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那是李兆吉,当今港岛最富有的华人之一。
就连他自己都捉襟见肘。
吴耀祖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怎么可能在资金实力上胜过李兆吉?
这是杨自云的想法。
因此,杨自云并未坚持太久,随即报价:
“我持有美丽华酒店28.6%的股份,我要复牌后市场的最高涨幅价!”
“这绝对不行!”吴耀祖立刻拒绝,“这太不公平了!”
“美丽华酒店停牌时的价格是4.1,一旦复牌,可能涨到六七块。”
“那时将超过每股净资产,市场就是这样。”
今年全港房价暴跌,美丽华股价低迷,杨生,我诚意而来,愿出高价收购你的股份,但绝非无底线付出。
“我的报价会比李兆吉的最终出价高出10%,这是合理交易,再高便无法商议。”
“你目前持有多少股份?”杨自云并未争论,转而问起吴耀祖的持股比例。
“16.7%。”吴耀祖答道。
当年他离港时,耀祖的投资尚显单薄,因此行事格外谨慎。
“我们两家合计持有的美丽华股份为45.3%,还未达到50%的控股标准,李兆基仍有成功收购的机会。”
杨自云示意妻子拿来股东名册,递给吴耀祖查看:
“这十几位是我的老友,他们持有美丽华超过5%的股份,我有信心服他们将股份转让给你,希望你能重新考虑报价。”
吴耀祖暗想,这老头确实棘手,若能买下这十几饶股份,就能完全掌控这家公司,诱惑实在不。
“比最终报价高出13%!”吴耀祖随口道。
“这根本不算诚意……”
经过多次谈判,吴耀祖与杨自云最终确定了成交价格,比原报价高出17%,仅针对杨自云手中的股份,其余十几人所持的5%股份则维持原价。
杨自云做出妥协,原因在于……
“我希望在我收购美丽华酒店后,你的妻子还能继续留在美丽华酒店董事会担任董事,即便没有投票权,只要能保留这一职位即可。”
美丽华酒店正是杨自云发家致富、跻身顶级富豪行列的关键企业。
他对这家酒店集团怀有深厚情福
然而,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有限,再多的情感也无济于事。
他希望能留下某种印记,证明自己曾与美丽华息息相关。
于是提出让妻子继续担任董事会董事,向外界表明杨家并未彻底脱离美丽华。
这不过是一位老饶心愿罢了。
“行!”吴耀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这个请求,但他也怀有其他目的,“杨先生,我可以同意,不过我有个条件。我知道你持有亚视6%的股权,希望一并转给我。”
杨自云愣了一下,转头问妻子:“恩,我们投资过亚视吗?”
杨夫人接手公司不到两年,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丈夫和处理家族纷争。对于公司的投资状况,她并不熟悉,于是特意查看了相关文件后回答:“阿云,我们确实有6%的亚视股权,不过去年已经抵押给银行,贷款了九百万港币。”
这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大多数富豪都会用这种方式管理资金。
他们习惯将自有资金用于消费,而将投资所得的资金借入银校
...
杨自云摊手:“吴先生,我很愿意将亚视的股权送给你,但债务问题我无法负责。”
“我们可以签订一份质押合同转让协议,债务由我承担。”吴耀祖直接表态。
“还有什么别的要求吗?”杨自云看他如此爽快,便知道他一定有所图谋。
“杨先生在港岛的老一辈富豪圈子里德高望重,我希望您能出面,让杨老太太收购市面上尽可能多的亚视股份。”吴耀祖微笑着道。
“你这么渴望亚视的股份?你是打算亲自经营这家电视台吗?听邱得艮办电视台几年就亏了近一个亿。”杨自云好奇地问道。
无线电视在香港的地位太稳固了,过去的丽的电视和现在的亚洲电视都无法与其抗衡。因此,几乎没有人真正对亚视本身感兴趣。人们关注亚视的原因,更多是因为其社会影响力。
至于盈利能力,就算有一百个tVb也抵不上一个恒基兆业。
更何况亚视的盈利更弱。
大多数香港富豪会购买一些亚视或无线的股份,以此保持对这两家电视台的影响力。
但他们绝不会想要成为电视台的实际掌控者。
毕竟,没人愿意涉足亏本的生意。
吴耀祖经营着一家电影公司和一家漫画公司,未来势必会与电视台产生交集,因此他认为购入一些电视台的股票是有益之举。不过,他并未直接明自己的真实意图。
杨自云点头回应道:“亚视近年来亏损严重,许多人都想脱手,这不过是举手之劳,我会助你一臂之力。”
“非常感谢!”
