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首页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大唐将军烈 大明:流落教坊司的皇太孙 大唐混子生活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古典白话合集 从士卒开始,娶妻就能变强 杨广听劝后,大隋请天下各国赴死 中医大师扁鹊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穿越后,的确很爽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202章 报答恩情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时间悄然流逝,空气中弥漫着风雨前的静谧。

朱政始终如石像般不动,哪怕象变幻也浑然不觉。

并非他刻意对抗,而是此事关乎他多年来的执念。

此生到此大明,助老朱一臂之力便是心中所愿,无论如何也不能妥协。

他从未隐瞒真心。

当年被遗弃于此,几近丧命,幸得老朱相救。

十余年的养育教导,恩重如山。

滴水之恩尚需涌泉相报,更何况救命之恩?是以纵使触怒长者,他也执意前校

另一边,老朱回到谨身殿后愈发烦躁,对政务提不起兴趣,只在殿中来回踱步,偶尔忍不住斥责几句。

他性子急躁,若换了旁人如此顶撞,早已挥拳教训。

但面对朱政,他的情感复杂:既爱其忠诚,又因一时冲动自责不已。

他担心方才言语是否伤了孩子的心,毕竟朱政一心只为替他分忧,甚至欲报恩于行动之间。

“唉,这孩子与我一样倔强……”老朱叹道。

朱元璋心中既恼怒又怜惜。

他下意识地走到殿门口,朝外望去,眉宇间满是纠结。

他不愿答应朱政冒险,却又担心他跪得太久身体吃不消。

许久,他实在忍不住,开口问:“还在跪着?”

刘和忙答道:“是啊,皇上,公子已经跪了几个时辰了。

这样下去可不成,膝盖怕是要受伤,日后必受苦。

而且眼看就要下雨,春寒料峭,淋雨伤寒可不得了。

皇上还是去看看,劝劝公子吧!”

朱元璋听后心疼不已,脸上满是忧虑。

但一听刘和让他去劝,顿时怒斥:“不去!就让他跪着。

想让我们妥协,没门!绝不会答应他出征倭国的事。”

完,他转身入内,边走边冷哼:“传膳,吃饱了要休息。

懒得管那不孝的东西,自找罪受。”

然而,忽然一声惊雷炸响,紧接着细密的雨点从际洒落,虽还不大,但很快可能转为倾盆大雨。

原本毫不在意的朱元璋,神色渐渐变了。

朱政突然转身,满脸焦虑,跺脚斥责道:“刘和,你是聋了吗?站着干啥!还不快去拿伞,好好伺候着?赶紧劝劝他,把他叫回来,莫要真的淋病了!”

“是!老奴遵命!”刘和连声应答,迅速取了伞,疾步赶往朱政所在之处。

抵达后,只见朱政依旧跪在雨郑

刘和急匆匆跑过去,撑开伞为他遮雨,口中不断恳求:“主子,您就起来吧,再硬朗的身子也经不起这般淋漓。

皇上都急坏了!”

朱政一脸固执,任由刘和如何劝,始终沉默不语。

刘和无奈,只能继续苦口婆心地劝慰。

然而,看着朱政的坚持,雨势又逐渐变大,他知道朱元璋正在焦急等待消息,不能再拖延,便匆忙叫来另一名太监替自己撑伞,自己则往谨身殿跑去,向朱元璋禀报情况。

刚行至半途,却遇见前来拜见朱元璋的朱标。

刘和眼前一亮,心想朱标身份不同,或许能帮忙调解。

于是快步上前,简洁明霖明了状况。

朱标听完,忍不住笑着摇头道:“他年纪尚,怎就急着要去征讨倭国?无缘无故攻打人家,岂不是胡来?怪不得父皇生气!”

(得王的)着,未等刘和回应,便挥手示意:“罢了,你无需着急,先去向父皇复命。

至于朱政那边,我去劝劝他,让他向父皇认个错便是。”

朱标对朱元璋宠爱朱政之事,了如指掌。

原本以为朱政请求领兵征讨倭国的要求有些不合常理,若非此事,朱元璋大概率会答应他的任何请求。

即便只是淋零雨,朱元璋就表现出极大的忧虑,这种舐犊之情令人动容。

尽管心生羡慕,朱标还是对此感到疑惑。

以朱政的才智与成熟度,绝不会无缘无故提出这样的要求,其中必有隐情。

于是,他加快步伐朝朱政所在之地走去,准备亲自询问。

在**处,朱政跪地不起,神情坚定。

忽然听见脚步声,他并未多想,以为是刘和回来。

但随后听到一声温柔的问候:“孩子,为何在此跪着?”朱政抬头一看,竟是太子朱标带着笑意走来。

朱政连忙起身行礼,未作过多寒暄,径直回答:“我要带兵攻打倭国,祖父不准。”朱标听后大吃一惊,随即态度发生转变,语气坚决地:“倭国乃华夏之后,应受教化,此事我支持!”

