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首页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开局收女帝,我成军火头子了 大唐储君 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 大明新命记 我在明末修仙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在下潘凤,字无双 小神禹月初 水浒:刘华强魂穿林冲 我在北宋吃软饭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文阅读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txt下载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78章 格物堂的目标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食堂里摆好一桌一桌的饭菜,周记各位主事、农会要员、保民营哨长,互相打着招呼,各自落座。

周怀民笑道:“今日给咱们商队接风洗尘,商队不仅设立了七个驻点,还成功完成任务。现在刘叔还在临清,国栋和武先送货回来,大家多劝他们喝点!”

言毕,众人喧哗起来,互相倒酒劝酒,讨论和分享这商队一路见闻声,熙熙攘攘。

张国栋把如何寻得番薯一一来,言道:“我们也不知这番薯到底价值几何?只按米价与那店家结算。”

周怀民笑道:“这钱花的不冤,刘叔办事我很放心,你们以后要多跟着刘叔学习。”

“我和你们,我去了那临清的肉市,全是五花肉,一扇一扇的,看不到边。”周怀武举着酒碗,站在女桌旁,夸张着形容那临清如何如何繁华。

张国栋问:“如今家里如何?我来时路上看到不少流民,河北一带干旱的很,一路走来,见不少田里都枯死无收。”

周怀民把他们走后发生的事都讲了一遍,笑道:“今晚上我们吃饭,都是抽出时间来的,现在各个农会正加紧收割麦,工坊都已停摆。所以你们还需在家住一段时间,如今咱们有了纸张、手串等新货,先维持汜水、荥阳、郑州三个驻点门店的货,过一阵子再运大宗货物至临清。”

次日一早,周怀民、张国栋就和黄必功来到农会的实验农田,农田靠近村东抽水站,夹在葫芦谷和村子之间,是格物堂专门用来研究农事所用。

张国栋这次把临清购买的红薯全部运过来,只红薯就装了四辆板车,每辆板车大约二百斤左右。

站在地头,周怀民望着收割一空的试验田,问张国栋:“这些试验田都是标准的一亩地,国栋你猜收了多少?”

张国栋看着黄必功自信的神态,心想自己家那些水田,每亩大多在一石到一石五斗,这试验田也无非多施了肥,半信半疑的:“一石五斗?”

周怀民笑道:“不对,再猜。”

张国栋惊诧:“不会是两石吧?”

周怀民拍着他的肩膀,哈哈大笑:“两石五斗。”

张国栋不信,瞧向黄必功和其他几位老农,都得到了肯定的眼神,惊呼:“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作为试验田来,提升到每亩三石左右的产量并不难,反而是因为北方的农业技术一直太拉胯,可提升的空间太大。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有详细记载:江南“岁收亩三石”,北方“岁不过一石”。

宋应星的《工开物》中提到北方水田“亩收麦一石为常,大丰可至二石。”

《农政全书》是崇祯十二年刊行,而《工开物》是崇祯十年刊校都是影响巨大的明末工农科技着作。

两相印证之下,可知明末时北方的麦产量普遍在每亩一石左右,这一产量水平仅能维持基本生存,且严重依赖杂粮补充,可知明末北方的农业经济极其脆弱。

而《农政全书》中记载,江南水田:“中岁亩收米二石五斗,折稻谷约四石。”

为什么南稻北麦的收成差距如此之大?

一、施肥:南方多用河泥、豆饼、河草沤肥施肥,肥源充沛。而北方少河,人畜肥多不足。

二、浇水:南方多河,水转翻车、筒车等水利工具亦节省人力。而北方多旱田,大多靠吃饭。

其次还有种植技术、组织能力、及种子等各种因素,使得北方的粮食产量严重落后南方。

周怀民把这些知识一一和几位讲明,并总结道:“格物堂各位前辈,总而言之,想提高粮食产量,只需抓三点:一是浇水,二是施肥,三是种子。这三者都有改良的方法。”

其中一个老农道:“东家,这些咱也是都清楚,只是一直苦于没有你的抽水机,也没有你的改良肥。也只能靠下雨吃饭。”

另一老农道:“种子现在都是各家收麦后,捡颗粒饱满的,留做种子。用心的人家,种子都是个个挑选出来的,这还怎么改良呢?”