“期待合作顺利。”
时间回到1983年6月29日。
新世界、志诚置业、景福金银珠宝、美丽华、恒基兆业等多家公司于停牌次日进入公众视野。
作为香江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裁,杨自云以美丽华酒店集团董事长的身份,向市场及股东发布了一份措辞强烈的声明:
“恳请各位股东切勿轻信恒基兆业提出的收购提议,其报价远远低于美丽华酒店的实际价值。恒基兆业创始人李兆吉缺乏酒店管理经验,不具备驾驭大型企业的能力……”
声明长达数百字,核心在于劝阻股东盲目出售股份,强调长期持有才是明智选择。最后,杨自云留下一句警告:
“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不排除采取反制措施。”
此言纯属虚晃一枪,杨家无力真正展开反收购,此举只是给李兆吉制造心理压力。
恶意收购的核心在于迫使大股东就范,当大股东实力强大时,投机者便抛售套现;反之,若大股东处境艰难,则会被逼增持股份直至全面控制。
李兆吉满心以为胜券在握,却不知杨自云看似柔弱实则坚韧的一面,注定让他铩羽而归。
更关键的是,李兆吉并不了解,此次收购案中,杨自云为了取悦佳人,即便撕破脸皮也绝不妥协。
自李兆吉公开收购计划以来,整个市场为之沸腾,全港媒体亦高度关注……
三停牌期间,各大报刊竞相报道这一充满火药味的消息。
《星岛日报》将李兆吉的照片置于头版头条,标题为:“股神四叔锁定美丽华!”
这是一份专注于财经领域的报纸,正文附带了详细的数据分析。
恒基兆业的李兆吉宣布向杨自云发起挑战,目标是收购美丽华酒店。
李兆吉现持有美丽华酒店22.4%的股份,计划将持股比例提升至27.6%,预计收购4025万股,所需资金达2.5亿港元。
停牌前,美丽华酒店股价为4.12港元,李兆吉的报价为每股4.30港元。
美丽华酒店母公司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将采取何种策略应对此次收购,拭目以待。
作为全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明报》将这一事件置于头条位置。
但部分媒体更倾向于支持杨家,认为美丽华集团创始人杨自云经验丰富,能够化解此次危机。
配图中杨自云正在钓鱼,这显然是精心策划的公关动作。
实际上,杨自云因病卧床,连治疗都无暇顾及,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去钓鱼?
相比之下,《日报》的标题更具冲击力:“因果轮回,报应不迟”。
评论区充满趣味:
1971年4月,杨自云曾试图恶意收购港岛白糖大王张白离女儿张彩虹的珠宝公司,迫使张家出售中环的祖业,以3000万港元赎回股份。
如今风水轮流转,杨自云自身难保,核心资产面临被收购的局面,不禁让人感叹命阅无常。
文章接着讽刺李兆吉:“李四叔侠肝义胆,替老乡张白离讨回公道,但恐怕也难以善终,毕竟他自己也曾是别饶仇担”
此言并非空穴来风,张白离生前是香港商界翘楚,被誉为‘华人首位立法局议员’、‘太平绅士’、‘保良局主席’,去世后张家迅速衰败。
71年,张彩虹成功抵御了杨自云的收购。
然而74年股市崩盘后,她的企业仍难逃被收购的命运,收购方正是李兆吉。
对于张家而言,无论是杨自云还是李兆吉,都是令人痛恨的存在。
与此同时,《日报》的大老板刘正陷入财务危机,破产风险迫近。
他计划出售《日报》,但管理层一片混乱,下属编辑什么新闻都敢刊登。
此轮炒作落幕,收购事件迅速成为公众热议话题。这完全归因于双方的影响力。
杨自云与船王包玉港、新恒基创始人郭得盛属同一辈,声名显赫,资历远超李嘉成、霍赢东、郑雨彤。
李兆吉的资历同样不逊色,财富更是杨自云的好几倍。他在港岛股市几乎从未失手,被誉为股神。
两大富豪的对峙,无疑是最具冲击力的新闻。
长期活跃于四会的投资者陷入狂热,坚信杨自云会反击,纷纷涌向四大交易所,试图操作美丽华股票。
喜欢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港片:胜男,我真的是卧底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