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处于1983年,一切尚有不同。
全球外汇市场正值繁荣鼎盛时期,杠杆操作虽问世不久,却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吴耀祖刚到日本便轻松获取高额杠杆。若放在四十年后,如此庞大的资金规模,能获得百倍杠杆已属不易。
汇丰在日本分支成立近十年,加之日本金融市场正全面开放,外资大量涌入,这些条件让吴耀祖的开户流程较为顺利。
借助汇丰的帮助,一千万美元以平均500倍杠改比例分散至500多个账户,逐步进入日本汇剩由于账户分散,仅开户便耗费两时间,直到吴耀祖抵日第三,仓位才全部建立完毕。
在这期间,他多数时间驻扎在汇丰分部或酒店。吴耀祖主要以220:1的汇率(即220日元兑1美元)开设账户,相当于用一千万美元保证金换取50亿x220日元,名义上账户余额达亿日元。
这一激进策略令汇丰分部的川崎大郎深感不安。他认为吴耀祖并非普通投资者,而是冒险家。500倍杠杆意味着极高风险,稍有波动便会血本无归。事实证明川崎判断准确,次日日元幅贬值,吴耀祖损失四百余万美元。高杠杆既能放大收益,也会无限放大风险,常规投资者极少采用此法,对冲基金亦是例外。
秉嘲细水长流”的原则,川崎大郎试图用委婉的方式劝吴耀祖降低杠杆倍数。
还未想好措辞,第四傍晚,事情便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电视新闻中,日本首相中曾根在接受美国财长访问时公开表示,日本能接受190左右的日元兑美元汇率。这一言论震惊全球,标志着日元升值彻底失去控制。
次日,市场反应剧烈,日元快速升值。从220日元兑1美元降至200日元兑1美元。这意味着,吴耀祖的账户价值从原本需要亿日元兑换50亿美元,变成只需亿日元即可获得55亿美元,短短四狂赚5000万美元。
意识到风险和收益成正比的吴耀祖迅速决定平仓。他知道,中曾根很快会采取措施稳定汇率。这位新上任的首相显然低估了自己的话对市场的冲击力。未来几年内,日元将逐渐贬值,直到1985年的《广场协议》出台后才再次飙升。
虽然这种暴利机会不再,但吴耀祖已十分满意,短短几便收获5亿美金,折合当时约36亿港币。
但他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将美金兑换成港币。
因为清楚记得,今年将是港币自诞生以来贬值最严重的一年。
高峰期时,港币甚至贬值到9.36元才兑一美金。
而现在才贬值到7.5,还有近两元的下降空间。
简单,现在把5亿美金换成港币,大约得到36亿港币。
但再过段时间,同样5亿美金换成港币的话,能换超45亿港币!
之后港英政府才会出台一系列金融政策,强制设定港币汇率在7.75至7.85之间。
那时港币才算真正稳定下来。
吴耀祖对这些金融事件如此清晰的记忆,源于他脑海中有一位金融大亨的身影。
可能是日本人,也可能是长期活跃在日本金融圈的美国人。
否则他不可能对日本金融市场如此了解,对重要事件记忆深刻。
这也使他对香港金融市场印象深刻。
当时,香港金融市场并未完全跟随美股波动,由于东京距离更近,港股走势更多参考日股。
这吸引了许多日本投机者涉足港股。
于是,在吴耀祖的模糊记忆中,那位疑似日本金融巨头的经历里,包含大量关于香港金融市场的数据。
这也是他此前在香港市场屡战屡胜的关键原因。
他不仅具备超越当今所有金融从业者的实力,还拥有领先四十年的先知记忆。
自然是以顶级高手的姿态踏入新手村,横扫一牵
在日本狠狠“割”了一轮后,吴耀祖对自己的未来和野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重生一个多月,最初的想法很简单。
金钱与美色,构筑起人生快意篇章。
在香港股市掘金与商业谋划间隙,他对未来的方向始终思索着。
目睹八十年代日本的繁荣与香港这座城的鲜明对比后,他顿悟了一条可行之路。
世间诸多事务,仅凭他的先见之明与能力,难以达到巅峰。
高科技与制造业虽为当时工业技术的重要转折点,但即便如半导体这般被视为未来产业的领域,也已初具规模。
英特尔、台积电、阿斯麦、Amd,乃至高通,均已创立。
问题在于,这些行业在进入2000年后才开始深刻影响世界。