在《农政全书》中,提到选择优良单株、适时收获、保存种子等方法。此外,还有不同作物种子的处理方式,比如晒种、浸种等。

但能被写进书里,也仅限于代表当时的农事最高水平。而明末这种农事经验交流极其低下,缺乏专业的农事研究机构,村民一辈子都不出县的时代,大多村民只是按照经验稍微选一些颗粒饱满的麦子留做种子而已。

在此时的明末,优选种子有两个最简单有效,立竿见影的办法:

一、单株优选:在麦田中标记杆壮、穗大的植株,单独留种;类似后世的系统选育。

二、异种杂交:把本地的优选麦种,与百里外的优选麦种杂交,避免近亲退化。

周怀民把这两个办法一一和老农们讲:“我让国栋从临清带来了一些其他地区的麦种,你们从中再择优,与我们本次试验田优选出的种子,再选出一块试验田进行杂交种植。”

“可是东家,现在已过了种麦的季节。”一老农疑问道。

周怀民现在热坏了,赶忙趴在旁边抽水井喝了两口水:“试验田不必讲究农时,你们只管种。此时种,到中秋可熟,从中秋种,到年底即熟。一年三熟,如此你们方有足够的机会优中择优,代代杂交。到明年,则会有更多优质的种子,我们即可把种子卖给各村民。”

三人听周怀民一口气完,都在震惊和发呆。

黄必功道:“东家,这不可能!春麦都是三月种,八月收。现在都五月初了,如何能做到八月收?”

一老农道:“秋种后要到来年五月方成熟,年底怎么收?”

张国栋想又不敢,因为他知周怀民和其他人不一样,总是异想开,关键最后他总是对的,反驳的人都被打脸。

周怀民笑道:“当然不可能,但你们作为格物堂的老农,和别人不同,要敢想他人之不敢想,敢为他人之不敢为。”

又道:“大家,为何你们为格物堂?而不是农事堂?”

张国栋见老农们干瞪眼,心里暗道,这题我熟啊。遂郎朗而道:“大学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下平。”

周怀民道:“是矣,简单的,就是格物富民。”

“黄必功,你们堂里的人,肩上的责任就是让村民们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养的鸡鸭鱼畜越来越多,种的林木百果越来越密,可吃的食物越来越丰富可口。”

这下他们都听懂了。

黄必功听了周怀民所言,心里之前一个不成熟的想法,瞬间被完善和拔高,他有所明悟,激动的有些颤抖:“东家,我懂了!这就是我想一辈子要做的事!”

他又搔首踟蹰,言道:“但我还是不懂如何让麦一年三熟呢?”

周怀民哈哈大笑:“这就是这两咱们要干的事。”罢,招呼张国栋去喊一些家里已收完麦的社兵来帮忙。

又摊开一张图纸,展示给格物堂的人:“有了这个,我们试验田就能一年赶上三年!”

喜欢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请大家收藏:(m.binglkuw257.com)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二五七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冲喜后:不傻了,谁惹我,揍谁! 短刀集 大反派也有春天 我有一个万物空间,还能自动修练 奥特:兜帽人的月老人生 肥仙记 江湖路漫漫,仗剑万里行 山野囤居指南 他是她的温柔晨光 让你直播捡垃圾,你赚百倍利润? 诸天:从斗罗开始落墨 盗墓:签到开局领取摸金符 末世之任务系统 洪荒之孔宣传 诸天科技之路 还珠格格之香妃重生 病娇时爷的小祖宗软甜又凶 从炼丹术开始肝熟练度 红楼之庶子贾环传 抗日小山传奇
经典收藏 穿越从开荒开始 开局穿成奶娃子 区区女帝,也敢抢我的崽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穿越水浒之雄霸天下 被逐出中原,反手灭黄巢兴大唐 三国之夏侯弃子 这个大明好像不太一样 大明:快!把朕绑了给皇太孙送去 清正史编代 今晚教坊司包场,女帝破门而入 帝梦未央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秦皇与我 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 一把大狙闯大明 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 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 三国迎娶蔡夫人,荆州入我手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最近更新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烈虎军 我儿他日必是惑乱天下的大奸臣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织明 汉末召唤之无敌天下 大明帝国一六一六 1627崛起南海 巽风和吹王者归 红楼琏二爷 不做替身后,被长公主截胡赐婚 镇狱明王之我的手下都是反贼 三国:拯救太后,我做了几天太监 三国凭实力截胡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开局入赘将军府,我成了文圣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东林先生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txt下载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最新章节 -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