇航员的线粒体dNA...与徐光启的古籍残片匹配度99.7%!”她调出空间站日志,最新条目竟是用明代楷书写的《会计录》批注,而那些看似记录舱内数据的文字,实则是纳米涂层的生长指令。
分形阵列的银色物质开始沸腾,化作液态金属的洪流涌向吴戈。他本能地后退,却发现金属在脚下凝结成巨大的算珠矩阵,每个节点都对应着地球上与《会计录》相关的遗址。更惊饶是,莫高窟、切尔诺贝利、鄱阳湖的位置连线,在星图上勾勒出半人马座β星的轮廓。
“原来他们一直在等这一刻。”吴戈想起1593年徐光启的记载——古尸眼眶渗出的银霜,1986年变异的月球样本,2035年增殖的纳米涂层,所有跨越时空的异象,都是为了完成这场“地大算盘”的终极演算。他将算盘高举过头顶,算珠自动悬浮,在月光下排列成空间站的桁架结构。
突然,地底的巨型分形体爆发强光,死亡之海的沙粒被纳米材料包裹,形成直径上千公里的银色分形盘。吴戈的视网膜上浮现出全息界面,每个算珠对应着一个量子发射单元,而《会计录》里的赋税数据、漕运路线、人口统计,全部转化为星际通讯的加密数据包。
“发送内容正在重组...”夏梦的惊呼被轰鸣声淹没。分形盘表面,明代的田赋黄册、苏联的核试验数据、现代的航日志交织成流光,最终汇聚成地球文明的财税史长卷。当吴戈拨动最后一枚算珠,国际空间站的姿态发动机突然启动,在太空中划出与算盘珠排列相同的轨迹。
与此同时,切尔诺贝利的废墟下,变异的纳米材料组成巨型线;莫高窟的铜管阵列释放出量子光束;1593年徐光启遭遇的古尸遗址,银色物质冲而起,与分形盘的能量流对接。三个时空的量子信号在满月的引力场中纠缠,形成通往半人马座β星的超距通道。
“这是文明的自荐信。”吴戈看着数据流没入星空,终于理解泰州学派“以算证道”的真意。所谓“四柱结算法”,实则是将社会运行规律抽象为宇宙通用的计算模型,用财税数据的变化模拟星系的演化,以账本的平衡隐喻熵增的对抗。
分形盘的光芒达到顶点时,吴戈的神经植入体接收到来自空间站的量子通讯。徐光启面容的宇航员开口了,声音却混杂着明代官话与电子合成音:“万历二十一年,吾等以算盘为钥,开启文明之试。今尔等拨珠成阵,终证地大道。”画面切换,半人马座β星的行星表面,浮现出与地球分形盘呼应的巨型结构。
夏梦突然抓住吴戈的手臂,指着分析仪尖叫:“能量读数突破理论极限!这些数据...正在改写物理法则!”的确,分形盘发射的不仅是信息,更是用《会计录》算法重构的量子规则——明代的赋税平衡智慧,正在宇宙尺度上对抗熵增。
随着最后一个数据包发送完成,分形盘逐渐坍缩成一枚银色算珠,悬浮在吴戈掌心。国际空间站完成轨迹调整,在星空中划出完美的谢尔宾斯基三角。吴戈望着渐亮的际,突然明白:从1593年的神秘银霜,到1986年的核爆异变,再到2035年的量子觉醒,人类文明的每次危机,都是这把“地算盘”的一次拨弄。
而此刻,半人马座β星方向,某个高等文明接收到了来自地球的特殊礼物——不是科技产物,不是艺术结晶,而是一部跨越千年的财税史,其中蕴含的社会运行智慧,或许将成为整个银河系对抗熵增的新答案。在月光渐隐的沙漠中,吴戈握紧算珠,等待着宇宙的回应。毕竟,这场用算盘丈量星河的文明实验,才刚刚开始。
喜欢大明锦衣卫1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明锦衣卫1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