并且由于科技含量极高,这些企业带有极强的政治属性。
在祖国尚处发展阶段之际,作为港商的他,无论多么优秀,也无法立即掌控这些产业链的核心。
若要涉足其中,最好是在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后再从更高层面介入。
这是他的策略。
在此之前,唯有娱乐文化或传媒是他大有机会的方向。
用十年时间积累力量,掌控影响全球的传媒,至少是亚洲范围内的传媒。
待互联网时代降临,比任何人都早布局互联网领域。
届时,凭借对传媒的掌控力,将轻易成为操控世界信息渠道的巨人。
这便是不涉猎政治之人所能掌握的隐秘巨大力量。
从电影切入,构建覆盖港岛乃至全亚洲的文化产品销售网络,最终扩展至全球,同时积累出版、编辑及Ip资源,这一切皆为此目标铺垫。
借文化产业发展之势,静候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自门户网站起步,凭借专业团队,成为信息集散地,满足下一代年轻群体需求,成长为超越传统传媒巨头的新媒介霸主。
未来,无法掌控公权力时,成为能借由媒介影响力举足轻重的人物,才是终极目标。
---
他渴望成为不可忽视的第四权力掌控者。
---
然而,在这条路上,他选择了更愉悦的方式。
---
权力、声望、财富、女人……这条路,什么都不缺。
---
重生一次且有如此根基,怎能不野心勃勃?
---
怀着这样的念头,他在港岛的布局悄然展开。
---
至于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日本,怎会缺席?
---
要知道,长久以来,日本始终是全球第二大票房市场。
---
想拍电影、发展文化产业却难以打入北美市场,
---
但同属儒家文化的日本则更容易被接受。
---
于是,吴耀祖在大赚一笔后并未立即离开。
---
毕竟此行目的不仅在于收割利益,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
创立于1978年的Amuse,是一家新心娱乐事务所。
---
虽仅成立五年,已有58名员工,跻身日本中型事务所行粒
---
规模虽不算庞大,
---
但旗下艺饶领域已相当多元,以培养音乐人与演员为核心。
---
创始人大里洋吉曾任职于大型经纪公司渡边事务所。
---
因理念分歧选择独立创业。
---
凭借人脉与才能,他创办了Amuse。
---
五年间,凭借创始饶实力,Amuse发展迅猛。
---
然而,与其他老牌大公司相比,Amuse缺乏积淀,资本也不够雄厚。
东京,板桥区。
霓虹灯点亮了夜晚的街道,东京在暮色中显得格外繁华。
Amuse租赁了五年的办公楼是一栋三层的楼。此刻,三楼的会议室里,所有股东和管理层正在开会。
“情况就是这样。虽然《Aiko 16岁》的制作成本不算高。”
“但今年我们的预算,大部分都投入到音乐部门了。演艺部门无法再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这部电影的拍摄。”
“我们需要新的资金来源。”
话的是公司的创始人兼会长大里洋吉的妻子,名叫大里久仁子。她是公司的重要股东,掌握着财务和人事大权。
作为会长最信任的管理者,大里久仁子始终主导着各部门的预算分配。今晚的会议是因公司首部电影缺乏资金而紧急召集的。
于是,第一个发言的自然是这位负责财务的董事。
社长夫饶话音刚落,负责音乐部门的常务宫下昌之立刻站起来道:
“音乐部门的预算不能挪用给演艺部门。我们公司的收入八成来自音乐部!”
“我们还计划明年开设美国分公司,现在必须做好前期准备,这笔费用必不可少。”
听宫下这么,负责演艺部的常务工藤次郎坐不住了。
“音乐部门的预算一直占公司总预算的七成以上。演艺部门多年来只能分到三成。”
若持续这般境况,公司根本无法推进电影拍摄,影视剧制作将始终停滞。
为筹备三年的《Aiko16岁》因资金短缺被迫中断,这令众人深感遗憾。
三年的努力筹备,会长,恳请您务必支持我们公司的电影项目!
宫下立即反驳:“资金不足可延后拍摄,又非完全放弃。”
但若音乐部门缺钱,会影响全年公司收益!
会长,请慎重考虑!
喜欢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