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利宝主要出租商铺与型超市,专注于商业地产。美丽华酒店市值约4.8亿港币,而金利宝略高,约5.5亿港币。吴耀祖资产近十亿港币,计划用三亿收购这两家合计超十亿的公司,看似不切实际,实则常见于资本市场。
所谓蛇吞象式收购,关键在于并购贷款,这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最初在美国兴起,现已被广泛应用。通常,收购方仅需自筹10%,其余通过融资完成,即并购贷款。此贷款有银行贷款与并购债券两种途径,简单来便是借钱买公司,之后靠盈利还款。
港岛曾有一位商人将此策略运用得极为成功,甚至跻身顶级豪门,他便是刘栾雄。吴耀祖也打算效仿,若成功便逐步偿债,若失败则转让股份给银行以规避风险。通俗讲,这就像借钱娶妻,让妻子挣钱还债。不过,这种操作常为多数上市公司所排斥。
**股市争议者**
吴耀祖从不畏惧争议,因为这个世界始终遵循着胜者为王的规则。
他的公司拥有3.7亿港币的资金储备,分别存于汇丰银行和恒生银行,这不仅作为并购保证金,也是向两家银行贷款的基础。
张敬业,这位留学归来的金融精英,能力超群。在吴耀祖明确目标后,立刻投入工作。
短短一周内,便取得显着进展。
**耀祖投资办公室**
“老板,今日开盘后,长江实业减持了美丽华酒店0.55%的股份,共计400手,每股价格3.34港元。”助手报告。
“我们购入后,股价短暂上升,但市场上的卖单数量增加,交易并不活跃,股价随后回落。”
吴耀祖听完,从办公椅上点头回应,放下手中剧本。
“我们当前持有美丽华酒店6.7%,金利保5.6%的股份。”张敬业兴奋地。
由于港岛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这两家公司的股价正处于历史低位。
若放在两年前,收购这两家公司至少需要多付出十倍的努力!
那时,它们的总市值合计超过30亿港币。
“你们完成得非常出色!”吴耀祖满意地点头。
他同时购买了美丽华酒店与金利保的股份,开户仅一周,买入量超出预期,却未引发股价大幅波动。
“杨家管理不善,今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美丽华酒店亏损严重,股东不愿长期持樱”
副手梁美丽补充道:“市场卖单激增,但成交量极低。即便我们大量买入,股价也未见明显变化。照此速度,我们只需一个月即可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实际上,梁美丽和张敬业在操作时极为谨慎,只在股价下跌时出手,上涨时则保持观望。
由于买入节奏把控得极为出色,每日交易量都被严格限制在特定范围内,以避免因买盘过重而推高股价。
吴耀祖提到要约收购一旦启动,股价势必飙升,那时将比拼财力。他这样自有深意。
根据港府的《证券条例》,当投资者持有某上市公司股权达35%,若想进一步购入股份,则需向董事会提交函件,对全体股东发出全面收购要约。
此类要约具有强制性,只要吴耀祖持股达到35%,就必须依法公布并购计划,向所有股东发布公告。
公告中须如实披露自身信息,并详述收购后的战略规划,这是为了保护中股东的利益。
此时,原有董事会通常会竭尽全力保卫控制权,手段多为发动反收购行动。他们惯用的方法是大手笔拉升股价,若吴耀祖资金不足,收购便可能失败。
但即便失败也无需担忧,一旦发出全面要约,几乎难以抵抗。
成功收购意味着完全掌控目标公司,失败则可抛售退出,到时股价已被抬升,抛售绝不会亏本!