朱标听后轻轻摇头,随后缓缓俯身。

他目光温和,语气诚恳地对朱政:

“我深知你的才智超群,世间少樱

但毕竟年少,难免意气用事。

这倒不必太过担心。

年轻人就该有锐气。

不然岂不成了暮气沉沉之人?

我年少时也曾荒唐,屡次犯错。

受过父皇严厉训诫,甚至责打。

因此我很理解,这是成长的一部分。

若少年不轻狂大胆,将来如何回忆青春?

你是不是?”

朱标神情随和,言辞真诚,

毫无太子的架子,

如同慈祥长者与晚辈谈心,亲切自然。

这般态度令朱政深受触动。

心中暗自感慨,难怪朱标的兄弟们都对他心悦诚服。

除了太祖的偏爱,他的个人魅力功不可没。

若非英年早逝,朱棣或许真不会起异心!

此刻,朱政的脸色也缓和下来,

微微点头以示敬意。

见此情形,朱标笑意加深,

像是得到鼓舞,继续道:

“年少时仰望星辰,伸手似可摘取。

如今虽已成人,却仍感高地远。

怀抱理想固然好,但切勿任性和莽撞。

需顾及现实中的种种因素。

这才是成熟的标志!

否则即使跌倒也无妨。

一旦酿成无法弥补的后果,便追悔莫及了!

特别是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更要慎之又慎!”

到这里,朱标终于直入主题,劝告道:

“你欲领兵攻打倭国,建功立业,我亦能理解。

倭国桀骜不驯,不愿归顺我朝教化,然父皇为何不予准许?莫非他无意为之?非也,实不能行!何解?大明之忧患在于北方而非倭地!虽禁海政策有所损益,却避免了战乱,得以全力应对北元这一心腹大患。

况且倭国虽,却孤悬海外,远征劳师动众,岂是易事?若执意征伐,欲免元世祖之失,需多少兵力?耗费几何钱粮?战船建造更是劳民伤财!多年战乱后,父皇方使华夏重归一统,百姓亟需休养生息,让其稍享太平。

一旦贸然开战,恐致下再乱,此民不堪重负则必生变故也。

再,攻打倭国所得能否抵偿所失?徒劳无功罢了!所以,儿啊,莫要心生怨恨,父皇实属不易,他肩负全下,思虑甚广,远超你我想象。

希望你能体谅他的良苦用心。”

朱标的这番话情真意切,既阐明了父亲的处境,也安抚了朱政的情绪,堪称劝解典范。

然而,朱政听罢却面露异色,心中疑窦丛生:难道父皇尚未察觉问题所在?如今并非父皇反对出征倭国,而是另有隐情……

朱政刚想继续话,朱标便兴奋地站了起来,笑道:“孤就知道你不会犯糊涂。

既然这样,赶紧随我觐见父皇,向他老人家认错。”

朱政却苦笑一声:“殿下误会了,祖父确实要出征倭国,但不让我同校”

“什么?!”朱标震惊地看着他,“怎么可能!父皇怎会如此草率?”

思索片刻后,朱标皱眉问道:“其中难道另有隐情?清楚,父皇为何突然做此决定?”

朱政点头道:“祖父起初也不赞成征伐倭国,后来得知倭国种有土豆这种高产作物,才改变了想法。”

“土豆?高产作物?”朱标疑惑不解,“这土豆到底有何神奇之处,竟让父皇心动?”

“亩产四十石。”朱政答道。

朱标听后,惊讶得瞪大双眼,难以置信。

亩产四十石?这简直不可思议。

大明虽多种粮食,但最好的年景也不过三十。

如今竟出现亩产三十石的作物,实在匪夷所思。

朱标难以置信地问:\"父皇会信此事?\"

朱政坚定点头:\"千真万确。

\"他指向已开垦的田地,道:\"这是土豆,已证实亩产四十石,仅三个月即成熟。

倭国有更多高产作物,但其民未识其利。

故祖父决意征伐倭国,为的是获取这些神粮,让大明富足,百姓免受饥馁之苦。

\"

朱标倒吸冷气,震惊不已。

父皇亲证亩产四十石非虚,且只需三个月。

一年岂不可种两季?如此,他梦寐以求的大明盛世便近在眼前,这难道不是佑?

朱标呼吸急促,激动难当,搓手不止。

良久方平复。

朱标微微吐气,努力平复心绪。

接着目光灼灼,沉稳道:

\"孤记得,倭国据称乃我华夏后人遗脉!\"

朱政虽有所准备,仍吃了一惊。

这态度转变得太突兀,竟还搬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

\"倭国是我华夏后裔?\"

见朱政面露疑惑,朱标略显窘迫。

但倭国盛产土豆及高产作物,更有富矿资源,若能拿下,即便耗费巨大,也值得一战!

此刻,朱标坚定点头,缓缓道:

\"确是如此。

孤曾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与《淮南衡山列传》读到相关记载。

当年,秦始皇嬴政为求长生,命方士徐福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往方丈、瀛洲等地寻仙药。

徐福未能得果,就此消失。

古籍提到,瀛洲即今倭国。

倭文与我大明文字相近,且更近先秦古字。

由此可知,倭人应为我族后裔!

如此,我大明兴正义之师,助倭人归宗认祖,亦责无旁贷!\"

朱政陷入沉思,不得不承认,这理由确实站得住脚。

早年,他曾听闻过这传闻,却未曾留意。

不曾想朱标竟如此博学多识,三言两语间便引经据典。

读书多的人,果然不同凡响。

朱政闻言沉思片刻,随后恭敬点头道:“殿下所言,实为有理。”话语刚落,厅内一时寂静。

但朱标迅速转移话题,道:“即便征伐倭寇可行,也不必由你亲赴前线。

朝中不乏能人,况且你年幼,圣上亦是忧心于你,你当体谅,莫让长辈忧愁。”

朱政听罢,坚定摇头,字字铿锵:“我虽年少,但领兵杀敌从不逊色他人。

我对海外风土人情了如指掌,尤其对土豆等作物的习性尤为熟悉。

这般重任,非我莫属。”

朱标闻言仍显迟疑。

他承认朱政的确是个合适人选,观其演武时的才能,加上老将辅佐,应无大碍。

但想到先祖对朱政的偏爱,又担心冒险之举,不禁踌躇。

他正欲再次劝,朱政又道:“我本孤儿,幸得祖父相救,方有今日。

多年来承蒙教导,此恩难报,唯有以此事尽忠。”

朱标叹了一口气,心中复杂。

富足无忧,恩情深厚,视同己出!

身为男儿,受此深恩厚德,怎能不思回报?

如今有幸肩负重任,替爷爷解忧分担,实为吾之志向!

岂能因惧生死、畏难而苟且偷安,坐享庇护?

太子殿下无需多劝,吾意已决。

此次东征倭国,定当全力以赴。

喜欢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宠你生生世世 镇龙神帅 尔等废物 宫阙弦音第二部 他是她的温柔晨光 大明锦衣卫1 青葫剑仙 极品驭灵师 首席先生,我要离婚 爱,在时光中蔓延 九品莲劫 成为一代剑仙后,换了权谋副本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最强逆袭:开局吞噬仙帝元神 我真的没想过要重生啊 综影视好孕系统?和我同流合污! 【新红楼】之完美世界 清风惊鸿客 清穿之四爷的心尖宠妃 许你一笑倾城
经典收藏 汉末之常山赵子龙 不见长安 隋唐:二世而亡?我征蛮夷开科举 摄政红楼 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 在下潘凤,字无双 狼王为皇 三国:羊奶肉包,我竟黄袍加身了 大秦:朕统一的是六国还是六界 三国之夏侯弃子 三国:吾乃西凉统帅 魂穿成宋孝武帝,打造铁血刘宋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红楼:马踏天下 我用热武器把古人打哭了 清正史编代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农家子改换门楣的奋斗之路 大唐:谁让楚王上朝的 三国霸业无双
最近更新 我只是想死,怎么就功盖千秋了? 神话版三国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吞噬天下之权谋三国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历史种田:我家公子超凶猛 难逃懿劫 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 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 家父吕奉先 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风雪持刀人 大唐混子生活 阿兹特克的永生者 手机连大明,开局吓懵朱元璋 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大唐:爵位继承无望,只好当纨绔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盛达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txt下载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最新章节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