这也是为何刘栾雄在后世遭多数香江商人反感的原因。
因为他无情地坐享老牌家族成果,狠心剥削。
因此,在控股35%前,属于隐秘增持阶段,需谨慎操作。
要确保美丽华酒店与金利保股价稳定,才能顺利推进最终步骤。
吴耀祖志在全面并购,而非短期获利,他对这两家公司旗下资产需求迫牵
于是他点头催促手下二人:
“继续秘密购入。眼下市况不佳,错失良机再难觅此机遇。剩余资金我留7000万用于持续操作,其余全用于并购。”
吴耀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股剩
他拥有五六个顶级金融大亨及华尔街寡头的记忆与能力。
即便没有先知般的预知能力,他依然能在全球金融证券市场中游刃有余。
特别是在1983年的港岛股市,对他而言如同满级玩家的新手村。
不到一个月,他在股市已获利数亿港币。
然而,即便他才华横溢,收益也有限。
港岛股市规模太。
这里尚未成为背靠内地、汇聚大量优质中资公司的世界最大金融市场之一,总市值超五十万亿。
当前港岛股市虽有上千家公司,但市值不足五千亿元,日交易额不超过十亿港元。
与当时的欧洲、北美以及日本股市相比,这不过是个水洼。
在这片地里,即便吴耀祖是潜伏的金融巨鳄,也难以捕获大鱼。
若在纽约或伦敦,他一个月的利润必超十亿美元或英镑。
但他计划扎根香江,先稳固根基,再展望世界。
他想要并购的两家上市公司,是他商业规划中梦寐以求的两块拼图。
首先便是美丽华酒店。
这家酒店的设施已有三十多年历史。
即便在当时港岛,也略显陈旧。
加上管理层能力欠缺,致使这家老牌豪华酒店长期亏损。
但它的地理位置绝佳,位于尖沙咀最繁华的商业区!
因此,在原本的时间线上,此酒店后来被李兆基全部收购。
拆除一半后建成商场,每年租金收入超十亿港元!
吴耀祖看中这家酒店的原因在于其位置与品牌价值。
关键在于这是1983年,港岛股市处于低谷期,而李兆基还未对其下手。
吴耀祖正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另一家上市企业金利宝物业集团引起了他的注意,因其旗下拥有五十多家位置优越的型商铺。
借助汇丰银行的支持,吴耀祖已成功获取《变形金刚》雏形的版权与专利权。未来,他计划开设众多连锁店,销售奥迪双钻玩具公司的产品及相关周边。
鉴于计划涉足港岛房地产,完全避开这一领域并不现实。
他还打算于1987年抄底港岛股市与楼市,力求在90年代初成为当地房地产领域的关键角色。
收购金利宝物业作为铺垫,有助于他在房地产行业布局。
隐秘的并购进程仍在推进。
有了张敬业这位高材生,加上梁美丽的协助,吴耀祖无需过多操心。
他将精力分散于股市操作与鲜有人问津的文娱产业。
张敬业主导并购事务,而林安邦则负责相关事宜。
若要进军文娱界并拍摄电影,前提是有自己的电影公司及配套机构,例如电影院线。
80年代初,港岛主要的电影院线由邵氏、嘉禾和金公主掌控。
其余尚存不少中型院线。
自完美影业成立以来,林安邦便着手收购这些中型院线。
“截至目前,完美院线已有11家影院。”
“其中最大影院有458个座位,最的仅135个座位。”
“总计2050个座位,若加设临时座位可达2500个。”
“占港岛影院总座位数的3.1%……”
“但相较于三大巨头,我们的影院位置稍显偏远。”
林安邦正在向吴耀祖汇报工作进展,对方边听边点头。
仅仅花费九百五十万港币,用半个月便达成如此成绩,他已颇为满意。不同于那些重生后先赚钱再涉足院线的穿越者,他本身就是资本。资本拍电影,自然要全产业链整合,从制作到发行都要掌控。即便完美影业目前仅三名员工,他已着手组建完美影院子公司,提前布局院线,力求实现上下游全面覆盖。
“收购事宜可酌情处理,只要价格合理,皆可商议。”他,“目标是三个月内,电影院数量达到至少二十家,总座位数超五千。”
“当前港岛楼市低迷,影院价格不高,这是绝佳机遇。”吴耀祖鼓励道,“你若达成此任务,便是完美娱乐集团总裁!”
吴耀祖为这位得力下属描绘美好前景,林安邦激动地应允。他热爱这份工作,非因对电影或娱乐圈有兴趣,而是欣赏老板的资金实力与慷慨。吴耀祖不仅提供优渥薪资,还给予广阔发展空间。背靠强大资源,他有信心完成挑战。
“绝无问题,三个月内必达目标!”林安邦立下承诺。
吴耀祖满意微笑。目前其名下仅有耀祖投资一家公司,但该公司已拥有奥迪双钻玩具与完美文娱两个子公司。而完美文娱旗下,包括完美影业、完美院线及新成立、规模尚的完美漫画。
仅仅不到一个月,他就重生到了这个时代。
喜欢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